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轻贱自己
经过今天的麻烦事之后,赵昕决定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再继续玩这种微服出巡的游戏。
即便是出来玩,也要谨守财不露白的法则,绝对不给别人以觊觎的机会,这样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赵昕和往常一样回到了宫里,宫里过年的气氛和外界是一样的,只是不少活动较前些年相比都取消了,保留下的活动,也相对减少规模。
回到宫里不久,就有曹皇后的身旁宫女传命,要赵昕前往庆寿宫,具体原因赵昕倒是问了,只是这宫女推脱不知。
不用说,大概率是因为今天这事,赵昕微微一叹,真是惹了一身的麻烦,还要被曹皇后教训,不得已赵昕只得简单换了身衣衫前往庆寿宫。
害怕倒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今天这事无论是怎么看,责任都不再赵昕身上,一群人可以作证。
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赵昕在路上还是交代潘孝严道:“情事何如,直言便是,勿得有半点隐瞒。”
潘孝严点头不止,表示自己一定不会乱说话。
到了庆寿宫前,赵昕下车进入其中,到了里面才知道,这是三堂会审来了。曹皇后,苗氏还有赵祯都在里面,一人坐一个方向,当赵昕进入其中的时候,齐刷刷三道目光落在赵昕身上,扎得难受。
曹皇后咳嗽两声,打破了僵局,当先开口道:“昕儿你今天干什么去了?”
今天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归根结底是宫里的事情,自然也就是由曹皇后来询问,这些也算是私事。
赵昕起手行礼,道:“回禀母后,儿臣今天体察民情去了。”面无异色,在曹皇后等人眼中,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苗氏站起身来,一脸的愤怒,道:“体察民情,结果体察到安福坊去啦!那里是什么地方你知不知道?”
赵昕声音低了几分,道:“本来是不知道的。”
“意思是现在知道了,以后都想着去是吧!”
“儿臣哪里敢有这个想法。”
“今日的侍卫是谁,竟然不拦着你,使皇室蒙羞,不如发配边军了事!”苗氏怒不可遏地道。但是言语之中,却是为了替赵昕开脱,有手下人撩拨赵昕上当的意思。
赵昕明白苗氏爱护之心,并不愿意让潘孝严等人替自己背这个黑锅,若是这么做,这人心丢了队伍也就难带了。
“此事不干侍卫们的事,是儿臣自己要去的。”
“是你自己想着去这里不成?”苗氏只觉枉费自己一番好心,若不是曹皇后与赵祯在这儿,定要在此教训赵昕一通再说。
“去之前并不知那里是烟花柳巷,况且儿臣本也不是为了那事去的,是为索盗。”赵昕极力澄清道,可惜,在眼前三位的眼中,索盗什么的都不重要,关键是赵昕接近了那地方,身上就有了污点。
想当初宋真宗寻花问柳,找上了刘娥,而刘娥可是有夫之妇呀,太宗气得要废了时为太子的真宗,真宗不得已只能够将刘娥养在一位大臣家里,等到继位后接到宫里来。
见苗氏与赵昕吵得厉害,曹皇后站出来熄火,道:“苗妹妹且消消火,宫里这许多婢女,论姿色哪一个不比那等地界女子漂亮,昕儿尚且看不上眼前之人,何必远求。”
苗氏轻哼一声,道:“这可不好说。”
旁观多时的赵祯眉毛为之颤动,轻咳两声,如何不知道苗氏这是在影射他,赵祯年少之时,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各地都玩过,甚至还看过女子角抵,即女子相扑。
对了顺便说一句,女子相扑是不穿衣服的,因为容易打滑,身上只有一件兜裆布,整个上身是裸露的。
当然,赵祯看过女子相扑之后,御史台也是疯狂的上书,拿着赵祯当资历疯狂刷。
赵祯道:“昕儿啊,你如今已经是一朝太子,朕予你出入宫禁之权,出门在外尤需注意言行。朕似你一般年纪时,何尝不是萌动春心,只不过找谁不好,那烟柳之人,身上都是病,不仅玩不得,连看也不要看。你这不是轻贱自己吗?城里的名妓——”
曹皇后咳嗽两声,赵祯方意识到自己似乎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急忙圆话道:“城里的名妓也是,一个个口上说着卖艺不卖身,只要给足了钱,不还是那样。”
曹皇后与苗氏不约而同地冷哼一声,赵祯自己确实不干净,宫里有名位的嫔妃数十位,无名分的上百,还嫌不够,去外面玩也不是第一次了。
赵祯老脸一红,这些事情果然应该在父子两人私下的时候才能够说。这个场合说这些,不是给自己取丑吗。
赵昕心中哀叹,觉得自己和这三人的想法过于悬殊,他们已经认定赵昕去安福坊就是为了寻欢作乐,无论赵昕如何辩驳都是无用。
罢了,你们爱如何便如何,反正行的正,坐的端,哪怕是台谏弹劾又如何,没有做便是没有做。
赵昕被这三人接连教训了将近一个时辰,最后的结果是禁足七天。也就是过年的这几天基本上只能够在宫里了,算算时间,连运动会决赛的几场,怕是也无法旁观了。
赵祯他们决定的事情,别的赵昕还争一争,这件事真是越争身上的黄泥越多,已经洗不干净了。
“在宫里的这些天,给我好好看书,别整天出去瞎晃悠,给皇室丢人。”
“儿臣遵命!”
最后,赵祯道:“你要是真的想要个太子妃,朕倒是可以在群臣里面给你找一个。要不然自民间选秀也行。”
赵昕还来不及拒绝,曹皇后就道:”民间何来德艺双馨的女子,必得公卿之家方行。”
苗氏虽然自己便是寻常人家出身,但是对于曹皇后的这个回答,没有一丝反驳的意思,接连点头。
和明朝皇后多出身小民之家不一样,宋朝皇后基本上各个身世不凡。
而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刻意选择小民之家,则是为了防止外戚势力崛起,大明诸皇帝依靠不了母族势力,便求之于宦官,使得宦官势力做大。这其中利弊却不是三两句能够说明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