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董卓到来

      第九十一章 董卓到来
    说来也巧,待公孙瓒和王山赶到冀州时,董卓的大军也来了。
    路上王山得知并州领军大将是自己岳父吕布,便书信一封给吕布,劝说吕布先在雁门附近陈兵,别进攻幽州。
    公孙瓒更是大喜。
    袁术正在为那牺牲的一万人悲伤。
    “董钟颖已经进入清河郡了,我等该如何自处?”
    袁术担忧道,杨弘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权力之争,贼麻烦。
    “主公,除了汝南人马,其余人都可以交给董钟颖统帅!”
    袁胤语出惊人道。
    袁术目光一寒,自己这么辛苦凑齐十万大军,就是给人做嫁衣的?
    为了好看,袁术在这三天里偷偷征召了一万农夫,补充了损失的一万人。
    “只有舍得,才能置身事外。”
    袁胤道。
    果然,自己这位族弟就不会说几句好话……
    袁术闭上了眼睛。
    “主公,袁大人言之有理。”
    阎象赞同道。
    袁术蓦然睁开了眼睛,怎么连你也……
    阎象进一步解释道:“一旦主公交出的兵权,此前一事,不仅无过,还会有功!”
    嗯?
    还有这种操作?
    袁术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
    “主公进攻南皮失利,董钟颖为主将,若是拿此事拿捏主公,恐怕不好解决。
    但是,主公主动上交兵权,董钟颖一定会嘉奖,进攻南皮就变成了试探公孙瓒虚实!”
    阎象道。
    对啊!若不是我试探了公孙瓒的虚实,西凉铁骑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袁术深以为然,连忙去迎接董卓。
    董卓知道了此事,原本还想大发雷霆,却被自己的谋士李儒劝阻了。
    冷静下来的董卓扭了扭脖子,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弯弯?
    一想到这里不是自己的地盘,还要仰仗他的帮忙,董卓语气就不一样了,连连夸奖袁术识大体。
    两边都很满意。
    南皮城。
    公孙瓒和王山各率领三万兵马前来支援,使得南皮的大军达到了十万。
    听闻公孙范等人粉碎了袁术的进攻计划,公孙瓒重重地嘉奖了他。
    与袁术正面交战不可怕,但是他要是下定决心当一个搅屎棍,你还真拿他没办法。
    比如说,专门破坏渤海郡的农作物,以及村庄之类的。
    而且,渤海郡其他县城的防御也很薄弱。
    考虑到本土作战的种种拘束,公孙瓒便与王山商议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举动,吓坏了刚刚加入的杨修,他赶忙劝阻道:“董钟颖的十万西凉铁骑就驻扎在清河,目前已经与袁公路合兵一处,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我等只有八万人马啊!”
    因为渤海郡肯定要留二万人马驻守,真正能够出战的只有八万。
    “德祖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备笑道。
    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一段时间后,刘备比前世格局更高,此次他作为公孙瓒后勤官出战,负责一切大军粮食辎重。
    刘备长袖善舞,很快就和辽东诸将鬼混到了一起,成为了知己。
    “朝廷大军土鸡瓦狗罢了!”
    张飞冷哼一声道。
    更何况是袁术率领的朝廷大军,简直就跟笑话一样!
    杨修无奈地摇了摇头,是幽州太膨胀了吗?
    自己怎么感觉很难融入他们。
    “德祖多虑了,我军以一挡五不是问题。”
    程昱道。
    就连大名鼎鼎的程仲德都这么说,这下子杨修也收起了劝阻的心思,打算全程观看。
    就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这一次行动,王山竟然把陈留王和万年公主都带在了身边。
    其实这是刘协主动要求的,因为他认为,正是因为幽州庇护了他,才招来朝廷大军,所以在关键时刻,只要他站出来,一定能挽救幽州。
    “皇兄,一定要如此吗?”
