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外之喜:晋升侯爷(求首订)

      既然双方达成了一致,那这案子也就算当堂了结了。
    事后,由段瑞作主还了金莲自由。
    如此一来,武大与金莲自然感激涕零,双双磕谢。
    当然,夫妻二人也没忘记周羽,与武兴一起专程登门拜谢。
    这晚。
    周羽刚刚回到房间,还未来得及关上房门,婴宁却飞快地跑了进来。
    “嘻嘻……”
    一进来,这丫头嘻嘻直笑,手背到身后却不说话,脸上难得地有几分羞涩的红晕。
    “婴宁,你藏了什么东西?”
    “没……”
    “嗯?学会撒谎了?”
    婴宁吐了下舌头,捏捏扭扭伸出手来,递过一个绣花香包:“送给先生……”
    “你自己做的?”
    “嗯嗯。”
    周羽笑着接到手中看了看:“嗬,做工还不错,上面的花也是你绣的?”
    “嗯嗯……”
    “你为什么突然想起来送香包给先生?你可知道女孩子送人香包的深意?”
    闻言,婴宁的表情变得更加羞涩,吱吱唔唔道:“听……听阿珠她们讲,说……说送香包是一种祈福。
    希望……希望先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
    “真是个傻丫头。”
    周羽微笑着叹了一声,轻轻地将婴宁搂到怀中。
    女孩子送香包,只会送给她喜欢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的情郎。
    香包里一般会填充熏草、艾叶等等香料,据说佩戴在身上可以醒神、解毒、辟邪,也算是一种祈福。
    想来,婴宁也是受到了府中丫鬟的影响,这才想起来给先生做一个。
    看她一脸羞涩的样子,估计也知道送香包的意义所在,也意味这丫头已然情窦初开了。
    “先生……你……喜欢婴宁送的香包么?”
    婴宁依偎在周羽怀中,抬起头一脸期盼地问。
    “当然喜欢。”
    “嘻嘻,太好了,那先生可得天天戴在身上,我先走了……”
    婴宁一脸雀跃地跑了出去,并将房门掩上。
    周羽拿起香包闻了闻,有一丝浸人心脾的幽香,想来这丫头也花了不少心思。
    次日上午。
    周羽先去学馆转了一圈,安排了一下学习课程,随之找到婴宁。
    “婴宁,走,先生带你上街逛逛。”
    “太好了!”
    婴宁蹦蹦跳跳跑了过来。
    不管怎么说,这丫头都借着送香包的机会表露了她的心迹,周羽总得有所表示。
    因此,大大方方给她定制了几套衣裙,还买了好几件首饰,喜得婴宁合不拢嘴。
    说来说去,这丫头其实还没长大,估计跟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心智差不多。
    买完东西,周羽又带着婴宁从街头吃到街尾……
    “咦?先生,那边围了好多人,咱们去看看。”
    婴宁一向喜欢围热闹,周羽也只能由着她一起走了过去。
    走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个卖马的。
    “各位,你们还真别嫌贵,我这匹雪驹正当壮年,膘肥体壮,毛发油亮。
    不敢说什么千里马,但也绝非普通马儿能相提并论的……”
    周羽上前仔细看了看,别说,这匹马还真是不错。
    于是便问:“这匹马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卖马人满脸堆笑,拱手道:“看样子这位公子是个识马之人,我也不瞒天要价,公子要是看的上便五十两银子牵走。”
    “五十两么……”周羽沉吟了片刻,道:“这样,我也不乱还价,一口价四十两。”
    “这……”卖马人犹豫了一会,终于一咬牙:“也罢,不过我要现银,不要银票。”
    “那你便牵着马随我一起回府去取。”
    其实,府里有一匹马,不过那是一匹很普通的马,用来拉车的。
    但这匹马周羽相中了,准备养在学馆后面,方便用于学生训练骑射。
    说起来,私人开设的私塾、学馆之类少有开设体格训练的课程,几乎都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
    公学,也就是朝廷开办的学堂,比如国子监,便有专业的校场供学生训练体能、骑射等技艺。
    周羽办学的目的可不单是为了让学生应试,而是多才多艺。
    雪驹牵回学馆,一众学生十分惊喜,纷纷围上来观看。
    “秀姑,你去找人以最快的速度在院后的空地上搭建一个马棚。”
    “好的老爷,奴家现在便去……”
    小白菜应了一声,匆匆出去找人。
    “宁采臣,这马先交给你,一会为师派个下人过来接管。”
    “是,先生。”
    第二天,周羽亲自带着一众学生训练骑术,等大家都熟悉了再训练骑射之术。
    不觉间,半个月过去。
    这日上午时分,一众学生皆无心上课,纷纷聚在一起大声议论着,一个个慷慨激昂而又气愤的模样。
    原来,有个消息传来,说是贺兰山一带边关失守,将士死伤无数。
    朝廷一方却不思反击,反倒派遣使臣去匈奴求和。
    如此一来,令得天下不少学子愤怒不已,纷纷指责朝廷的无能与软弱。
    这不是朝廷第一次退让了。
    几年前,匈奴、鲜卑、突厥三族联手入侵,打得大乾军队节节败退。
    最终,朝廷主动求和,割让了不少土地,赔了不少金银,还从皇室中挑选了一个公主和亲。
    这一战发生在太昌年间,故而也被人称为:太昌耻。
    因此,这一次朝廷又派使臣去求和,不知道又要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金银。
    “你们一个个不读书,聚在一起吵吵什么?”
