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再起兵

      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再起兵
    自己武力虽然赶不上一流武将,但是掌握了这种武器,那一流武将也得掂量掂量自己。
    太史慈和赵云看着公孙度的眼光也不一样了。
    主公竟然将如此利器交于公孙度。
    此人看来以后也会是主公的左膀右臂。
    这种武器威力如此巨大,自己一定要和其结交好关系,好时候帮助自己杀敌。
    “谢大人厚爱!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公孙度连忙向王山拜伏道。
    王山让公孙度起身,又对着马均说道:“我再给你五百工匠,三千士兵,务必一个月内造出一千套连弩来!”
    马均咬了咬牙说道:“还请大人应允城中资源不限量供应!”
    王山看了看戏志才,戏志才微微点了点头。
    王山便对马均说道:“可!务必一个月内造出来!”
    “如此利器,乃天赐主公,还请主公赐名!”
    戏志才对着王山说道。
    哦?
    赐名?
    忘了现在诸葛亮还没出山,这东西还不叫诸葛连弩。
    王山心中一想,便说道:“此物为德衡所造,就以德衡名字命名吧,马均连弩。”
    “大…大…大人万万不可,属下只是按着图纸造出来的,岂可以属下名字命名,那属下岂不成了欺世盗名之辈!”
    马均连连推辞。
    王山见马均推辞,又苦思愁想半天。
    戏志才见王山想不出名字来,便说道:“此物乃天赐主公,不如便以主公名讳命名,王山连弩,主公觉得如何?”
    王山心里暗暗想到。
    诸葛孔明,这可不是我剽窃你的啊,这是属下想出来的名字。
    反正你现在还没造出来。
    这也不算抄袭你的专利啊。
    “好!那便叫王山连弩!”
    王山自己说服了自己,一口答应了下来。
    “诸位加紧练兵,一月后辽东粮食就会送来,到时我们就会出征!”
    王山又对着众将领说道。
    “诺!”
    太史慈等人赶紧领命。
    王山与戏志才回到城主府,铺开高句丽的地图。
    “军师,下一步我军如何用兵?”
    王山对着戏志才问道。
    “如今我军已占领玄菟、新城、盖牟、黎山四城,可令一大将率兵向南出黎山城,并令黎山城主辅助,攻打横山、白岩、磨米三城。”
    戏志才指着地图又说道:“主公亲率一军,北上新城,然后向东攻打贵端、南苏、木底、苍岩四城,则玄菟郡全郡尽属主公。”
    “连打七城?
    这行不行啊?”
    王山有点心虚,这难度不小啊。
    “我军消灭金武三万余人马,想必各城早已胆寒,现如今我军已有两万人马,兵强马壮,各城反抗,如螳臂当车!”
    戏志才胸有成竹的说道。
    “等我军占领玄菟全郡,高句丽大军必来,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将高句丽大军消灭在玄菟郡境内,到时候,高句丽再无可战之兵,则汉四郡尽属主公!”
    戏志才又对着王山说道。
    王山心中大喜,有了军师就是不一样啊,给分析的明明白白的!
    “就按你的战略执行!”
    一时间,盖牟城秣兵历马,准备征战,辽东的粮草、兵器、马匹更是加紧向高句丽输送。
    ……
    高句丽都城,甘勿城。
    金武回到甘勿城,顾不得休息,赶忙去见高丽王伯固。
    “大王,我愧对你的重托啊,那汉军诡计多端,儿郎们都死在了汉军手下!”
    伯固见金武身上缠着绷带,模样又十分凄惨,便赶紧说道:“战况我已得知,胜败乃兵家常事,此事也怨不得你!”
    金武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冲着伯固说道:“大王,我弟金文,我家族亲信金华、金谦皆丧于汉军之手,还请大王再兴大军,为我弟等人报仇雪恨啊!”
    伯固见金武如此,赶忙让左右唤来另外三部首领,来议大事。
    “金武!我五千儿郎回来了几个?”
    消奴部首领一见金武便问道。
    早在金武回来之前,他们就收到了战报。
    各部五千儿郎都葬在了汉军手里。
    金武面色通红,却心有不甘:“我弟金文也死在汉军手里,我等再举大军为这些儿郎报仇雪恨!”
    “五千儿郎就这样没了,我等手里哪还能抽出兵马!”
    消奴部首领说道。
    “是啊,剩下的兵马还得驻守各地,实在是抽不出什么兵马啊!”
    其他两部首领也接着说道。
    金武也知道要是靠他们几个部落,实在是凑不齐几万大军啊。
    只得眼巴巴的看着高丽王伯固。
    “大王,不如遣使议和吧,休养生息,来日再战!”
    消奴部首领劝道。
    “我高句丽建国五十余年,还未受过奇耻大辱,三万儿郎尽丧敌手,如今遣使求和,我还如何在高句丽待下去!”
    伯固一拍桌子说道。
    其他两部首领见此,便说道:“不如大王下令让各城城主抽调兵马,在甘勿集合,再整大军,与汉军拼死一战!”
    伯固见此,便说道:“如此甚好,我今天便下令,你等也尽量抽调人马,待大军集合,我亲自率兵讨之!将汉军消灭在我高句丽。”
    金武见伯固如此下决定,顿时心中感动,顿时又涕流满面,铛铛磕起头来。
    “我愿为大王先锋,身先士卒,为我弟报仇雪恨!”
    消奴部首领见此,只得叹息一声,不再劝到。
    他年轻时游历过大汉,亲眼见过大汉的强盛。
    他还记得大汉史书上有一句话记忆特别深刻。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不禁心里打了个激灵,希望大王的决定没错吧!
    大殿内,众人商议完毕,几个部落头目便各自散去,去各部落重整兵马去了。
    伯固坐在大殿内,吩咐左右将命令快马加鞭传下去,令各城主赶紧抽调兵马,赶来甘勿城。
    突然心中一动,使人拿来纸笔,写了一封书信,令人快马将此书信交于扶余国国王仇台。
    “大王此时为何给仇台写信?
    如果仇台得知我国兵力空虚,必然来犯!”
    左右赶紧问道。
    “仇台也算个明主,如今汉军寇境,我高句丽灭国了,下一个肯定就是他扶余国了,他岂不知唇亡齿寒之意,我今书信给他,特地给他陈述利弊,令他派兵来援,想必他必然答应。”
    伯固说道。
    “大王高见,我等佩服!”
    左右皆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