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废物利用

      沈侗熙在桃之砦是堪称大神的贵人,这两天与刘宴畅谈科技创意,被好生打击了一番,好不容易老黑提到了他的“丰功伟绩”,沈侗溪也得意了起来。
    “想知道其中奥秘?且随我来!”
    刘宴是真心好奇,便跟了过去,还没走到那排土房前,已经隐约嗅闻到一股现代工业的气息,待得沈侗溪打开房门,刘宴也吓了一大跳。
    “是……是煤!”
    中国应该是发现和使用煤炭最早的国家,汉书上有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说明当时已经有人用煤来当柴烧了。
    但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两码事,白居易的《卖炭翁》可看出,即便盛唐,一般的燃料也是炭,而不是煤。
    沈侗溪博览古今,又走遍天下,知道煤炭,使用煤炭,也就不奇怪了。
    “煤?这词眼倒是新鲜,我大陈朝称之为泥炭或者黑丹,晚之又是从何而知?”
    刘宴的内心充满了兴奋,因为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功臣,煤炭是可以让农业社会迁跃到工业社会的踏板!
    “沈先生,这玩意儿可有人用过?”
    沈侗溪有些不解:“自是有人用过,不过并不多,沈某曾提请过朝廷,让户部和工部大量开采,奈何曾经出现矿难,死了些人,而采煤工容易得肺病,朝廷就禁了……”
    刘宴点了点头,又问:“可有人用来冶铁?”
    “这是自然的,泥炭比木炭要更炽烈,大西北曾经被西夏窃据,手工业不发达,没人用罢了,内陆和中原的铁匠铺子都用泥炭来烧炉子……”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有人懂得炼焦么?”
    “炼焦?这又是什么?”
    刘宴松了一口气,原来煤炭还没应用到冶铁工业:“煤可炼制出焦炭,焦炭用来冶铁,能让钢铁的质量提升好几个台阶的。”
    “竟还有这等妙用,晚之你可懂得炼焦之法?”沈侗溪听了刘宴的描述,也是兴致盎然。
    “懂自是懂,但知易行难,往后再说吧……”一口吃不成胖子,刘宴也暂时压抑兴奋,朝沈侗溪问道:“采煤和洗煤的那些废料又作何处理了?”
    “废料?”沈侗溪更是不解了,这么多煤炭堆在这里,刘宴竟问起废料,实在让人有些费解。
    “我见泥炭的废料黑得冒油,以为跟黑土一样能养地,就埋在荒地里了,不过看情况并不能滋养土地……”
    刘宴也无二话:“带我去看看!”
    沈侗溪虽然费解,但还是与老黑带着刘宴来到了山前荒地,原本埋着的废料堆早已被雨水冲刷出来,黑压压一片,可见他们开采的煤炭也已经不少了。
    “这些应该是煤矸石了!”刘宴敲碎一块废料,细细观察之后,得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采矿和洗煤的过程中,这些废料就是煤矸石,在沈侗溪眼中的这些废料,可是刘宴最急需的东西,因为煤矸石是烧制红砖的关键辅料,有了煤矸石,他就能炼制红砖了!
    “我要用这个来炼制红砖,红砖不需要闭窑,十天半个月就能够烧出来了!”
    “红砖?”沈侗溪没想到这些废料竟然还能利用,不由问起红砖,红砖比青砖的制造成本要低太多,而且需要的条件也没有那么高,耐火性也不错,正是刘宴最需要的东西。
    有了煤矸石,又有煤炭来烧窑,材料已经齐备,刘宴也无二话,指点着老黑,开始炼制红砖。
    钱致翁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他一直打着青虎堡麦子的主意,但刘宴搞出红砖之后,就可以自己建土窑,往后哪里还需要他桃之砦的帮助。
    “刘先生,你在这里炼红砖,土窑是我家的,泥炭是我家的,废料……哦,这个什么煤矸石也是我家的,如果在这里烧炭,那也都是我家的,这费用怎么个算法?”
    虽然沈侗溪与刘宴交情好,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他桃之砦虽然比青虎堡等其他地方要先进一些富足一些,但还没大方到这种地步。
    况且,他这个堡主必须对所有村民负责,岂是他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
    沈侗溪是个痴迷科技的人,对这些利益纠缠反倒看得轻一些,但钱致翁的话也无可厚非,他没理由反对,总不能让桃之砦做亏本买卖。
    刘宴也理解,朝钱致翁说:“我已经教老黑如何炼制红砖,这份知识产权就已经千金难买,等我研究炼焦之法的时候,可以让他旁观,等炼出了焦炭,不敢说富可敌国,也必是财源滚滚!”
    “知识产权?横竖只是画个大饼啊……谁知道那个焦炭到底能不能炼出来?再说了,你这是存心想让老黑给你充当免费劳力吧?”
    钱致翁可不傻,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又哪里这么好糊弄过去。
    但刘宴确实拿不出交易之物来,那些麦子已经是青虎堡最后的家底,必须留着以防万一,再者说了,他也没有夸大其词,知识产权有多宝贵,那自不必说的。
    大陈朝虽然与宋朝类似,但煤炭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更没有运用到冶金等行业,那是大有可为的。
    刘宴只能转头看向了沈侗溪:“沈先生是明白人,应该能看出这法子的价值吧?我让老黑跟着我学,对桃之砦已经是够大方的了。”
    沈侗溪想了想,朝钱致翁道:“老钱,沈某没来砦子之前,这泥炭就在山中,甚至撒落道旁而无人问津,根本无人识得此物,这便是知识的价值。”
    “若果真成功炼焦,足以掀起一场铁器革新,届时便如同尔等第一次发现泥炭的价值一样,我们会先人一步,这里头的财富是无可估量的……”
    “如果你信得过沈某,往后就多跟青虎堡往来,跟着晚之,不会错的。”
    有沈侗溪帮着背书,钱致翁虽然仍旧肉疼,但到底是咬牙妥协了:“我桃之砦多赖沈先生指点,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那钱某只能尽力与宗族兄弟们分解分解吧……”
    如此说着,又朝老黑叮嘱道:“你可得放亮了招子,扒大了耳洞,好好看,好好听,好好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老黑比钱致翁,甚至沈侗溪都要清楚煤矸石的价值,如果真如刘宴所言,能够成功烧制出红砖来,那么整个大西北的建筑行业都将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