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净涪他自己给了我们谋算的机会。
    恒真僧人这时候回过头来,直直看着清见大和尚,这是我天静寺的机会!而你,是天静寺的主持!
    清见大和尚明白恒真僧人的意思。
    这位祖师承认净涪是个纯粹的修行人,承认自己不如他,意思非是其他。而是......倘若发现景浩界生死轮回出现问题的是他,他不会现下就拿出冥府的方案来。
    他会将这一切搁置,等待妙音寺积攒到足够掌控冥府的力量,才会真正将冥府推出来。
    当然,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恒真还是懂的,佛门的发展依附在景浩界这个世界上,他的等待会把控在一个度上。
    也就是说,只要不到景浩界生死存亡之际,他都会一直等下去。
    等那个利益最大化的时机。
    虽然这样一来,景浩界中为此遭难、困于生死缝隙之间的魂灵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不过净涪不是他。
    净涪看见了景浩界生死轮回法则中的纰漏,深知陷入这个世界的生死缝隙中的生灵难以解脱,便不曾顾虑妙音寺当前的处境与实力,先将冥府拿了出来。
    当然,净涪还是颇为妙音寺考量的。
    他毕竟不曾凭借自己的威望直接将这事捅到整个佛门,而是先递交到妙音寺手里,再由妙音寺向佛门各方势力透漏消息。
    和天静寺相比,此刻妙音寺的人手犹显捉襟见肘,这就是天静寺喧宾夺主的机会。
    清见大和尚好不避让,直直地盯着恒真僧人。
    他发现了一件事,这个发现让他一瞬间心冷得发寒。
    恒真僧人也看见清见大和尚眼底的寒凉,但他只以为这个主持还是觉得他的手段太过了,不能认同。
    妙音寺实力不够,想要掌管冥府,德不配位,还是由我天静寺接手更为稳妥。若能接掌冥府,纵然妙音寺崛起,各个法脉脱离天静寺又如何?我天静寺当能再镇压他们万万年。
    清见大和尚嘴唇都开始哆嗦了,冥府......是景浩界的。
    冥府那样关乎天地众生生死轮回的东西,自当只归于天地,归于众生。
    它不能,也不该成为某个势力掌控的所在。
    恒真僧人惊了一下,他多看了清见大和尚两眼,喷笑了一下,冥府是景浩界的?你真的这样想?
    天真!太天真了!
    天地为卵巢,众生不过也只是羔羊,清见啊清见,圣人才是大盗啊。
    清见大和尚直面恒真僧人的目光,心不觉一抖,本来因那个猜想而在心底滋生的寒凉迅速扩散,令他整个人都像陷在了冰窟里。
    恒真僧人仍然在笑。
    圣人是什么?世尊是什么?
    大道。
    道是什么?
    天地之间存在的规则!
    人,乃至无论有智无智、有觉无觉的众生,都在规则中生存、行事。
    若不依道而行如何?死!死无葬身之地!
    然则即便这样,那漫天的神佛,高高在上的圣人又何曾为此垂目?
    恒真僧人笑得甚是猖獗,清见大和尚禁不住转眼看了看禅房里的佛龛。
    佛龛里的佛陀依然眉眼安然,慈悲祥和,不曾有过分毫动容。
    恒真僧人看见清见大和尚这下意识的动作,不禁又笑了,你且安心吧。世尊乃道,与天地同在,亘古不灭。我等不过蝼蚁,就算大言不惭,他们那等高高在上的存在又岂会多看我们一眼?
    他人在我等面前弱小如同蝼蚁,我等在他们面前也是一样的蝼蚁,无关紧要,无须在意,甚至连承接他们目光的资格都没有!
    恒真僧人说到这里,也是连连急喘了几口大气,方才得以继续。
    我们这些蝼蚁中的蝼蚁,没有成为他们同类的资格,没有走到他们面前的机会......
    他们又何须在意,何须介怀?
    就算真有个万一,让我们成就他们一样的阶位,站在他们一样的位置......恒真僧人笑了一下,说不上羡慕,说不上憧憬,反而有点扭曲,到了那时,我们也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会能理解他们,会承认他们,会原谅他们。
    清见大和尚看着恒真僧人的目光不知什么时候平淡了下来,连那一抹冰寒也已经消散无踪,只有平静。
    南无阿弥托佛。
    他唱了一声佛号,并不曾特意提高声量,也未曾刻意压低了声音,垂落眼睑坐在蒲团上,任由恒真僧人发疯。
    是的,在清见大和尚看来,恒真僧人其实已经疯了。
    不过这也是清见大和尚的道理而已,倘若换了净涪,听到这位恒真和尚的说法,倒不会认为他是疯了,只会觉得这恒真僧人的脸相扭曲难看。
    强者有强者的道,弱者有弱者的道,各有各的坚守,便只坚持各自的坚持好了。待到道理碰撞的那一日,便秉持着各自的坚守,践行各自的道途,分一个生死胜负。
    何至既羡慕强者,又怨怼自己的无能,偏执且疯狂地为难自己。
    当然,此刻坐在恒真僧人座前的这个,非是净涪,而是天静寺的主持清见大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