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婚(二)

      苏希锦正睡得朦胧迷离之时,突然被人从薄被中捞出。人声嘈杂,许多人在她身上拉扯。
    她迷迷糊糊问:“花狸,该上朝了吗?”
    就听人“噗呲”一声笑道,“大喜的日子,大人怎还想着上朝?”
    后知后觉睁眼,见自己身前站着一位中年女子,女子干净爽利,望着她喜气洋洋。
    “从来只为闺阁女子绞面梳妆,头一回遇见女状元,妾身这手……”她手里绷着纤细的红线,“都不知从哪儿放。”
    大舅母笑着打趣,“你只管按着习惯来,若有那些个闪失,我们是拿你没办法,只怕韩大人舍不得。”
    “你何必吓她,”林氏扯着大舅母的衣袖,与那妇人道,“快别谦虚了,您是城里最有名的全福娘子,多少名门贵女在您手头出门,哪儿有不知如何下手的?”
    “夫人这张嘴,真是,”全福张娘子笑着摇头,指挥众人为苏希锦净面,“大人不止才华出众,脸也生得俊俏。妾身为这么多出阁女子梳妆,愣是没有一位比得上大人的。”
    干她们这行,不仅手头功夫了得,嘴上功夫也不能差。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丝线绞去苏希锦脸上的绒毛。
    线过之处传来丝丝密密的疼痛,苏希锦忍不住轻“嘶”了一下。
    “大人且忍着些,”张娘子手下动作不减,“一会儿就好了。”
    一盏茶后,她停下来,苏希锦只觉得脸上热辣辣一片。
    大舅母去外间主持工作,屋里丫鬟婆子进进出出,张娘子赞了一声芙蓉脸,弯腰为苏希锦敷粉描眉。
    又不知过了多久,外间传来锣鼓吹打之声,花狸进来说,“迎亲的人来了。”
    苏希锦没经验,看向张娘子,后者问:“吉时是哪一刻?”
    “辰时一刻。”
    “那还有些时间,不着急。”张娘子经历过的大大小小婚事不知几何,“让人去房门外堵着,别让他们轻易进来。”
    回头冲苏希锦解释,“越不容易得到,日后对大人才最贴心。”
    我们家大人才不需要这个,花狸心想,嘴里还是回,“邱大人一早就候在门口了,说是比文,在座谁也不是韩大人的对手,要玩就玩武。一手红缨枪耍得虎虎生威,出神入化,没有哪个男子敢靠近。”
    苏希锦乐了,只可惜自己坐在屋内,看不了那英姿飒爽的场面。
    正这样想,外面就传来锋鸣之声,一心进来说,“韩大人让邱将军与邱推官比划,兄妹两人打得正酣。韩大人身边的听雪问,大人这里还需要多久,她可再拖些时间。”
    “合着内应都找好了,”张娘子听得出奇。
    从来只见男方收买女方,不见男方主动问女方意见的。怪道外面说韩大人苦等苏大人数年,矢志不渝,还以为是话本,却是真的。
    左右妆也上完了,林氏取来嫁衣,华丽大气的嫁衣甫一入内,满室生辉,众人莫不睁大了眼睛,不能言语。
    许久张娘子才捂着嘴说,“好漂亮的嫁衣,只怕是京里头一份。”
    嫁衣以蜀锦为底,金丝银线为面,凤凰图为案。蜀锦本是稀有之物,一匹蜀锦价值千金,如此市面上还供不应求。
    便是以前三大家族的陈三小姐,也是正式宴会才会穿出来。
    而她这是嫁妆,用料是寻常衣物的五倍之余。
    嫁衣上的图案采用双面绣,精致细密,低头细查也找不到一根针线头。
    在配上那副镶满宝石的头冠,黄金和珍珠为锻,红宝石为主,浅绿碧玉为辅。整个璀璨夺目,华贵雍容。
    张娘子捂着胸口,一阵子担忧,“只怕妾身这妆容,配不得这华贵之物。”
    苏希锦摇了摇头,示意花狸等人为自己穿上,“时辰快到了,娘子只需要为我束发即可。”
    现在改妆来不及,索性新娘子底子好,气势强,怎样都镇的住场子。
    好容易穿上嫁衣,时间约有些急,门外听雪开始打听里间情况。
    苏希锦示意众人不急,让侍女拿来笔墨,拂袖写下:“凤落梧桐梧落凤”,让人拿出去给韩韫玉对。
    “不愧是做官的,”张娘子啧啧称奇,成亲的日子竟然能稳住不慌。
    身侧林氏手执玉梳为苏希锦梳发,一边梳一边念:
    “一梳梳到尾;
    二梳我地姑娘白发齐眉;
    三梳姑娘儿孙满地;
    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逄遇贵人……”
    府外,韩韫玉一身正红色新郎服立于枣红色大马前,头戴冠帽,帽插翅花。精致的瑞凤眼里盈满喜意,配上那清冷矜贵的气质,直教人看花了眼。
    这人若非俊雅出尘有君子之风范,再柔些,只怕女人也比不得。
    凌霄兴致勃勃拿来一折纸,高声喝道:“大人,苏大人传了对联出来。”
    以才气封神的苏大人写的联子,让他们对不是难为人吗?
