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欹倒太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关于晏殊执意要欧阳修到地方去,还有一个故事流传在外。
却是说晏殊在一次设宴,欧阳修即席赋《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其诗中曰:“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这就有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意思了,说是晏殊因此事而与欧阳修不和,是以将欧阳修放之地方。
这一说法仅供参考,晏殊明升暗贬欧阳修,总是需要一个理由不是。就好像范仲淹到地方去,同样需要夏竦出来当恶人。
晏殊明升暗贬欧阳修,是为自保,何尝不是在保欧阳修,赵祯自然是明白晏殊的心思。
倒是蔡襄因此与晏殊生嫌隙,在九月上疏,说晏殊在写李宸妃的墓志,没有提及李宸妃为赵祯生母一事,赵祯便顺势罢免晏殊。当时刘娥主政,换谁也不敢说出真相。
晏殊在位,虽然算不上全力支持新政,但是遇上符合自身想法的新政,也会支持,并非无脑反对。所以,晏殊的去位,对于新政推行而言,其实是一件坏事。
支持或是不反对新政的人,一个个离开朝堂,这朝堂上,又开始变得好似一滩死水一样。
但是,那些没有资格上朝的年轻官员们,还是认为应该推行新政。这批人,在太学,在台谏,在六部衙门之中,是大宋权力体系的一个个分支节点,看似不重要,但同样能够将自己的声音传到上面来。
这个局面,一直到庆历四年十一月。
因为在这一月,进奏院“鬻故纸”案发,馆阁群彦被“一网打尽”。
还是先提背景。进奏院是朝廷中“故纸”较多的官署,每年春秋两季祭祀的时候,就用卖废纸的钱举办酒会,合署上下欢宴终日。
本案的主角苏舜钦想借此机会与馆阁同道聚会,同时自己“以十金助席,预会之客,亦醵金有差”,酒酣之余,“更召两军女伎”。
这件事情若是到此为止,虽然有可指摘之处,毕竟是经年的传统,最多就是罚俸再写个检讨啥的而已。
但是在宴席之中,这帮年轻人玩嗨了,有一个名叫王益柔的年轻人乘兴作《傲歌》,吟出惊世骇俗的“欹倒太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两句,然后有心之人便将诗句传抄出去。
这王益柔如此狂傲也是有资本的,他是前宰相王曙之子,还有一个与会者宋敏求,是前参知政事宋绶之子。
本来朝堂诸公想要严厉惩处,特别是贾昌朝等反对新政的人想要借此机会彻底终结新政。
只不过要罚就一起罚,总不能王益柔宋敏求等没事,只是喝了几杯酒的人被贬吧。这两个官宦子弟和他们弯弯绕绕地,总是能够牵扯上关系。
所谓刑不上大夫,仅仅因为醉酒赋诗的狂狷就重罚,恐怕朝堂就要被闹翻了。于是,朝堂上互相妥协,对主持者苏舜钦重加贬黜之后又留下可以申诉减免的话头,其他人也没有给予严厉处分。
狂狷若此,要说赵祯一点恼火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韩琦的一句话,“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
韩琦指出,贾昌朝等人攻击王益柔,看似为国忠心,实则是结党营私,败坏新政。赵祯在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也就高抬贵手,轻轻放下了。
饶是如此,进奏院“鬻故纸”案后,在年轻官员士子中,对新政的支持力度也减少许多。很多人第一次卷入政潮之中,瞬间成长起来,多长了一个心眼,明白有些东西自己不该掺和。
如此,庆历四年也一步步走到了末尾,和去年不同的是,赵昕在这一年中见证了庆历新政从巅峰到趋于瓦解。
如今两府之中,仅有杜衍及韩琦二人坚定支持新政,章德象和晏殊一样,该支持的支持,该反对的反对。大体而言,章德象这个首相还是比较宽容的。
剩下的贾昌朝与陈执中二人,反对新政的态度比较明显。
从人数上看,似乎还是占据半壁江山。事实上,庆历四年这最后几个月,所有人的心思都耗费在了党争上面,当年提出的改革措施,几乎没有一项得以持续推行下去。
虽然没有完全失败,却也只是挂着一个名号而已。
朝堂的事情,赵昕尽管目前无法影响,但是却不得不关注,关注所有人的言行,观察他们的心性,筛选日后可以为自己所用之人。
在赵昕的心中,何尝不是抱着庆历新政能够成功的心思,无论如何,有所改变也比啥也不干来得好。年初的时候,赵昕甚至一度认为这一次的新政哪怕最后失败,说不定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
可是,历史的大势与潮流,滚滚向前,将赵昕的一点小念头撞得粉碎。
相比较于庆历新政的一步步失败,赵昕自己的小事业却是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正如赵昕预料的那样,北宋百姓缺乏正规消息渠道,报纸的发行,无疑是大大缓解了这一现状,甫一发行,一万份便售卖一空。
最后,不得不一点点增加刊印的数量,从一万二,一万三,一直到一万五左右,报纸才有残余留下,在汴京没有卖完也不必担心,洛阳等地有的是消费市场。
路费也不必担心,承包出去后,别人会卖到一个不会亏本的价钱,听说是三十文还是二十五文。赵昕可不愿意承包这路费。
由此可见赵昕的定价是多么的便宜,一文钱,完全是赔本买卖,就算是一个普通老农都能够买得起。
但是想要将报纸真的卖到农村去,问题还有不少。最直接的问题,便是这个时代,农村大多数人都是文盲。
看不懂,自然也就不会买,城市里情况好一些,但识字率也堪忧,反正识字率绝对没有一半,这里的识字,仅仅是指能够认识并写下自己名字而已。
这还是汴京,放在地方,情况肯定更糟。整个大宋,绝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以数字命名。比如后世的朱重八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