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欣喜的刘勋

      庐江,晥城。
    袁耀还在汝南犹豫不决时,孙策已经开始对庐江下套,派遣张昭拿着三千金,与一封信,前往庐江结盟。
    郡府内。
    “禀报主公,外面来人叫张昭,声称是孙策的使者,前来与主公有要事相商!”小校跑来报道。
    “孙策?”刘勋愕然沉吟道。
    孙策可是一只猛虎啊,借了三千兵马渡江,是硬生生的将这东吴等地打了下来。
    刘勋不得不承认,孙策是位雄才伟略的人物,可自己和孙策也没什么交情,派使者来我庐江干什么?
    “孙策派遣使者前来,难道有求与我?我什么时候这么有名了?”
    刘勋端坐在大堂之内,面色红润,摸着那搓短须,暗自揣度道。
    刘勋转念一想,外面还等着个张昭呢,孙策派他前来究竟想干什么,却是一点都想不出来。
    “唉!”
    刘勋想的头疼,轻叹一声,低语道:“罢了,不知道那就一问便知,你去叫他进来吧!”
    随即小校匆忙出门,将张昭带入了大堂之中。
    刘勋则是先出了大堂,回到自己后宅中,看着那凉亭弹琴的美人,那说不出的悲伤琴声让他很是苦恼。
    “哎!”刘勋叹息一声,不急不慢的再次走回大堂,这一来二去,就让张昭等了他半个时辰。
    //
    大堂内。
    刘勋进来时,就看见年近三旬的张昭在座下安逸的喝茶,他便冷淡的直接往主位上走去,连问候都免了。
    刘勋的这个举动,在张昭眼中,就是个傻叉般。
    刘勋坐在主位之上后,拿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不冷不淡的问道:“你是张昭?”
    张昭安逸自在的喝茶,听到问声后,他就起身恭声说道:“回禀郡守大人,正是!”
    张昭被放了半个时辰的鸽子,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刘勋进来还起身恭迎,很有修养的一个人。
    刘勋不冷不淡的问话,张昭也没有半分恼怒的样子。
    刘勋眯着眼目看着张昭,便淡淡问道:“哦!孙策派遣张先生前来,所谓何事啊?”
    要不是张昭此人乃世族出身,加上他又是孙策麾下首席谋臣,其含量足够显露孙策的诚意,刘勋才心平气和的和他谈。
    要是换做其他一些不知名的人前来,恐怕智商二百五的刘勋,估计就不会谈了,反倒会掀了桌子就走。
    甚至刘勋还会大骂孙策,派这么一个货色来与我谈判,不是羞辱是什么!
    “乃是与郡守结盟!”
    张昭恭敬的说道,还不忘召唤仆役把一箱子金子抬进来。
    “结盟?”
    刘勋冷笑的回了一句,他连看那些金子的数目都不看,继续冷声说道:
    “谁不知孙策狼子野心,恐怕我与他结盟后,他会把我庐江吞的连毛都不剩了吧!”
    张昭闻言后,面不改色的说道:
    “郡守忧虑了!吾主与郡守结盟,是希望郡守攻取豫章,吾主欲攻打江夏,取黄祖人头,为破掳将军报仇尔!”
    张昭面色坦然,毫无一丝说慌般。
    “打江夏?”刘勋面色平静,内心却暗自思索起来。
    豫章那么大一块底盘,其实刘勋早就有意了,但却苦苦寻不到机会动手,江东此番前来结盟,未必不是好事!
    毕竟夹在四方诸侯中间,很是不好做人啊,所以刘勋早有向外扩展的意向了。
    奈何他知道一出兵,后方空虚,敌人必定会前来偷袭的,那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嘛,他才一直不敢动手。
    张昭看着刘勋沉思,便继续开口说道:
    “吾主此般出兵江夏,势必经过庐江,为了不让郡守误会,才派我来与郡守商议!”
    张昭神色坦然,完全没有一点说瞎话的味道,怎么看怎么正直。
    说罢,张昭还打开了,一个里面装有足足有三千金的箱子,展现给刘勋看。
    “三千金聊表心意,若是太守还是不放心,请明言!”
    张昭不卑不亢,就差拿刀架他脖子上,卿表没有阴谋在其中了。
    汉时,一金相当于二十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钱。
    刘勋还在沉思之中,他并没有回复张昭同不同意结盟,完全神游外物般。
    “郡守仔细考虑,这是吾主书信,请仔细观览,天色已晚,昭就不打扰了。”
    张昭知道,要给刘勋与属下等人商议的时间,所以要告辞了。
    回过神来的刘勋,他忙唤道:“张昭先生且慢,我叫人领你到厢房居住!”
    “那就多谢郡守了!”张昭抱拳躬身笑道。
    等张昭走后,刘勋观看起孙策的那封手书,语气谦卑,直令刘勋心头畅快啊!