    正当一众学生激愤不已之际,周羽走过去大喝了一声。
    “先生,国难当头,我等实在是气愤难平。”
    “对,我们恨不能弃笔从戎,穿上铠甲去边关杀敌!”
    周羽喝道:“荒唐!打仗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行,还得有真本事。
    先生理解你们的心情,也正因如此,你们更应该将愤怒转化为一种学习的能量。
    如果你们一个个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又何惧异族入侵?
    来人,取文房四宝来!”
    “是,先生!”
    当下里便有学生应了一声,匆匆跑去取来了文房四宝。
    周羽摊开纸,提笔蘸黑,当着一众学生的面写下了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太昌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周羽本是一时兴起写下了那首满江红,同时也想激励一众学生的斗志。
    却没想到,这首词却如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短短数日便传遍了江南,传到了京城……
    之后又辐射大江南北,甚至还传到了边关,激励了无数边关将士。
    本来,很多人就对当朝一再退让的懦弱相当不满。
    堂堂大乾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凭什么要被一群野蛮的胡人欺凌?
    明明是那些胡人野蛮入侵,大乾朝凭什么还要屈辱地割让土地,赔偿金银,甚至还要让公主远嫁苦寒之地?
    这是华夏之耻辱!
    中原之耻辱!
    正当一众人分外憋气之时,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流传,顿让人找到了渲泄点。
    特别是其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两句,更是令无数人振奋不已,一遍又一遍高声诵吟。
    京城中,不少名姬连生意都不做了,相约着一起当街弹奏,反反复复吟唱着那一曲满江红。
    就连皇宫里的一些嫔妃,竟然也学会了这首词牌,纷纷弹唱。
    没过多久,又有一首周羽所作的诗《过零丁洋》开始迅速传播: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更是令得不少书生热血澎湃,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停止和谈,展开反击。
    只要朝廷同意开战,他们愿弃笔从戎,为大乾的荣耀而战!
    一时间,民意如潮,请战声一浪高过一浪。
    包括边关的将士也受到了激励,一反颓势,士气高昂。
    军营中,成天都回荡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回荡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
    最终,朝廷迫于天下民意,终于召回和谈使臣,正式宣战。
    将士们高吟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句子无畏冲锋,杀得那帮胡人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这场大战仅仅持续了三日,不仅收回了不久前丢失的疆土,连带着几年前屈辱割让的也一并收回。
    这次,形势来了一个大反转,换作那伙胡人纷纷派使臣请求休战与谈判。
    朝廷方面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一回,自然不会轻易停战,直打得那伙胡人主动称臣方才罢战。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放鞭炮、放烟花,比过年都热闹。
    不过,最热闹的怕是得数周府……不,现在应该称侯府才对。
    因为这一次周羽的无心之举,令得《满江红·怒发冲冠》与《过零丁洋》这两首诗词传遍天下。
    关键是这两首诗词竟神奇地扭转了大乾朝的劣势,极大限度地激励了民心与军心,也迫使朝廷下决心一战。
    结果,大获全胜,令得四邻异族纷纷俯首称臣。
    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天大的惊喜,而对于当今天子来说更是一大功绩。
    所以,龙颜大悦下了一道圣旨,破例册封周羽为:晋安侯!
    并赐:黄金千两、绸缎二十匹、玉杯一套、奴仆二十、良田千亩、侯爷府一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