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页

      ……
    所以说,就没有秘密嘛。在这一亩三分地谁,谁家的事能瞒得住的?
    小椿拿着钱给送去,当然是要借条的,“……我得回去给我姐交差的。再说了,我姐也不是在咱家的时候了,有我姐夫哩。”
    哪能借钱没借条呢?
    门口还坐着那么些晒太阳的人,叔侄俩在屋里说话外面听的见的。
    林四叔就是再不要脸,他也没法浑赖过去。只得写了欠条,可脸色却不好看。
    等人走了,太阳下去了,门口的人也散了,林四婶都哭了,“就是借了她三千,你看弄的满城风雨的。我跟你说啊,林老四!以后就是借别人带腿子的钱,都不再接她的了!她能耐她的,咱不借光了!给那么三瓜两枣的,多大的恩典呀?!”
    四婶这人的嘴就是这样,她在家里这里说,在外面也这么说。然后张巧凤就知道了,心说:不借刚好!谁稀罕借你一样。就这三千,再可没有了。
    她还给林雨桐打电话,“就这么些了,再要给你借,你就说钱给了我和你爸了,叫他找我们来取。回头我就说钱我挪用了……管得着吗?”属于不借不好看,借个一两次,就有借口推脱的关系。
    这事闹的,林二伯家到了给二儿子结婚的时候了,本来还打算借点呢,如今也没法子开口了。
    这两年确实不景气,家里的地农作物更新换代的,有两三年的空窗期,没啥收入。老大两口子去男方的厂里打工去了,孩子在家扔着呢。老二去学了个厨子,也不好好学。在学校动不动就拿着钱跑了,花完了就又回来了。混毕业了,弄到亲戚家的面馆里干着吧,又把人家的当天收入弄到包里跑了,年前才回来。心说算了,就在家干农活吧,好歹不惹祸。
    年岁也不小了,在家说个对象,结婚吧。
    可两个儿子哪那么容易?只一个院子,城里也没房子,房子是老大的,老二住哪呀?最少在农村有个院子,对吧?没钱呀!借钱吧,还没张嘴呢,这给堵回来了。
    然后人家给说了邻村一姑娘,人家家里的经济不错,但就一点,得招赘。
    那就招赘吧。
    都年三十了,猛不丁的又打电话,说是初六回来吧,订婚。树子订婚!
    林雨桐嘴上应承着,到了日子却没去,礼到了,人就不到了。前一天晚上给打了电话,“走准备好走了,结果剧组那边要改剧本,几百人等着呢,耽搁一天几百万呢,我没法给人家耽搁了,实在是走不开。”
    但礼金就下的厚了一些。
    程丹和金思源在娘家呆了半个月,回来送了一箱子手工挂面,是老家拿来的。她弟弟也订婚,她倒是不忌讳,“那姑娘家要求在市里买房,家里哪里拿的出那么些钱来?我就拿了十万。”
    她没瞒着公婆,直接说了。
    苏环心里咋想的不知道,但话却说了,“你现在挣钱了,能帮上就帮吧。再说了,你到底离你爸你妈远,照顾老人的活还得你弟弟弟媳妇干。钱上你多出些,也是应该的。”
    程丹马上就笑道:“是呢!我也是这么想的。”
    等剩下她跟林雨桐了,苏环就说了担心,“程丹自己挣的钱,给娘家谁花,我都不觉得咋。爹妈养儿养女是一样的!我就怕呀,到头来,养爹妈的活还是程丹的。不是说程丹不应该,就是觉得心疼。你说,这买房子直接买市里去了,离他家也老远,指望的上不?这跟程丹嫁到咱们这里,有啥不一样的?”
    林雨桐就道:“程丹只要挣钱,您也别担心这个。要是每月给爹妈两三千的生活费,你瞅着吧,有人愿意伺候呢。”加上退休金下来,大几千快钱呢。伺候好老人比拿工资还高的时候,儿媳妇出不了大折子。
    这倒也是!
    一过了年,就有件大事。小区门口贴着适龄儿童入学通知书。家里有符合年龄的孩子,该去提前登记了。
    什么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有些还需要水电费的发票,物业缴费的发票,还得带上一寸的照片几张,两寸的照片几张。
    照片都准备好了,结果颜颜妈妈又说,“两寸的都是红底,一寸的得是蓝底。你们家的对不?”
    哟!还真没注意。
    林雨桐又得拿出来看,不对!白衣红底的,肯定不行呀!
    还得去照吗?
    四爷说不用,他在电脑上给换个背景吧。这一换,大晚上的,把小区里好些人都招来了,毕竟嘛,怕来不及呀!自家这边用打印机,很快。
    没复印的都借用复印机给复印了,都是新手爸妈,送孩子上学还挺激动的。白天,早早的送孩子去幼儿园,然后得腾出一个人去排队吧。
    四爷还忙着呢,林雨桐说我去吧。我换身衣服,赶九点就去。
    结果四爷七点五十到小区门口的时候,人家那队伍都从学校门口排到小区那边了。保安说,半夜三点都有人排队了。
    四爷赶紧就给桐桐打电话,“你别出来了,正常排队你得排一天。我试着问问谁认识一小的老师。”
    “不用,你忙你的。大嫂的同学就在一小任教,我给大嫂打个电话。”
    也行!
    结果柳芽打了电话,人家说不行,检查组在呢,校长的亲戚都在外面排队呢。柳芽就说,“要不今天算了,等我下班,我带你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