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页

      听此,裴阙有些意外,儿女亲事向来都是父母做主,没想到定南王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
    思索片刻,裴阙问,“不知定南王可曾说过其他人家?”
    做媒这事可不容易,配好了是百年好合,没配好日后要成冤家的。之前帮忙说张家姑娘,那是张家家风、门第样样都好,但是现在,裴阙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其他人选。
    陶瑞明摇头道,“陶家有很长时间没和京都联姻,对京都后宅并不了解,这也是祖父会执着于让我在京都寻门亲事的原由。”
    陶家人丁兴旺,和周边的钱家、白家等都有了姻亲关系,但为了更稳固地位,便想到和京都的世家联姻。
    裴阙为难道,“这事我知道了,不过我是男子,成日在朝野行走,并不知道谁家小姐品行好,容我问过夫人后,再与你具体说。”
    “多谢大人了。”陶瑞明感激道。
    若说门第,京都里配得上陶瑞明的,一抓一大把。但结亲可不止看门第,还要看姑娘品行,家里亲属是什么样的人,不单单只看一样。
    裴阙带着陶瑞明的请求,回去找了安芷。
    安芷听了后,也有些为难,“我们在永宁住了三年,后来回了京都,我又很少出府赴宴。以前认识的小姐早就出嫁,适龄的姑娘里,我是一个都不熟悉。”
    “但这也是定南王的请求,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得帮帮忙。”裴阙道。
    安芷点点头,美眸在烛台上转了转了,突然想到了她的表妹,不过李思慧现在的家世,肯定配不上陶瑞明,但李思慧正适龄,她也是世家嫡女,肯定了解京都世家女孩有哪些。
    第810章 三家
    李思慧身份尴尬,曾经的侯府嫡女,但因为大哥的爵位被削了,便没了侯府的出生。加上她是继室所出,同胞哥哥尚未科考,又和家中嫡长兄关系不好,婚事便十分艰难。
    收到安芷邀请前,安氏就想过带李思慧来拜访安芷。
    母女俩刚下马车,就看到特意迎到门口的冰露。
    “见过姑太太、表小姐。”冰露浅笑着行礼,和两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安氏讲规矩,客客气气地说了句有礼了,边上的李思慧也跟着问好。
    冰露在一旁带路,“年节那会,夫人只见过表小姐,今儿姑太太一块儿来了倒是好,夫人日常记挂着你们,就等着和你们说说话呢。”
    安氏作为姑母,对安芷的照拂不算特别上心,却也尽到应有的责任。李思慧和安芷向来关系好,家中亲近的姊妹不多,两人虽差了几岁,但因为都是早熟的人,什么话都能聊到一块儿去。
    这几年,安氏过得十分低调。她是继室,夫君死后就交出李家大权,但是继子没本事撑起侯府家业,还败掉了爵位,让李家日子艰难起来。这一次,若不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安氏也不会特意来裴家一趟。
    裴府家大业大,几人在裴府转了一会,才到安芷的院子。
    安芷有三年多没见过安氏,再看到安氏时,有些恍惚,安氏仿佛一下老了几十岁,白发横生,看着一点都不像是不到四十的妇人。
    “姑母。”安芷低声唤了句。
    安氏诶了一声,她的视线有些模糊,得凑近才能看清安芷,“你倒是没变,还和以前一样。”
    “我也长大了,快些进屋吧,咱们进屋说话。”屋子里早就备好了茶水点心,安芷扶着姑母进屋。
    等坐下后,安芷问了些李府的事,但安氏还是一如既往地刻板,不愿多说李家人坏话,把话头转到了李思慧的身上,“芷儿,如今思慧到了出嫁的年纪,你也知道,李家现在门庭实在不行,我一个守寡的人,平日里也没什么交际。思慧的婚事,我着实头疼了许久,不知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安氏不是个会求人的人,在来裴府之前,她就找人说看了几家,但好些还不如李家的,都看不上李思慧的家世。说起来,李思慧出身官宦,尽管家中没了爵位,但也不算差。让安氏一直碰壁的,就因为李思慧是继室所出,而他们这一脉,又和李家当家的关系不好。谁都不想要个家世如此复杂的姑娘。
    安芷看了一眼李思慧,见李思慧低着眉头,想到表妹是个性子硬的人,却在婚事上吃了不少苦头,她就有些心疼,“适龄的青年倒是有几个,就是不懂姑母和表妹想要什么人家?”
    “我要家世简单,为人踏实的。”李思慧抢话道,她实在是过怕了李家钩心斗角的日子,“至于才学如何,家底如何,都不重要。”
    安氏看向女儿,轻拧眉头,但也没多说,而是和安芷说了句是。
    安芷听到这个,就好帮忙了,“过去的几年里,我接触的人不多,但也有几个还不错的,我与你们说说。”
    听到安芷有人选,安氏和李思慧都坐直了一点。
    “白家堂叔有个小儿子,前些日子刚在军营里当了百户,听说婚事还没定下。白家如何,姑母是明白的,就是嫁到白家,得去西北,这么一来,就要和姑母分开了。”安芷分析道,“张槐安大人有个族中侄儿,年幼丧父丧母,但读书极好,已经中了秀才,目前暂居在张家,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张大人说,他的功课极好,就算今年不中,日后也会中。裴阙曾见过他几次,说不太擅言辞,但人是个老实的,就是一贫如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