    韩韫玉身边的十六七岁男孩直言,“大哥,论才华学识,在座各位恐怕只有你能与嫂子一拼了。”
    他便是韩韫玉的堂弟,韩引玉。
    韩韫玉勾唇一笑,宛如绽放的牡丹,让人忍不住看花了眼。
    他打开白纸,只见上面写着:“凤落梧桐梧落凤。”
    倒是手下留情了,他挑眉,略一思忖,提笔写道,“珠联璧合璧联珠。”
    所见之人无不笑着打趣,一向疏冷淡漠的韩大人,竟还有儿女情长的时候,真是奇也怪哉。
    “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
    六梳亲朋来助庆;
    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
    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
    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
    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屋里,林氏细细替苏希锦梳发,随着动作泣不成声。苏希锦见状,忍不住红了眼,“娘,别哭,女儿会时常回来的。”
    这可把张娘子吓坏了,“哎哟,我的青天大老爷哎,现在可不兴哭,轿子都到门口了,仔细花了妆。”
    反观林氏听得苏希锦的话,忍不住一个机灵,卡在眼里的泪落也不是,不落也不是。
    她退位旁站,让张娘子为苏希锦绾发。
    过了好一会儿,一意拿着下联进来,“大人,姑爷回信了。”
    苏希锦伸手,却见她不进反退,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珠联璧合璧联珠。”
    “哟~”房中人莫不暧昧出声。
    邱笙笙抹了一把汗,“合着我在外面打得热火朝天,你在里面跟韩大人诗书传情?”
    所有人哄堂大笑,连林氏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希锦不自觉红了脸,问张娘子,“娘子还有多久可行?”
    张娘子笑道,“立刻就好,大人且放心大胆地写,让咱们也见见世面,回去好与人说道说道。”
    又瞥了眼自己的手,容光焕发,“便是妾身摸过状元郎的手,那也是不舍得洗的。就指着它带点文气,让俺儿子也能中个秀才。”
    邱笙笙给她出主意,“我若是你,直接去外面卖,一两银子一摸,可不比你儿子中秀才来的快?”
    众人又是喜笑连连,苏希锦笑着止住,“该是让他们进来了。”
    说罢,又写下一句让花狸交给韩韫玉,嘴里还跟着起哄,“你们也不必守在我这里,辛苦了半夜,快些出去问他拿喜钱。此时不拿,更待何时?”
