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瓷娘子 作者:霜未

    分卷阅读1

    书名:瓷娘子

    作者:霜未

    备注:

    从富家小姐沦为阶下囚已经够让霍寄虹糟心了,更悲催的是,那个总和她对着干的芝麻小官偏在此时黏上来。她以为这位懒宝少爷定然是个靠不住的,然而——要发家致富?严冰:“我会。”要报仇雪恨?严冰:“我来。”要走上人生巅峰?严冰:“我帮你。”寄虹:“那我做什么?”严冰:“做严夫人。”他带领她在本属男人的世界里闯荡,携手步上山巅。

    ==================

    ☆、风火闯庙山

    正值暑季,清晨的阳光热烈得仿佛烧瓷的窑火,给高高的牌楼上“霍记瓷坊”的匾额描出一圈绚烂的金边。

    后院,霍寄虹趴在半人高的青瓷大鱼缸边上,撒了把鱼食,饶有兴趣地看鱼儿抢食吃。

    水波照出一张明艳的脸庞,柳眉墨黑,眸子倒映着骄阳,乌发簪一朵浓赤的绒花,显出一种闺阁女子少见的飒爽之美。

    她正逗弄鱼儿,前店的伙计跑进来,“二小姐,您能不能去柜上看看?”

    霍记瓷坊是前店后家的格局,城外还开着窑厂,烧造的瓷器色纯物美,做生意又公道,在青坪瓷行数一数二,每天伙计们忙得不亦乐乎。

    寄虹问:“遇到难缠的客人了?”

    “他想要两成的回扣,这个小的做不了主,掌柜又不在,只能请教您了。”

    寄虹微有诧异,“霍记多少年的规矩了,不行贿不给回扣,怎么又来问我?”

    “这个客人来头不小,是军营的采办,单子很大,多少家眼馋着呢。”伙计心动地怂恿。

    寄虹郑重地看着他,“皮里阳秋的事干不得,那是污霍记的匾。”

    伙计讪讪的,“我说话不管用,他非要见掌柜的不可。”

    掌柜的便是寄虹的父亲霍嵩,他一大早赶往庙山参加一年一度的评瓷会,这会尚未回还。

    寄虹把手里的鱼食都撒出去,拿手帕掸掸手,“走,去前头。”

    穿过两重院落,来到前店,果然见一位颇有官府派头的客人正站在柜台前。寄虹向他解释了霍记的规矩,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换个管事的男人跟我说话。”

    寄虹有礼有度,“我就是管事的,我说的话,顶用。”

    他拂袖离去。

    这倒并不是寄虹的面子话。商家不比书香门第,做小姐的没那么多规矩,瓷行里许多商家又兼有店铺和窑厂,工人伙计与主家关系密切,家中女眷时常厅上厨下地帮手,并没许多避讳。

    到霍家这,男丁不旺,更没别的选择。寄虹只有位姐姐,名唤寄云,已经出嫁,霍记仅剩她能给父亲搭把手。她自己是甚爱瓷器的,不仅店铺的事务娴熟,窑厂也是常来常往,倒没有寻常姑娘家的忸怩姿态。

    看看日头渐高,料想评瓷会应该开始了,寄虹问伙计,“我爹派人传信儿了没有?”

    “还没听着消息。”伙计恭维道:“但不用说,咱们霍记肯定能赢。去年是焦家一时运气好,今年咱们参赛的青瓷观音像多棒啊。”

    评瓷会是青坪瓷行一年一度的盛会,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拔得头筹。以往霍记稳坐头把交椅,不料去年焦泰横空出世,凭金丝纹黑釉酒盏胜出,顺势夺下瓷行会长之位。要知道,霍嵩已连任五年会长,居然被一个后生压过风头,更因此次失利,连带霍记开分店的计划都暂时搁置。寄虹咽不下这口气,生生憋了一年,非想在今天翻盘不可。

    她沉吟着说:“观音像自然是没得说,但听爹说,昨日督陶署新上任一位文书,今日想必会去评瓷会,只不知他懂不懂瓷,不要乱评点才好。”

    正说着,铺外迎宾的伙计诧异地喊:“大东!你怎么回来了?”

    左大东是窑厂的雕刻工匠,今早随霍嵩一起去的庙山,照说这会评瓷会尚未结束,他不该这么早回来的。

    寄虹拨开围着的伙计,见马车上的大东满头是汗,神色焦急,心里就咯噔一下,“出什么事了?”

    大东是那种越着急越说不出话的人,他想了想,比划着描述,“遇到……几个人……”

    “遇上歹人了?”

    “呃……不算吧……是——”

    寄虹干脆地发问:“我爹有没有事?”

    这回大东答得快而确定,“没事。”

    寄虹略略放心,稍一思索,便明白八.九分,“观音像坏了?”

    大东急忙点头,“窑厂有备用的。”

    事不宜迟,寄虹一步跃上马车,“一起去!”

    马车风驰电掣驶向霍家窑厂,路上寄虹问清了事情经过。把大东不连贯的叙述拼凑起来,大约是去庙山的途中与另一辆马车刮蹭,对方不依不饶,纠缠之中观音像摔碎,霍嵩往窑神庙拖延时间,大东赶回。

    寄虹觉事有蹊跷,但此刻无暇顾及其它,最紧要是找到观音像,赶在开评前送至窑神庙。

    窑神庙坐落于庙山之上,此时,青坪大小官吏及一众瓷商云集于此,正等待曹县令揭幕评瓷大会。

    长桌后的曹县令优哉地放下茶盏,对焦泰笑道:“焦会长,吉时已到,这便开始吧。”

    焦泰年方三十,虽初任会长,但行事稳重,官商两面都立得住脚。他起身施礼,刚要应诺,霍嵩忙向曹县令一揖,“距吉时尚有一刻,可否稍待?”

    焦泰并未出声,只与座中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对视一眼。那人是袁家窑厂的掌柜,黑着脸说:“霍记不参赛就不开评,这是哪家的道理?”

    霍嵩赔笑,“不敢,只是胡主簿未到,是否应等他一等?”说着,向各位官员呈上新沏的茶,“想必一盏茶的工夫胡主簿便会到了。”

    茶是好茶,不过更好的是茶盏下叠成方正小块的银票。旁人看不出,靠这个过日子的曹县令动动眼皮就懂了。他看看胡主簿的空位,鄙夷地想,这个“酒糊涂”不定醉倒在哪了,今天恐怕来不了。话里却带着笑意,“胡主簿掌管督陶署,理应等一等。”

    焦泰默不作声,复又落座。

    霍嵩暗暗松了口气,期盼大东及时赶来。

    大东与寄虹飞车冲入窑厂,寄虹不待停稳,便从车上跳下,风风火火奔向库房,一路高喊:“都跟我来!所有人跟我来!”

    库房里堆着满满当当的瓷器,大多用纸筒或草篾包裹,寄虹指挥众人拆包验瓷,“找到观音像的赏银十两!”不用催,众人火速开工。

    然而瓷器太多,拆掉的纸筒堆成小山,观音像仍未现身。寄虹心里像点了火,热锅蚂蚁一样在库里乱转,经过一处角落,忽然眼前一亮。

    在一堆庸常的青、白瓷器中,一只红色的长颈瓶格外醒目。

    寄

    分卷阅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