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瓷娘子 作者:霜未

    分卷阅读82

    子下完套挖完坑却开始装缩头乌龟了,把书一合,长篇大论地训话,无非叫他审时度势,严冰赔笑聆听,关键处却不服软。忍得一时,只要案卷进京入了刑部,料想叶墨也鞭长莫及了。

    这一通训诫直到衙役换班,看看天色是打道回府的时辰,叶墨却登门了。

    曹县令急忙整冠相迎,叶墨满面春风缓缓行来,严冰偷眼旁观,虽然在某些事上他没有经验,都能看出钦差是过于“春风”了些。

    官场讲究四平八稳,非是紧急,没有向晚商谈正事的,但叶墨偏偏谈的就是最正经的公务。他将督造贡瓷的文书图册交予曹县令,公事公办地传达了朝廷的敕令,说:“太后是最讲究皇家颜面的,办得好,曹公平步青云也未可知,但若失了面子——”

    他眼风一扫,曹县令顿觉最后那拖长的尾音像钢锯一般锯过他的脖颈。

    叶墨呵呵一笑,“——你丢的可就不仅仅是面子了。”

    曹县令慌忙将烫手的文书图册塞给严冰,“严主簿,叶郎中的话你都听明白了?太后的差事切切不可掉以轻心。”四两拨千斤便把这副重担卸给严冰了。

    严冰淡然应诺,从容告退。出门时察觉叶墨的视线追着他,似乎正中下怀又颇有兴味。

    那种感觉……十分怪异,并不像单单只为焦泰一事。严冰慢慢地向外走,渐渐回味出,叶墨的眼神,像是豺狼剿杀猎物前的戏弄。

    屋中,叶墨垂了眼皮,极斯文地啜一口茶,不咸不淡地说:“曹公很擅长打太极啊。”

    曹县令忙忙解释,“为太后做事,下官敢不鞠躬尽瘁,只不过瓷务一向是督陶署办理,为求尽善尽美,下官情愿屈身佐之,还望叶郎中美言一二。”六品的官说大不大,但钦差可是能直达圣听的,不夸张地说,生杀予夺都是这位小爷一句话的事,哪敢不小心伺候。

    叶墨淡淡扫他一眼,“本官深知,身在官场常常身不由己,但亡羊补牢,总胜过见棺落泪,你说是吗?曹公是聪明人,莫要把‘屈身佐之’做成‘为虎成伥’啊。”说罢拂袖而去。

    曹县令越想越觉心惊肉跳,暗忖:他口中的“虎”莫非指的是严冰或霍记?不由抹一把冷汗,立刻写信一封,唤来驿马,“八百里加急,明日务必送至太守府上。”

    严冰没有乘车,安步往霍记去,顺便理一理思路。走不多时,听见身后车辘声响,他向道旁避了避,马车行过,却停在身边,窗帘一挑,露出叶墨似笑非笑的脸。

    “严主簿要去陶瓷街吗?载你一程?”言语听来热络,神情却疏离倨傲。

    严冰抬头,正迎上叶墨探查的目光。

    对曹县令来说,叶墨威大如天,但严冰生于二品之家,幼年家中来往尽是朱袍官宦,他自己入仕之初便是六品,眼前一个青袍怎会放在心上。

    四目直视,两人皆不避不闪,看到对方眼底的深海暗流,刹那间翻起千层浪,却又倏忽不见。

    严冰无声无调地回答:“谢了,不用。”比高冷的话,懒宝少爷压他十丈八。

    叶墨抿一抿唇,便坐回车内,脸上仍挂着冷冰冰的笑意。

    严冰看马车离去的方向,像是往焦宅而去。焦泰虽入狱,但叶氏仍在宅中。

    等马车驶远,他才继续前行。天色已经大暗,陶瓷街的商户落闩歇灯,霍记依然大门敞开,灯火明亮,显然是寄虹在等他。

    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快步入内,随手掩上房门。

    不远处的阴影里,一个身着佣仆衣裳的人看得真切,转身飞奔起来,转过几条街,跑到一户宅院门前,拍了拍门。大门处挂着灯笼,却没有点亮,上头模模糊糊的一个“焦”字,在半空里孤零零地晃荡。

    下人已得叶墨的指示,开门将那人领到后院,窗上映出一男一女两个人影,那人听见男声不紧不慢地说:“……不用着急,自有人替我办妥。”

    女声低低地说了句什么,男声道:“多坐几日又何妨?不叫他死便是了。”

    女声还要再说,被下人的敲门声打断。房门打开,出来的正是叶墨。他问跟踪严冰的那人,“他是不是去的霍记?”

    那人说是,把看到的情形详细描述一遍,叶墨听到“关门后再未出来”,神色陡然冷了几分。

    然而严冰并非叶墨所想那般。此时他正在关起门来的霍记后宅,将文书图册铺在寄虹面前。

    寄虹翻阅完毕,轻松笑道:“我还当贡瓷如何难制,不过是寻常样式,至多精细些罢了,怎么说是刁难?”

    “十万之数,少说也要两三个月,他只给一个月时间,简直是‘借刀杀人’之举。”严冰冷哼道:“居上者不喜某个属下,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时,便布置一个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官场里常用的伎俩。”

    寄虹知道严冰担任官窑督窑官期间,必定操办过多次贡瓷事宜,他既然说需要两三个月,自是没错的,但她也已反复算过几遍,“霍家一窑最多时能出四五千件瓷器,一个月两三万不成问题,再联合几家大窑厂,十万虽多,并不算十分勉强,哪里就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不是这样简单。”他耐心地解释,“你是按照装填量最多的叠烧法计算,但此法只适用于碗碟类,瓶坛等不可叠烧,加之贡瓷要求完美无瑕,所有瓷器必须装入匣钵烧制,如此一来,每窑的装填量便大大减少。”

    他向寄虹大略估算了窑室容量与不同种类贡瓷所占的体积,将算盘移到面前,拨动五颗珠子,接着说:“况且,贡瓷的验收十分严苛,普通民用过得去的瓷器在贡瓷就是下品,通过率相当低,一窑出品八成以上都算废品。”拨回四颗珠子,算盘上只留下孤零零的一颗。

    寄虹看得明白,愕然道:“那岂不是说,即便霍家这样的大窑厂,一个月也烧不出五千件合格的贡瓷?”

    严冰笼统地点点头,“这还是最好的情况。”他没说出的是,若叶墨存心刁难,只需在验收一关上动动手脚,一窑所出上万件瓷器很可能尽数作废。

    寄虹尚未想到这层,无意识地把算盘珠子拨来拨去,喃喃自语,“五千……那至少需要二十家……”

    严冰冷静地说:“但你是知道的,规模与霍家相当的大窑厂,数遍整个青坪都找不出十家。”

    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果然是她把人心想得太过良善了,叶墨与她扯不清的旧怨新仇,哪里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乍看上去唾手可成之事,剖析开来竟如许复杂艰难,当真如严冰所说,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脑中如蜂乱舞,哄乱之中,叶墨那句“降罪下来,他受当其冲”却分外鲜明。这是威胁,但并非危言耸听。她很明白身为督陶官的严冰在整件事中扮演

    分卷阅读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