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热搜第三和第六

      林辰看着微博,脑子嗡嗡的。
    热搜第三#印第安人是中国人#
    热搜第七#印第安,最后的莫西干人#
    他先点进热搜第三,瞳孔猛地一缩。
    虽然已经做了心理准备,还是被网络评论吓到了。
    各种攻击的言论,仿佛呈一面倒的趋势。
    “十万元,十万元。”
    林辰安慰自己,自己好歹得到了十万元。
    无非就是坏名声嘛。
    如今这个时代,流量不一定是坏处。
    而且可能也就喷这一晚上而已,明天没准就换个娱乐新闻了。
    他有了十万元,可以干许多事情。
    首先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用发愁了。
    干什么好呢?
    林辰一时间有些想法跑偏,有了这么多钱,他都不知道干什么。
    出去旅游?
    换一身行头?
    出去租房?
    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淡定淡定。
    还是先拿着较好,万一金手指失效了,那可不能糟蹋,而且,一旦金手指还能奏效,那就得继续需要传扬度。
    这次也凑巧了。
    机缘巧合进了微博热搜。
    下次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留着下一次进行宣扬推广吧。
    林辰摇了摇头,继续看起了微博。
    此时他的心态稳稳的,很淡然地看着各种评论。
    也难为各种网友了,短短时间内回各种专业的回复就出现了。
    一位网友发表了一篇长长的文章。
    这位网友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图表。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没有任何联系,这一切都是很久之前就是被证明的结论,从人类分子学上说,中国人大部分在y染色体谱系数里是“o单倍群”的,o3最多,印第安人确实q单倍群,所以只能说这篇论文作者只是凭借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扯来的文献进行自我催眠和推理,才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
    林辰十分赞同,自己就是瞎扯的文献,这个网友的知识量比他还充实。
    于是,林辰在他的评论区回复。
    “我也赞同你的想法,这个论文作者就是瞎编,一点也没有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这篇论文肯定是花800元买的。”
    可能是评论区没有几个人回复,所以博主很快就回复了评论:
    “多谢支持,这只是简单的生物学知识。”
    林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继续往下滑。
    突然他的眼前一亮,有条支持的评论。
    “说说我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在美留学生,在某所大学读研期间,碰上了一名留美的姑娘,刚认识的时候她让我猜她是哪国人,因为这个姑娘长相完全符合中国人,因此我就说猜中国人,她说不是,接着猜韩国人,rb人,她都说不对,我有些懵,于是又猜是蒙古,马来西亚,越南,都错了。”
    “当时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说,她是印第安人,我当时都惊了,印第安人竟然和咱们一模一样,简直不可思议,所以说,我比较相信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华夏人。”
    林辰感慨,还是网络好啊。
    人多,什么样的观点都有。
    自己才能完成传扬度,否则都是教授专家,高学历人才,自己怎能完成任务。
    不过评论区里的高学历人才不少啊,一堆人在其评论区下面发言。
    “这都多少年前的段子里,美国留学嘛,谁没去过一样,我还有几个印第安人好朋友,长得和我们一点都不像。”
    “我作证,大大说的是真的,因为我也有类似体验。”
    “前面几位别搞笑了,能不能加上狗头啊,都不知道你们是真那个意思,还是在内涵。”
    看完热搜第三中的评论后,林辰觉得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而后点开第六个相关的热搜。
    最后的莫西干人?
    林辰露出了好奇,是一段视频。
    一位身着各种装饰的男子,双腿跪着,整个人肤色偏黄,有一种野人的感觉,周围摆放着各样的器具。
    他拿起一个器具,伴随着身体晃动,一阵悠扬凄凉的声音瞬间发出来,有股头皮发麻的感觉。
    视频很短,一分钟左右。
    林辰听完之后有股心灵被净化的感觉,那是滋味说不出来,还带有无限的惋惜和凄凉。
    打开评论区。
    “请记住他的名字:亚历桑德罗、亚历桑德罗、亚历桑德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昨天上海的音乐会,由著名的印第安音乐家亚历桑德罗演奏的《最后的莫西干人》专场音乐会。”
    “这是一场以南美排箫、盖纳笛、安塔拉等具有印第安特色的笛箫演奏为主,伴以天然材质的摇荡器和原生态呐喊的充满印第安风情的灵魂音乐会。音乐听起来神秘而悠扬,大气而苍凉,充满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人生的灵性在这一刻与天地星空融为一体,而又能分庭抗礼。那种骑马跨越高原、草地,在星空下奔跑而过的寥廓与自由。那种祖先之灵与山川大河融为一体的信仰........”
    “这一刻你的灵魂得以空灵,得以体悟到真正的自然、宇宙和人生。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那么伟大,第一次发现除了中华民族外还有另一个民族可以让我这么感动。然而现在这个民族却正在消逝,从血脉到文化,都在行将末路。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16世纪后来到美洲欧洲殖民者对他们大量奴役甚至屠杀。他们的人口不断减少,宗教被同化,文化被毁灭。而这个民族,他们也曾经拥有过让世人震撼的文明,他们一本未完成的历法就能让整个世界陷入末日的恐慌。音乐越伟大,这种灿烂文明难以维继的悲凉就越发浓烈。这种文明毁于一旦的无能为力,不知为何,突然让我有些感同身受。这或许是因为那个传言,中华人和印第安人可能同源。”
    “就好像那个叫做林辰的学生所写的论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确实有很多地方相似,比如都具备黄种人特点,黑头发,黄皮肤。文化也极为相似,那些古代美洲留下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极为相似,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甲骨文一模一样。我们都有灵台文化,都有玉石陪葬风俗,都有关于天狗吃月亮的传说,都有着相似的洪水故事以及共同的龙文化和羽蛇文化。等等,太多一样的地方了。”
    “虽然基因科学证明,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没有基因上的关联,但我宁愿相信,印第安人和我们都是远古的炎黄文明的一个分支。所有的这些相似,让我对他们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他们文化的消逝,民族的沦丧,因为这种认同感,我感到的不只是同情,甚至还有些悲凉。他们文化的伟大,思想的辽阔,也因为这种认同感,让我感到的不只是欣赏,甚至还有些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