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巫语和南岛语系

      任务是模糊的。
    奖励也是模糊不清的。
    寿命提高十年。
    主语是谁.....
    个人,还是其他人,或是国家。
    总之,一切都是未知的。
    真的是一场稀里糊涂的任务。
    和吴教授分开之后,他回到自己的住所。
    十平米左右大小的房间。
    刚刚修建起来的建筑,整个营地都是十分的紧张,因此,哪怕他们是专家,居住的地方也比较普通。
    林辰没有在意这些细节问题。
    他打开电脑,把刚刚得到的信息记录到电脑中。
    而后,开始在网络中搜索有关巫语的信息。
    “.....巫语是来源于filum austrik. filum austrik又分为两个主流,那是austroasia族和austronesia族(以前被称为malayo-polinesia) austronesia族可以分为4种.....”
    搜索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使用巫语。
    和方舟上的巫语应该是两种概念。
    等等。
    林辰的眼睛微眯,继续阅读。
    “.....有几种的理论说巫语的学者是来自austronesia族群的.他们是来自yn省。他们是分两批来东南亚的。第一批是melayu proto,他们是在公元 2500 前来的,其搬迁原因不明。由于要解决吃的及喝的,所以他们是选择住在临近水源的河口、河边或海边。第二批是melayu deutro,他们是在大约公元前1500来的。搬迁原因不明......”
    他的目光闪烁。
    公元前2500年前,那就是将近五千年前左右的时候。
    第二批是将近四千年左右的时间。
    时间点都有些微妙。
    他有些犹豫了,或许,这两者之间有一些关联。
    后面还介绍到。
    除此之外,也有理论说巫语是来自亚洲内陆,一些专家学者发现亚洲内录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马来群岛居民的是一样的,这些共同点足以证明他们是拥有一样的祖先。
    林辰的眼睛一亮。
    想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曾经写过一个论文,是有关波利尼西亚人。
    而波利尼西亚人及太平洋岛屿的大部分人,马来群岛居民,甚至西边到达了身度的地方,这些人使用的语言都是南岛语系。
    这种语系的源头就在华夏大地。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关联的地方呢?”
    林辰小声嘀咕道。
    他的脑海不紧蹦出一个惊人的想法。
    自己从刚开始所论述的论文,到现在为止,几乎都在方舟这里用上了,有点闭环的意味了。
    所以说,或许这种巫语真的是马来群岛上的一种语言。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辨认出来。
    可能是语言文字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消亡了。
    毕竟,华夏以南的地方实在有太多的文字了。
    以前,他们居住在热带雨林中,又经过多次危难和殖民,很有可能就消失了。
    林辰认为很有可能。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目前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可能是错误的。
    看来,要继续考察一下了。
    林辰开始搜索相关方面的资料。
    “怪不得不认识。”
    林辰一边看,一边就渐渐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专家们没有看出来。
    当今,马来半岛的居民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居民使用的文字大部分是在殖民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已经丢失了原本的面貌,各种词语和语法都是借鉴拉丁语系及英语建立的。
    民间还有大部分的土著语言,没有被纳入进来。
    林辰想了想,联系黄教授。
    黄教授首先表达了祝贺,以他为骄傲,让他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后,才进入主题。
    “研究南岛语系的专家?”
    黄教授缓缓道:“研究这个方向的人也是少数,比甲骨文的研究还冷门,福闽大学似乎有这方面的专家,我帮你问问。”
    “好的,谢谢老师。”
    林辰挂掉电话,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国内大部分学者除了研究自身的历史外,大部分人都跑去研究西方文明了,甚至,研究的深刻程度,理解程度超过西方人家自己。
    忽略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缺少对其他文明的研究。
    接下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朋友圈。
    在自己加的各种群聊中发送求助信息。
    他前来这里的消息几乎没有多少学者知道。
    林辰也不能透露那些神秘花纹。
    只询问是否有研究南岛语系的人,想要了解一下。
    大部分的群聊中学者知道这件事情后,纷纷调侃。
    “林老师,要对南岛学下手了吗?”
    “静候佳音,希望有新的突破。”
    林辰:“......”
    嗡嗡嗡。
    群聊:环太平洋文明
    张广直教授:@林辰,我认识一个相关方面的学者,有什么事情吗,我可以帮助联系一下。
    林辰眼前一亮。
    他连忙回复道:我发现了几个神秘的符号,似乎属于南岛语系的文字,所以想要问一问。
    下一秒。
    张广直直接私聊林辰。
    一张微信名片。
    “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学者,他的研究方向就是南岛语系,关注的点是那些消失的文字之类的,没有多少名气,我认为他不错,你可以问问他。”
    看到这样的描述,林辰更是一喜。
    就是消失的文字才更好。
    “好,谢谢教授。”
    “不用客气,我受到你的启发,目前在美丽国研究印第安方面的事情,有了一些进展,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聊一聊。”
    “嗯嗯。”
    结束对话后,他迅速加上这位学者。
    张教授提前打了招呼,因此,秒通过。
    从张教授的介绍中,这位学者是中印混血,父亲是上世纪逃荒的劳工,逐渐发家了。
    得益于家庭教育,会使用汉字。
    中文名字叫:豆青阳。
    豆青阳上来就是一大段粤语,夹杂着一股子大碴子味道。
    林辰根本听不懂。
    幸好微信有文字转化功能。
    于是,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之后,林辰把一个神秘的花纹发送给了豆青阳,询问他是否认识。
    一个神秘花纹,应该不算是透露吧......
    ......
    林辰吭哧吭哧的查阅资料,联系学者进行破解。
    另一边,再现神奇的操作。
    一名参加会议的老教授,操作不当,把神秘花纹泄露了。
    古德曼冷着脸,双眸散发着寒意,紧紧盯着自己的学生。
    心中愤怒极了。
    为了破译这个花纹,他找来自己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一同完成这个任务,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认真做事。
    结果,一位学生直接在网上悬赏信息。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