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来人,请天武大帝,上朝

      辰正三刻。
    武岳一席玄衣,缓缓的出现在镇玄门外。
    镇玄门。
    在祭在戎,属天礼。
    通俗的话来说,属于九耀皇城最高级别的宫门。
    只有立了大功,定国安邦,接待极其重要的宾客,才会从镇玄门入。
    亦或者大军出征,镇玄门外走场,振国安疆封侯,才会从镇玄门出。
    其余人。
    都是从皇宫真武门入宫,入广场,转入九耀殿,议政殿等。
    镇玄门,一座恢宏而浩渺的天门。
    门重九千斤,由坚硬无比的纯玄石打造,一旦镇玄门合闭,千军万马难入其中。
    镇玄门刻有九条玄龙。
    在坊间还有关于这九条玄龙的种种传说。
    最为广泛的便是这九条玄龙,乃是上天派下来守卫九耀皇朝的,可安定八方。
    当然。
    此时就这么纯粹用肉眼看去的时候。
    就是九条玄龙雕塑。
    只不过。
    因为这九条玄龙雕刻工艺复杂,奇大无比,又活灵活现,令人望而生畏。
    嗵!
    武岳徒步入镇玄门,走在镇玄道内。
    镇玄道可不简单。
    平时走起来,只有九百八十一步,九为极数,意味着国祚无尽。
    但其实。
    这就是一个兵道。
    两侧高高的城墙,弓箭手,滚石,火油。
    一旦大军入内,前后门封闭,不管这里面进入多少人,只需要一千将士,就可以让里面的人死无葬身之地。
    镇玄道玄色密布。
    如同在走鬼道,因为两侧高高的城墙,阳光根本照不进来。
    没有阳光的玄色,就是阴森森的。
    一路前行。
    穿过镇玄道,便是巨型广场。
    广场分为前广场和后广场。
    中间有一条天河,这就是个名字,但其实是从秦淮河上游引水,穿过皇宫,再汇入秦淮河,
    前广场很大。
    可容纳十万兵马。
    四周是一排排的殿宇。
    这些殿宇便是三省六部的官署。
    二十四小时有人代职。
    而跨过天河便是后广场,后广场三步一岗,由禁卫军守卫。
    而这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地方。
    就是储藏。
    各部文书,奏章,密文等,在处理之后,都会统一封存进这些宫殿。
    每一座宫殿,都代表着一代皇主的历史。
    包括。
    刑部的悬室,就在这个地方。
    后广场没有前广场大,但算上周边的宫殿,却比前广场要大三倍之多。
    过了前广场。
    便是三九段台阶。
    延续九耀殿内的三九台阶,外面以三九极数乘九。
    这一段台阶,堪比登山。
    爬上去不是一般的耗费体力。
    两侧都是盘龙雕塑,恢宏而巍峨。
    一路之上。
    映入眼前的便是九耀殿。
    九耀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银蛇绕走,殿的四角高高翘起,如飞走的天龙,死角各挂一尊神兽。
    可不要小看这座宫殿。
    如果用堪舆之术来凝望这座宫殿。
    就会看到天地龙脉汇聚于这座宫殿,萦绕其中,如盘龙在地,飞龙向天。
    而四方神兽,孕育龙气而生,早已嘘嘘而生。
    这是一种极为诡异的状态。
    关于九耀殿,还有一个传说。
    那就是九耀殿千年来,从来没有走水过一次。
    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武岳并没有前往九耀殿。
    而是前往议政殿。
    议政殿在九耀殿左侧。
    比起九耀殿,议政殿就是小九九。
    红砖瓦墙,但有优美的风景,玉砌雕阑,走兽走壁,还有各种雕塑,最有名的便是天下堪舆图,百农耕作图,四方作息图。
    每一雕刻,都是由能工巧匠雕刻。
    而如果绕着议政殿往后走,下了一层层台阶,就是御花园,百草园,农耕园等。
    风景秀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赏景之地。
    而其实在议政殿右侧,还有一座宫殿。
    这座大殿便是军机阁。
    在记忆之中,前身在皇宫之中呆的时间最长的,便是军机阁。
    因为在军机阁之中,有一座巨型的沙盘。
    沙盘近乎将整个天下地形,都描述了出来。
    山川走向,河流走向,兵力分布。
    尤其是这其中,还有一幅又一幅的地图,各州的地图,各城的地图。
    到现在,他的脑海中,还有一幅幅天下地图,虽然说不上全背下来,但也差不多能画出个大概。
    这都是后话。
    武岳一席玄衣,缓缓的踏入了议政殿。
    议政殿里面,就不似九耀殿那般。
    空旷而威严。
    虽然这里威严,但更显的有生气。
    两侧有案桌,有棉垫,排排成列。
    十六跟粗大的柱子矗立两侧,四四排列,四方四正。
    最里面,便是龙椅。
    说是龙椅,但其实就是九耀殿内龙椅的粗略复制品。
    不过这个龙椅相比起九耀殿的龙椅,要软要棉。
    因为这里才是历代帝王常坐的地方。
    不过。
    此时这里倒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上面的龙椅变成了两个,一左一右,中间没有。
    相对来说,这里就要缓和很多。
    武岳如今的身份已经毋庸置疑,这样的布置,在合理范围之中。
    以左为尊。
    武岳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的,必须坐在左边的龙椅上。
    而就在武岳彻底的落座之后。
    所有在中间站立的大臣,齐齐的跪拜道:“拜见星君,星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武岳抬手。
    群臣缓缓的起身。
    这里有一个规矩,便是三呼。
    “诸位爱卿请坐。”武岳再次高呼。
    群臣相继散开往两侧,各回各的座位。
    而接下来。
    武岳还需要问诸位爱卿奏禀报。
    三呼之后。
    就不是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各部都需要陈词。
    不管陈词内容是什么,都必须要说话。
    有重要的事情,就多说点,没有事,哪怕说一堆废话,那也要说。
    说完。
    还需要提问。
    在提问的差不多,皇帝觉得的确没有什么事的时候,才会说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这个时候,就是乱弹琴的时候。
    像御史弹劾,官员相互指摘,才是在这个时候。
    当然,这都是在安稳的时候。
    如果有紧急军情,就迅速跟一些重臣移驾军机阁。
    可就在百官落座,武岳第三呼的时候,武岳突然出声,冷不丁的问道:“天武大帝呢!”
    如今以他为尊,自然不能以陛下相称呼。
    尚书令起身道:“启奏星君,陛下身体有恙!”
    可武岳。
    “有恙?”
    “来人啊,去请天武大帝,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