    ……
    一刻钟后。
    刘勋旋即召集文臣武将,前来大堂商议,他把这封信传递下去,让他们分析孙策的意思。
    刘勋环顾一圈后,欣喜问道:“你们看,这孙策意欲何为?”
    毕竟结这个盟,怎么看都是好处多多啊,刘勋怎能不欣喜呢。
    下面的众人也并非都是庸才之辈,有一个名人,乃是暂居刘勋处的刘晔。
    还有一位武将站在众人之末,相当的低调啊,他就是‘阿会喃’了。
    阿会南如今出现在此,就不是历史中一笔带过那么简单了,他之后的舞台有多大,且看后文。
    信中,孙策言辞极其谦卑,表现出一种求人的感觉,还许诺派兵助刘勋。
    刘勋是极其欢喜了,要不是害怕被孙策陷害,才不会与众人商议呢。
    众人觉得孙策出兵江夏,还分兵帮助主公,是难见的好事儿啊。
    于是,他们纷纷向着刘勋连连报喜道:“恭喜主公,此盟可结!”
    他们都心想这事,实在是不亏啊!
    刘勋心情格外舒畅啊,他完全相信孙策所说之言了,仿佛已经看到了豫章纳入了庐江的版图中了,与孙策结盟,利大于弊啊!
    刘勋笑吟吟准备散会时,突然看到刘晔紧锁着眉头,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子扬,你紧锁着眉头是为何?”
    刘勋凝声问道,他心中很是不悦啊,这货,看到主公乐不该跟着一起乐嘛?
    刘晔看到刘勋问道自己,他皱眉说道:“启禀郡守大人,孙策恐怕有诈啊!”
    “有诈?”
    刘勋也着实吃了一惊,他赶忙问道:“子扬,到底怎么回事?”
    “难道真有诈?”
    议事堂中,所有人眼目齐刷刷的看着刘晔,心中寻思着。
    刘晔沉默了下,他才分析说道:“孙策真的就只想报仇?而没有阴谋在其中?”
    孰料刘烨还没说完,刘勋就抢先说道:
    “孙策能有什么阴谋?他是怕出兵江夏,我偷袭他吴郡才来结盟的!”
    刘勋不悦了,实在是这刘烨太计人优天了!
    如此明显的计策,刘烨却看成是阴谋,这不是计人优天是什么?
    刘晔不惧刘勋大怒,继续分析道:
    “孙策此人性格霸道刚烈,为何这信中笔触这么谦卑呢?他必有所图啊!”
    “他在求我出兵,若是说话冲一点,惹恼了我怎么办?”
    刘勋冷笑回了一句,继续说道:“求人语气谦卑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呃...”刘晔语滞,突然不知道怎么跟这傻叉说了。
    如此性格的孙策那么谦卑,必定有所图谋在其中,奈何傻叉的刘勋却信以为真。
    但刘烨不惧刘勋的大怒,还是说道:
    “郡守啊,若是我等出兵豫章,孙策却率军突然折返,袭击空虚的皖城,怎么办?”
    刘烨分析其中的利弊,让刘勋这傻叉清醒一点。
    刘勋也不是很笨的人,他思量了下,才说道:
    “子扬啊,黄祖与孙策乃世仇,根本不会折返尔,要是不放心,我们就看着孙策出兵江夏后,再率军前往豫章,如何?”
    谁不知道孙策与黄祖恩怨,杀父之仇啊!
    孙策率军一到江夏,不火拼却折返来打庐江,打死刘勋都不会信的。
    刘烨其实担心孙策的虚盟之计外,还担心接壤庐江的淮南啊。
    袁耀这几天的所作所为,让他看到了一丝危机感。
    他绝对相信,庐江被孙策惦记,袁耀不可能会疏忽!
    只要傻叉的刘勋一走,孙袁争夺庐江战,顷刻间便会爆发。
    刘烨还想继续言语时,刘勋却坚定道:“就那么定了,等孙策大军到了江夏,我等再出兵!”
    刘勋完全沉浸在喜悦中,完全不知道危险正在接近,他这种性格也注定是打酱油的货色。
    “哈哈!”
    刘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好久都没这么开心了。
    他心中还在想,明日从张昭那儿敲诈点粮草来才行,反正江东也不穷啊。
    刘晔却闭口不言了,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其实一直想保住庐江,不过是想降曹时,作为进身之阶罢了。
    毕竟刘烨是汉室后裔,投了曹操,必定会得不到重用的。
    所以刘烨才想用庐江做投诚状,表明其心。
    奈何如今的庐江之主刘勋,准备傻了吧唧的准备拱手把庐江让出去,这让刘烨无奈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弑主,夺取庐江控制权,这办法虽好,却不是身为人臣该做的。
    要是刘烨真敢如此做,有庐江为礼物投曹,曹操也不会多看他一眼,只会厌恶罢了,更不会有重用一说。
    众人在那边拍马屁声不绝于耳,都没有主意到刘烨那张苦瓜脸。
    刘勋笑够了,就遣散了众人,他已然决定结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