分卷阅读121

      瓷娘子 作者:霜未

    分卷阅读121

    叶墨快活地笑了,“就是提醒你一下,要是让我知道你接了别人的聘礼,我会立刻把你告进公堂,让全青坪人都听个瞒天过海一女二嫁的故事。”他晃一晃手中的聘书,“不知道严冰有没有我这么宽宏大量?”

    她死死盯着那张刺目的红帖,心里翻来覆去撕扯了几百遍。

    他把聘书收好,回屋,锁进抽屉,翻看贡瓷图册,做了这么多事,再慢慢踱回原位,她仍然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保持着方才别扭的坐姿,腰是挺的,背却有点驼。

    “想好了吗?”他用卷成筒的图册抬起她的下巴,“想好了,咱们就可以谈正事了。”

    离开叶宅时,满城风雨。伞很大,但挡不住的,依旧会刀割一样刺进来。寄虹是一路走回窑厂的,寄云看见她时,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赶紧让她泡澡去去寒气。

    寄云又拎了桶热水绕过屏风,见她仰头靠着桶沿,闭目不动,十分歉疚,“心烦?是不是因为赵财故意刁难?”赵财仍旧管着瓷土矿,她今天听说他拒绝霍家买土,为这个,丘成去理论好几回,无功而返,窑里快停工了。

    寄虹睁开眼,笑笑,“不是的,赵财这种烂人,欺软怕硬,我已经告诉沙坤了,叫他‘好好’打个招呼。没事的,过不了几天就能解决。”

    寄云试试水温,有点凉,拿水瓢添水,热气在她脸孔前弥散开来,迷迷茫茫的。“姐,你那时义无反顾地击鼓告案,怎么想的?”

    “什么都没想,无牵无挂什么都不怕的时候,多大的鼓都敲得响。”

    大概这就叫“无欲则刚”。但她不行,她有牵挂,怕严冰知道,小瞧自己。这面“捅破窗纸”的鼓,她不敢敲。

    转天召开瓷会大会,寄虹汗颜且愧疚。他们都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带来好消息,但她没能做到。她转述了叶墨的意思,人可以放,但要接下贡瓷的任务。

    “我不勉强大家,但一味抗令,可能会再有损伤。”她逐一扫过每张面孔,“愿意承担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谁也不许谴责。”

    屋中寂静片刻,有人起身离开,但更多人留了下来。有的是狱中人的亲朋,留下是为救人,大部分人是被叶墨强硬的手段震慑了。但这种震慑力又能持续多久呢?

    寄虹回到窑厂,见屋里伍薇和寄云言笑晏晏。两个人看她进来,交换个眼色,寄云借故出去,留下伍薇一人。

    寄虹在伍薇身旁坐下,笑问:“沙坤办成了?”

    “赵财那个怂包,沙坤就挂了一撮头发在他床头,就吓尿裤子了。你只管去瓷矿,这回再没人敢找岔了。”

    “哈,这主意妙。怎么谢你啊?孩子的东西备齐没有?”

    伍薇眸中笑意甚浓,“不急,和谢媒礼一块吧。”掏出庚帖,往寄虹面前一推。

    这事不意外也不惊喜,严冰成日挂在心里,前一阵子寄虹的的确确盼着这一天呢。可现在,她垂下眸子,没打开。

    伍薇笑,“是了,生辰八字还能不知道,不用看——”

    “我想再等等。”她慢慢把庚帖推回去。不敢看,里头肯定是严冰亲笔,看了难受。

    伍薇愣了,“等什么?”

    “等……”怎么说?等叶墨离开青坪?等她解决没退彻底的婚约?说不得。只能随口胡诌,“……等他买一个大点的房子再说。”

    伍薇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得她心里发虚,不敢对上她的眼睛。许久,伍薇收起庚帖,“你说的话,我会原原本本跟他讲。你们俩的媒人,我暂时不会做了。”

    寄虹见她起身要走,有点着急,“我其实……我不是……”

    伍薇打断,“你不是贪财的人,我懂。谁都有那么几件说不得的事,我也懂。我呢,年岁比你长些,男人的历练上比你多些,听薇姐说一句,对付男人是可以瞒骗哄拖耍手段,但你不信他,不信任他,是你心根上的毛病。病根不除,嫁不成。”

    寄虹呆呆地望着伍薇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个声音反驳:我怎么不信任他了?他处事周到,我不知道多信任他啊!

    另一个声音说:那你怎么不敢说出实情呢?

    她问自己,如果换成沙坤,敢吗?敢的。沙坤才不会把叶墨放在眼里。换成姚晟呢?也敢的。姚晟肯定理解叶墨是个王八蛋。

    惟有严冰这位大少爷,她不敢。她能猜到他的反应,要么冷若冰霜,要么怒火中烧。

    果然,严冰一连几天对她不闻不问。他不来窑厂,她硬着头皮去找他,这就是求和的意思了,但他冷冰冰地说:“找我干嘛?不怕破屋子脏了你的鞋?”

    路上准备的一肚子好话顷刻烟消云散了。她硬邦邦顶回去,“谁找你?我来看小白。”把带来的馄饨一股脑全倒给小白。

    严冰隐约猜到寄虹有苦衷,但骨子里仍是个高门少爷的他觉得被大大扫了面子,下不来台。虽然面上表现得洒脱,沦落到靠女人养着委实是他的一块心病,她却偏偏挑这个症结打击他。本来几句软话能让他消气,两个人各自脾气发作,针尖对麦芒,就记不得为对方考虑了。

    于是严冰狠狠把门摔上,气哼哼地想,再也不要和这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女人说话了!随即补充了一个时限,暂定……五……三天吧。

    然而,才过了两天,他就把这誓言抛到九霄云外。

    青坪的雨季是瓷行最难熬的季节,今年更是来得格外凶猛和漫长。

    好几个月雨多晴少,间或来一场大暴雨,窑厂苦不堪言,几乎处于半停工的状态。瓷窑通常是依山而建,山顶汇集的雨水倾泻下来,洪水爆发似的,从烟道、进火孔等处灌进去,堵都堵不住,要是有人在里头,能没过头顶。

    瓷土矿更糟糕,除了雨水倒灌的危险,还要防着山体垮塌。被大大小小的土矿成年累月地挖,山里头快空了,山表面土松了,暴雨一来,整个矿山摇摇欲坠,跟危房似的。

    往年的雨季,是瓷行的休整期,窑烧得少,来矿上拉土的人也少。可今年不同,因着贡瓷催得紧,好多窑厂冒雨开工,瓷土消耗得快,天天有人排队等在矿山脚下。

    寄虹和丘成带着工人到矿山时,没排长队,前头只有一家窑厂正跟守矿的人登记领牌子。

    丘成看看阴云密布的天空,“快下雨了,拉土的人少,咱们干活麻利点,待会一下雨就封矿了。”

    工人参差不齐地答应。

    寄虹知道下雨天不是拉土的好时候,可她怕赵财出尔反尔,想趁沙坤那撮头发的热乎劲还没过去,赶紧把瓷土拉回去。

    惯例登记领牌子,守矿人掀起眼皮看看她,低头在腰里一串木牌上翻来翻去,拽下一个抛过去。

    寄虹看木牌上的红漆号码是“肆”,字体斑驳,木头裂了几道缝,似乎很久没用过的样子

    分卷阅读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