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炮灰通房要逆袭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70

    后剩下的钱再做点小生意或者买几亩地佃给人种,到时候生计肯定可以维持。

    这么一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可盼,小花当差更是认真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很多。

    景王觉得那个小宫人似乎变了,虽然平日里当差还是老老实实站着,但是整个人的气质却完全不一样了。

    到底是什么不一样,景王不是很明白,不过他倒是觉得小宫人偶尔笑起来挺晃人眼的。

    当然也仅仅就是分出了那么一丝注意,剩下的也没有其他。

    因为景王平日里也是挺忙的,这个小宫人对他来说,也仅仅就是身边多了一个不觉得碍眼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font fabsp;size=3 color=#000000>一个不碍眼的人,再加上她那不错的手艺,景王于是下了不再把人踢出去的心思。

    福顺见小花安安稳稳在殿里呆了两个多月,更是老脸都快乐开了花。人能安稳的留下来就是好的,到时候瞅着机会了,他在后面推动两下也就行了。

    对于福顺的想法,小花并不知道。

    她只管安心当她的差,做她的事,日子过得很顺遂。景王会三五不时叫她松乏,她也就认认真真做着。

    与景王相处这么久,她发现这个主子是个挺好侍候的人,没有什么意见,话也少的可怜,存在感极弱.心思也让人猜不透,不过她现在就是个小宫人,也不用去琢磨主子是如何想的,只要认真当差就好。

    比起寡言少语的景王,小花反而更怕福顺一些,每当看到福公公那笑眯眯的脸,小花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转眼间,八月十五来临。

    ps:泪奔,忙了一天晚上十点多才回来,看到各种催更的。催得面面是心里又欢喜又压力山大。暂时是真滴加不了更滴,顶多只能保证日更,周六周日爆发一下。

    因为本周日面面君大婚,没几天时间了,这两天特别的忙。而且还要忙里偷闲准备存稿,大家见谅哈,等忙过这一阵,面面一定会努力棒棒哒。

    说点题内话:嗯,秀云就这样炮灰了,不造怎么说她,她就是个蠢的,如果和如儿商量一下,结果也不会是这样。第一次也就算了,还敢来第二次,绝逼是作死。只能说年纪小,还是不懂事一时被冲昏了头吧啦吧啦……

    之所以会是杖毙,一个是因为这里是璟泰殿,二来福顺也是有些恼羞成怒的原因。就跟有个亲的评论说的那样,人是他弄进来,是他造成了这种环境让人进行各种挤兑,让人自己‘上进’,出现了这样的后果,倒不是说他有多担心小花,更多的则是他会心有余悸。毒啊,如果是下给了景王呢,估计他会哭瞎。另外也有杀鸡儆猴的想法在里头,上位者对下面的人,除了恩威并施,还有就是让你害怕,让你怕到不敢作妖,这个就不用面面说了吧。

    所以看了秀云被杖毙这种结果,如果有亲生出‘女主真是得福顺的眼啊’‘女主光环就是牛啊’这种想法,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你想多了。~\(≧▽≦)/~

    下章再来个突破,准备浇盆子狗血,到时候可不要嫌面面恶俗才好啊。因为不光你们急,面面也急啊。景王这个闷货,不下点狠药,啥时候才能对咱们家小花花真正上眼啊~\(≧▽≦)/~

    第38章 4.10

    ===第41章===

    八月十五中秋来临,可景王府却没有见到有什么过节的动静。

    当然这也仅是小花的看法,她从来不出璟泰殿,自然不知道外面其他处的宫人其实是挺忙了,因为景王要在承运殿设宴款待封地官员属下。

    刨除了一切的不好因素,在大熙朝当一个藩王其实也是挺好的。

    朝廷给了藩王很大的自由,除了一些必要的防备手段,封地也就相当于藩王的一个属国。

    即是上归景王管,下面的一些官员什么的逢年过节肯定少不了上供巴结什么的,毕竟人都是有上进心,而景王即使心里再反感这种活动,也不得不偶尔举行,总是要告诉下面人‘嗯,你们很不错,孤王对你们很满意,为了犒劳大家,今日设宴以示重视尔等’。

    于是这种场合就成了景王与下属交流‘感情’的场合。

    在景州境内当官的,无人不知道顶头那位的秉性。

    这位啥习惯没有,就是一个不说话,当然也不是哑巴,一开始景王刚来就藩时,下面也有人听闻京中那边流传哑巴五皇子一说的,可是在下面呆久了才发现,景王其实不是哑巴,而就是不爱说话。

    像此时,景王就坐在承运殿上首殿座上,执杯自饮,仿佛下面的欢庆场合跟他没甚关系。景王今日穿了一身正统的亲王冠服,看起来威严而又俊挺。只可惜他淡漠气场太大,让人总是先注意到他的淡漠而不是他英俊的脸。

    即使大家都看见了这么不和谐的一幕,也就当做没看到,甚至还要尽情畅欢一番。

    这就是上位者的福利了,哪怕你一副兴趣缺缺,下面人还要努力营造出一出热闹的气氛出来,免得惹怒上位者。

    怎么着?孤王设宴款待你们,你们还敢哭丧个脸,不乐意是怎么滴?

    于是宴会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下热闹的进行着,不去看景王那张淡漠脸忽略他从始至终一句话没说,其实还是挺和谐的。

    宴至半途,一位四十左右官员,行至场中跪下行礼。

    “景王殿下,下官乃鹿城同知朱大俭,时值中秋盛会,特为殿下献上一礼。”

    话毕,从殿门处盈盈走来一名十五六岁妙龄少女,只见她身着一袭翠绿衫,下着月白绣缠枝草长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好一个美人儿!

    宴上其他人大悟,这是来献美人儿的?!

    大家个个眼神怪异的瞅着那同知朱大俭,颇有看好戏的意味。

    “此乃小女碧烟,懂歌舞,识音律,年方十五,特献于景王殿下。”

    也不得不说这朱大俭是老官油子,把自己女儿献出来送人,还是当着这么多人面,表面上是一点都不含糊。别说没有羞愧什么的表情了,甚至脸带微笑面色如常。

    那名叫碧烟的少女,匍匐跪于父亲身旁。虽然见不到其面,但是那婀娜多姿的身段却是在她这趴伏的动作中显露

    分卷阅读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