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页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陶瑞明要回封地了,路过郊外时,过来和安芷道别。
    安芷见到陶瑞明,还有陶瑞明的叔叔,请他们坐下喝了茶。不过陶家人急着赶路,并没有多坐,说了两句话便告辞。
    安芷送完陶瑞明回来,正好遇见张琼。
    “他这是要回封地吗?”张琼问安芷。
    “是啊,他是定南小世子,自然是要回定南去的。”安芷突然笑了下,“怎么,上心了?”
    “谁上心了?”张琼气道,“您别乱说,我不过是随口问一句,他和我又没关系,才不可能上心。”
    “没上心就好,你既拒了人家的婚事,就不要再想这个人了。”安芷柔声教道,“不过陶小世子的婚事还真是不容易,明明家世、模样都有,偏偏就是找不到一个称心的人。好在他年纪还小,指不定过两年就能有互相心悦的人。”
    张琼跟着祝福,“希望吧。”
    “也希望你能找到心仪的人。”安芷笑道。
    “您说什么呢,我是不嫁人的。等你这书院盖好,我就来当女夫子,我早就想好了。”张琼确实是这么想,现在说出来,想试下安芷的口风。
    “你想来当女夫子,也得你爹娘同意,只要你爹娘不拦着,我拍手赞成。”安芷看张琼在期待,犹豫了一会,又道,“不过琼儿,有时候很多事情不是只能选择一样,你也不要太排斥成家,给自己留一个希望,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在十几岁的时候,安芷也有非黑即白的想法,可随着时间的成长,她发现了很多复杂的关系。
    她的话,也不指望张琼能听进去。
    在庄园正式结束时,已经是十二月初八,眼看着离除夕只有二十多日,安芷带着张琼等人往京都里走。
    今年的雪很大,官道两旁积了厚厚的白雪,安芷的马车陷入一个坑中,她不得不下来,等车夫他们推马车。
    张琼拿着手炉,站在安芷边上,呼着寒气,“今儿天可真冷啊,您和裴大人说了吗?”
    “没呢。”安芷皱眉道,“我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让裴阙特意出来接一趟,可没想到官道上积雪会那么厚。我方才已经派人先进京都了,等收到消息后,就会有人来接咱们,等……”
    不等安芷说完,张琼突然尖叫了一下。
    安芷转头看去,发现官道两旁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十几个穿着破烂的人,男女老少都有。
    裴家的侍卫马上把人拦住,但那些人还是不管不顾地往前冲,直到侍卫把领头的人按在地上,其他人才停住动作,面色发白地看着安芷他们。
    人群里走出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妇人,她走到最前面,突然跪下,“好心的夫人,求求您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我孙子才三岁,但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安芷扫了眼人群,一个个面黄肌瘦,像是逃荒而来的。
    这时陷进坑里的马车被推出来,安芷让春兰把带来的干粮都分给流民们吃,她问老妇人,“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宁州来的。”老妇人拿到馒头后,自己咽着口水,却先喂给孙子吃。
    “宁州是产盐的地方,快要过年了,为何要到这里来呢?”安芷问。
    老妇人给孙子喂了半个馒头,自个才吃一口,哭着道,“盐井塌了,我们家里干活的男人都死在盐井里,到了官府去,结果被人打出来。后来我们到州郡去告状,可人家嫌我们没有钱,不让我们去告。可我们卖了家产,又用光了盘缠,回宁州去只会更惨,便想着到京都来。我们这些人,也不全是宁州的,一半是其他地方的人,但大家都是过不下去了,不得不上京都来的。”
    第856章 宁州
    宁州的官盐很有名,一年光是税收,就不在少数。
    安芷听到老妇人的话,想到裴阙之前说今年怕是会有民祸,没想到还真让裴阙说中了。
    永州的盐税离安芷其实很远,但看着眼前的一群可怜人,恻隐之心下,也觉得应该查一查这个事,
    盐税是朝廷重要来源,为了防止盐官贪污,每隔两年,就要调换盐官,为的就是不让盐官在一个地方坐大。
    可再严密的制度,也会有被钻空子的时候,特别是互相包庇。
    老妇人怀里的小男孩,一颗眼珠子黑又大,吃了半个馒头后,沉沉地抱着祖母睡去。
    春兰过来小声道,“夫人,咱们再不动身,要迟了。”
    安芷嗯了一声,跟老妇人道,“既然你们要去京都,便跟着我的队伍一块儿去吧。这里去京都,不需要多久了,免得你们走错了的路。”
    安芷刚给了流民们吃的,流民们都觉得安芷心善,好几个跪下给安芷磕头。
    带着流民们去京都,本来就够慢的行程,更加慢了。
    快到京都时,安芷又瞧见了别的流民,可以说是规模不小。
    进城前,安芷拿了些银两给流民,交代裴家小厮最近看着他们,她才回去。
    等到裴府时,天也黑了。
    裴阙也正好回来,两人在裴府门口打了照面,再一起进去。
    安芷说了永州流民的事,“永州离京都那么远,正常的车马也要十日左右才会到,这些流民一路走来,少说得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但是京都外,还有其他地方来的流民,看来各地都不太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