    “这可是你说的,”邱笙笙欢呼一声,带着一众丫头蜂拥而上。
    张娘子摇头,哪有这样做新娘的。
    “盗者莫来,道者来。大哥,这如何对?”门外,韩引玉看着苏希锦的上联陷入沉思。
    韩韫玉摇头失笑,“不必对了,你嫂子请我们进去呢。”
    说罢将纸团递给他,带着众人走了进去,恰撞上前来抢喜钱的邱笙笙等人。
    韩府人知道是苏希锦的意思,喜钱跟纸一般扔出去。
    那边,苏希锦手执茶盏,跪别父母。林氏哭成泪人,搂着她不松手。
    “快别哭了,”苏希锦使出杀手锏,“娘,我明日就回来。”
    这句话比什么都管用,林氏立刻止泪,谆谆叮嘱,“虽说是当官的,过去之后,仍记着孝顺公婆。对了,今日送亲的是你表哥。”
    原本该是华痴,不知大舅母与林氏说了什么,临时换成了林舒正。
    今日的林舒正穿了一袭暗红色长袍,颜色喜庆却也不抢新人风头。
    数年不见,他美貌一如往昔,只不过成熟稳重,没了从前的张扬。
    “表哥。”
    苏希锦手握碧玉团扇,轻唤一声。
    他笑了笑,依旧那副贱嗖嗖的样子,“有这么个美貌表哥送亲,只怕无人注意得到你那韩大人。”
    说着蹲身,苏希锦趴在他背上,只觉脊背宽阔温暖,令人安心。
    “表妹,若有来世,我一定不让你靠近他。”恍惚间有人说。
    人声鼎沸,鞭炮齐鸣,苏希锦没听清,侧耳问询,他又屏息不言。
    韩韫玉就在不远处站着,他将她送到他身前,富含深意:“我将表妹交给你了,你应当知道我的。”
    反正他一直在。
    韩韫玉笑了笑,“多谢。”
    四面都是人,韩家那边的男子更是着急地想看清新娘面貌。被她一扇子遮得严严实实。
    新娘子的脚不能沾地,韩韫玉横抱过她,“盗者莫来,道者来。闲人莫进,贤人进。阿锦,我来接你了。”
    苏希锦身着火红嫁衣静静趴在他的胸口,这会儿才觉得双手冒汗,心砰砰直跳。
    她轻轻移动扇面,缓缓露出一条缝,悄悄往上看去,却被他俯头抓个正着。
    “阿锦想看,”韩韫玉忍笑,“日后为夫天天给你看。”
    苏希锦轻啐一口,小声道不正经。实则心想:头戴红花的韩大人,当真比女人还美。
    “你今日起得早,必然没用早膳,”他目视前方,端正严肃,却小心叮嘱,“轿子里放了糖果和糕点,在软座的下面,你一会儿记得吃点。”
    热闹繁忙,他却只记得她没用膳。苏希锦心下一暖,忍不住点了点头。
    轿子启程,绕城一周,满头珠翠,十里红妆。迎亲之人,和吹锣打鼓、抬嫁妆的人,浩浩荡荡不知几百许。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两旁有唱礼人高喊。
    今日成亲之人为朝廷重臣,应天府提前备案,出动所有差役维持秩序,以防中途出现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一切都很顺利,苏希锦甚至拉开帘子,见许多女子在哭。
    心觉纳闷:她结婚,怎这么多女子哭?这么舍不得自己吗?
    这当真是一个美好的误会,花狸不忍主子受骗,主动上前为她解惑,“她们在哭韩大人。”
    苏希锦:“……”
    情敌真不少。
    结亲队伍顺着长街,从北街到西街,一直很顺利。直到进入西街最热闹繁华的街上时,有人大喊:“起火了!”
    “崇明坊起火了。”
    崇明坊那是挨着楚王的地界,皇室出事,应天府尹不敢耽搁,立刻调离了一大队人过去支援。
    队伍一阵慌乱,抽走差役后,长街明显更加闹腾,也是这个时候,一支带火的箭矢突然射向花轿之中。
    “有刺客,戒备。”
    火箭插入花轿,引燃窗幔,抬轿之人大骇,停下灭火,并将之堵的严严实实。
    “保护大人。”
    箭雨继续,仿佛是故意给他们难堪,并不伤人,只点燃一切可燃物,闹得众人人仰马翻。
    围观百姓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个个望风而逃,躲在屋里小心窥探外面的情形。
    凌霄喊,“抓住刺客,悬赏一千两白银。”
    街道上,瞬间出现许多穿着韩府服饰的下人。
    苏希锦早就从花轿中走了出来,抬头间恰好与对面房顶的蒙面凶手四目相对。
    毫无反应时间,那人凌空一箭射来,恍惚间还冲她拱了拱手。
    “小心,”韩韫玉一把拉过她。
    苏希锦靠在他怀里,正觉得那双眼睛熟悉时,就听花狸说,“大人,上面有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