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极好的开端

      方天有些犯愁。
    “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他低低嘀咕了声。
    偃月也不懂。
    看着是些纸墨,又与平日用的不太一样。
    想到是秦姑娘让备的,估摸着是道家的那一套,他们外行人还是别乱动为好。
    不敢乱动,好奇心还是有的。
    到底是画符,还是布阵?
    方天悄悄地往里头探了探脑袋,拿胳膊肘轻轻撞了撞偃月:“爷怎么心神不宁?”
    看似闭目养神,其实心浮气躁。
    他打小就跟着爷做事,这点儿状况,逃不过他的眼睛。
    偃月呵地轻笑一声:“秦姑娘要来,当然心神不宁。”
    方天挠了挠脑袋:“也是。不止人来,还让舅婆搬来这么些东西,神神叨叨的。”
    偃月一愣:“你的重点,好像有点歪?”
    “哪里歪了?”方天不解。
    “主要是秦姑娘,这些东西是顺带的。”偃月解释了一句。
    方天憋着嘴看偃月,摇头,再摇头:“你这是小心之人度我们爷之腹,爷那么正经一人,与秦姑娘谈的也都是正经大事。”
    偃月睨着方天,上下打量几眼,眼神满是关爱。
    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的伙伴这么得天真无邪呢?
    性子正经,与思慕姑娘,又不冲突。
    只正经、没心思,叫没开窍,就是他们爷遇着秦姑娘之前。
    有心思、却不正经,叫耍流氓,那才跟他们爷一辈子不相干呢。
    方天被偃月盯着背后发毛:“我说得难道不对?”
    偃月有心给方天提个醒,见对方一脸笃定的神色,还是把话都收了回去。
    算了。
    这小子是蒙头走到黑的人才。
    难怪上回听刘家婶子说“不找媒人介绍要打一辈子光棍”。
    说了不顶用,等他自己哪天醒悟过来吧。
    书案后头,林繁睁开了眼睛。
    两个亲随的嘀嘀咕咕,他听到了几个词,不由啼笑皆非。
    方天应是被他之前的话带偏了,像极了彼时没有看清心意的自己。
    偃月相反,明明见过秦鸾的次数比方天少,却把林繁自己的心意看得一清二楚。
    林繁想,他对秦鸾的心悦之意,可能掩饰得真不怎么样。
    不知道秦鸾是否会发现,又会如何想?
    他小心翼翼地克制着这份心动,并非胆怯,而是不愿因这份心动伤害到秦鸾。
    他本就被皇上与皇太后记上了,不差这么一桩,但他若真向永宁侯府求娶,那会给秦家与秦鸾带来很多麻烦。
    喜欢一个人,这么美好的事,不该成为对方的负担。
    可喜欢又是自私的,会想要回应,会需求陪伴。
    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那些繁复纷扰之余,林繁也有想过,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名正言顺地与他爱慕的姑娘在一起的机会。
    只是,不管渴望多少,林繁都不想勉强秦鸾。
    他不想让秦鸾认为,他的心动,只因她是鸾鸟,是他若要恢复身份所必须的助力。
    他真成了真龙、坐在龙椅上,他也不愿以“凤凰”来要求秦鸾。
    真那么做,那他和要秦鸾做儿媳的庆元帝又有什么区别?
    林繁徐徐舒了一口气。
    他的心动,明明是纯粹的、直白的,却因掺杂了许多因素,而变得功利起来。
    起身,林繁走出书房,快步到了那面墙下。
    离戌正还有一会儿,但他该在这儿等。
    万一秦鸾提前到了,她又不认得府里状况,还是他早些等着好。
    时间一点点近了。
    隔着墙,林繁听见外头胡同里的动静。
    好在是冬夜,便是其他人家有人出入,也是匆匆,并不停留。
    直到,忽然间,他听见外侧有敲墙声。
    不疾不徐,敲了三下。
    隔着砖墙,声音其实并不明显,但落在林繁耳朵里,却和擂鼓一般,敲击着他的心房。
    伸出手,骨节分明的手指轻弯,在墙上、依着刚那节奏,扣了三下。
    咚、咚、咚。
    墙外,秦鸾微微一怔。
    她刚刚到的,本该直接过墙,却是心念一动,敲了敲墙。
    很简单的动作,想敲就敲了,也没有想过会得到回应。
    可偏偏,那回应,恰到好处地响了。
    一样的节奏,一样的三下。
    这让秦鸾不禁想着,林繁回敲时,是什么样的心境,会觉得她“礼数周全”,还是笑她“名堂真多”?
    这么一想,秦鸾忍不住扬了扬唇。
    她不知道答案,但她过墙去看看就知道了。
    后退两步,助跑蹬墙,一个翻身,稳稳落地,然后,秦鸾看到了林繁。
    知她要过墙,也知她这点儿功夫,空中不好控制,林繁已经从墙边退开了,给她留出个足够的地方落脚。
    夜色沉沉,远处光线照不到这一隅,但秦鸾还是看清了林繁的五官。
    唇角上弯,眸子含笑。
    他是愉悦的。
    秦鸾笑意更浓。
    林繁定定看着她的笑容,压了压心中情绪,道,“只你一人?钱儿呢?”
    秦鸾答道:“先让她回去了,恐又是一整夜,不让她熬着了。”
    林繁的心跳快了一拍。
    不管秦鸾寻他做什么,这一整夜,她都会在这里。
    抿了下唇,林繁道:“你让备的那些东西,都送到书房了。”
    “请国公爷引路。”秦鸾道。
    林繁颔首,往书房去。
    秦鸾抬步跟上。
    待到了林繁书房,听方天与偃月问安,她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先前,在墙外听到那三声回应时,她根本没有想过,敲墙的人不是林繁。
    从始至终,她都认为,林繁会站在那儿,等着她。
    或者,这不是什么心有灵犀,但从她理顺思路、踏出的第一步来看,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林繁请秦鸾坐下。
    知道秦鸾要来,书房里已经备好了点心与茶水,方天和偃月退了出去。
    秦鸾打量了几眼。
    三开间的屋子,中间待客,东侧有隔断,出入垂了长帘,应是寝房,西侧以博古架相隔,通道帘子卷起,能看到里头摆放着书架书案,便是书房了。
    书案上,堆着厚厚的文书,似是在她到来之前,林繁正在翻阅着。
    见秦鸾往那侧看,林繁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起身进去,取了两册又出来,拿给秦鸾。
    “父亲留下来的手记,”林繁道,“都是他以前行军布阵时的一些体会想法。”
    秦鸾接过来,翻开看。
    林宣的字工整又不失潇洒,手记清晰易读,亦画有简图,配合讲解地形、阵法。
    这一册里,是他早年攻克南方两州六府时的笔记。
    秦鸾看了两页就明白了。
    林繁在这些旧年文书里,一点一滴地,寻找赵临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