    万年公主委屈得快哭了。
    “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让整个幽州和冀州生灵涂炭,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刘协攥紧拳头道,如果能活着,谁会想去死呢。
    此战因他而起,怎么能置之度外呢?
    “蓟侯、襄平侯,若事不可为,请您一定要保全舍妹!”
    刘协诚恳地拱手道。
    此刻他哪里有一点王爷的模样,只不过是一个疼爱妹妹的哥哥罢了。
    “放心吧,朝廷连黄巾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殿下多虑了。”
    公孙瓒安慰道。
    “对啊,听说董钟颖还是一个胖子!”
    万年公主补充道。
    刘协哭笑不得,打仗这种事,和胖子一点关系也没有好不好。
    难道长的帅,就一定赢?
    王山在大营默默地处理着公务,万年公主在一旁替他磨墨,小小的年纪却非常地认真。
    “襄平侯,你一直这样坐着,不累吗?”
    万年公主好奇道。
    如果是她的父皇,每处理十分钟公文就休息一个小时,有时候干脆丢给了张让处理。
    刘协肃然起敬,襄平侯真是勤政爱民啊,父皇若是有襄平侯的十分之一勤勉,大汉江山也不至于落魄到如此地步。
    其实王山一点也不累,他批改的公文,都是经过挑选的。
    而且他脑子灵活,处理问题总是一分钟就能抓住紧要之处,所以每天只有两三个时辰的工作量。
    但是他桌面上一大堆公文,确实很吓人。
    “不累,如果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乖就更轻松了。”
    王山笑着说道。
    “坏人真的好多……”万年公主嘀咕道。
    “这次出征,你们留在南皮可好?”
    王山道。
    “让万年留下,我跟着您。”
    刘协坚定地道。
    “为何,战场多变,一不小心死了多不值得。
    先帝待我不薄,陈留王不必忧心。”
    王山道。
    “我要去!”
    刘协干脆耍无赖。
    王山还真不知道对待这位倔强的少年,不是说他很柔弱吗?
    最终,他还是同意了。
    第二天,幽州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清河郡,一点也不遮掩。
    董卓知道后,甚为惊讶,这公孙瓒没有疯吧?
    “主公,我等应先礼后兵!”
    李儒道。
    董卓点点头,派遣李儒前往公孙瓒军中。
    李儒一进军营,就手持圣旨,让公孙瓒交出陈留王和王山。
    李儒是董卓的首席谋士,他的到来让陈留王忐忑不安。
    “敢问,陈留王犯了何罪?”
    公孙瓒也很硬气。
    “藩王无旨不可离开封地。”
    李儒不卑不亢地道。
    “让董钟颖放马过来吧!”
    公孙瓒懒得解释了。
    “蓟侯这是打算抗旨了?”
    李儒咄咄逼人道。
    “这不,圣旨还没有交到我手上。”
    公孙瓒耸耸肩,又道,“来人!准备大锅!”
    滚烫的油锅当着李儒的面煮沸,让人毛骨悚然。
    公孙瓒高坐台上,就这么盯着李儒,一句话也不说。
    看得李儒冷汗直流,双腿不自然地颤抖。
    公孙瓒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你敢宣读圣旨,这口大锅就是给你准备的。
    就看谁的胆子肥了。
    李儒手中的圣旨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不管念或者不念,他都会有大麻烦。
    念了,命就没了。
    不念,贪生怕死的名声就会传出去。
    这对蓟侯有什么影响?
    完全没有,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抗旨,念或者不念,他都会抗旨。
    自己交出王山和陈留王,恐怕这个冀州也要交出来吧。
    到时候天下人怎么看?
    会以为我色厉内荏,怕了何进!
    而我若坚持下去,人们只会赞扬幽州高义,不畏强权保护陈留王。
    自己大义在手,正好趁机扩张地盘。
    所有人都知道,这根本算不上圣旨,只是大将军何进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