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裴炎能有什么坏心眼!

      平阳见武凰没有生气,于是轻笑着说道:“阿姊,此番我去宋千流府上,倒是另有收获。”
    此话瞬间勾起了武凰的兴趣。
    “他宋千流一介言官,你能从他那里有什么收获?”
    言毕,武凰忽然眉毛一挑。
    “莫非宋千流又有什么高超的技艺?”
    说话间,武凰整个人都认真起来。
    曲辕犁和细盐技艺这两个技艺,一个助百姓田产丰饶,一个可能充盈国库。
    若是他再来个什么技艺,那大周光复大唐的功业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平阳看到武凰郑重起来,也明白自己阿姊的事业心。
    于是她轻笑一声摆摆手。
    “阿姊,非是有什么高超技艺,而是得到了劝世良言。”
    得知不是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充盈国库的技艺,女帝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什么劝世良言?”
    “他宋千流还真以为自己是魏郑公转世啊?”
    女帝吐槽了宋千流一句,随后摸着平阳的头。
    “你倒是说说他说了什么话?”
    平阳笑着点点头,然后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
    女帝被平阳的郑重给逗笑了。
    于是挥手笑着说道:“别搞这些了,快点说吧。”
    平阳闻言这才开口说道:“宋千流在府上写了一句七律。”
    女帝轻笑一声。
    “我以为是什么呢?不过是一句七律而已。”
    “说说那七律说了什么!”
    平阳看着眼前心情尚佳的女帝,小心翼翼地说道:“周公恐惧流言日...”
    女帝听到上半句便当即冷笑一声。
    她认为宋千流将他自己比作了周公。
    而将朝堂上对他的议论和攻击当成是流言。
    “就他宋千流也配自称周公?”
    “他能到魏郑公的地步就不错了!”
    然而在平阳说出后半句后,女帝顿时绷不住了。
    “王莽谦恭未篡时。”
    女帝当即倒吸一口冷气,眼睛看向平阳。
    她现在基本已经断定这诗定是宋千流托平阳转达给自己的。
    毕竟这句诗的意思过于直白,只要是认字的人都能明白。
    平阳不可能不知道这诗的意思。
    但是这种情况下,平阳还是坚持告诉自己,这绝非是平阳不懂事。
    而是平阳在为自己担忧。
    想到此处,女帝不由又想起宋千流之前说的“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瞬间女帝脑海中闪过一道精光。
    她将王莽和“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结合起来理解。
    那就是王莽能够篡汉,就是因为王莽控制了天下士族,控制了原本属于大汉的军队。
    而王莽此人前半生可谓是赤胆忠心报效汉庭。
    就连汉帝都对他相当放心。
    女帝猛地回过味。
    心中暗道:宋千流莫非是在暗示我要小心如今自己手下老实听话的臣子?
    可是许敬宗是一条被自己训熟的鹰犬,而且也因为谄媚自己而名声臭了,做不成王莽。
    至于宋璟此人,虽然德行极佳,但是他出身寒门士族,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撑,有王莽的能力,没有王莽的资本。
    裴炎!
    女帝摇了摇头轻笑起来。
    裴炎出身的河道裴氏乃是天下望族,只是裴炎如今不以德行出名,而是以博学闻名,虽然是高宗皇帝的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但此人是个老学究。
    一个老学究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那宋千流是在暗示谁?
    难道李氏诸王又有什么想法了?
    可是在自己压制下李氏诸王如今被圈养起来,一个王手头可用的卫士不满千人。
    而这些卫士只配发了两百套铁甲,五百把横刀。
    他们能不能打过地方的州府都是问题,他们还能造反?
    就在女帝疑惑之际,一名宦官飞速奔来。
    “陛下!”
    宦官在寝宫外的声音把武凰拉回到现实之中。
    武凰看着寝宫外的心腹宦官,轻笑着平阳说道:“嗯,宋千流有心了,朕会注意的!”
    “平阳你若是没有他事就先回府吧,朕稍候派人把岭南道上贡的南海珍珠送给你一斛。”
    平阳闻言点点头,随后看了一眼汇报消息的宦官便退了下去。
    宦官则是快步上前,拱手对着女帝说道:“陛下,狄大人已经到了三辅地界,明日便可抵达长安。”
    “吐蕃国主松干赞的国书也会随他一同送到陛下手中。”
    女帝听到“吐蕃”二字顿时眉头皱起。
    “吐蕃赔偿的我大周的五千牛羊可都送到了西境?”
    宦官连忙点头说道:“都送到了!”
    女帝这才脸色缓和,冷哼一声说道:“不识王化的蛮夷之徒。”
    “这样吧!”
    女帝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
    “派人去告诉王孝杰,他这个甘州都督、左鹰扬卫将军给朕看好吐蕃番贼。”
    “安西四镇丢了,安西军两万儿郎被吐蕃杀戮殆尽,此仇朕必报之。”
    “他和西州都督唐休璟给朕守住安西方向,绝不可让吐蕃在入寇西境。”
    “更不能让吐蕃和后突厥联合!”
    言毕,女帝咬着牙转身将屏风推翻,露出了屏风后的大唐坤舆图(高宗时期制)。
    随后女帝伸手指着已经失陷的安西都护府。
    “吐蕃欺我大周孱弱,陷我安西都护府。”
    接着女帝的手指从西域移到漠北地区。
    “后突厥叛大唐,居于漠北威逼我安北都护府。”
    言毕,女帝又将手指移动到了东北和辽东。
    “契丹贼子,趁我大周无力东顾,依附后突厥为虎作伥!”
    “新罗贼子更是可恶,竟然敢攻杀我安东都护府。”
    女帝此刻眼中已经喷出了火焰。
    方才听了宋千流的诗,她一时间没有找出要警惕的人。
    反倒是说起四夷,发现皆是狼子野心的狗东西。
    都曾经是归顺大唐,在大唐面前摇尾讨好。
    但是在大唐内乱后直接翻脸不认人。
    甚至反咬大唐一口。
    于是她心中的无名之火暴起。
    看到女帝暴怒,寝宫中的人一个个噤若寒蝉。
    最后女帝猛地转身说道:“再去把宋阁老、许阁老请到宫中,朕有事要和他们商议。”
    “摆驾武德殿!”
    众人这才敢大口喘气。
    宦官当即拱手领命飞快地退下前去传令。
    其他的宫女和女官则是为女帝整理好龙袍,侍候着女帝向武德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