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先古秘闻,天魔飞升

      杨苍。
    窥听四门始祖昆仑坐论后,立无法无天之解,著十卷《天魔策》,留下魔门传承的,杨苍!
    以杨苍自述,昔日天帝虽然威加天下,但以天魔无相的变幻莫测,神门根本无法将魔门赶尽。
    而魔门虽远不如神门昌盛,但杨苍的修为却不差天帝多少。
    甚至于。
    杨苍对天地法理的参悟上,还要更先天帝一步。
    在天帝沉迷于执掌更多权柄时,杨苍已经触碰到天地界限。
    为求突破,他才与天帝约斗,并借机破碎壁垒,飞升太极之中,自此消失人间。
    却被神门讹传为杨苍伏诛。
    才致使魔门一蹶不振,几欲断绝传承。
    显化为猩红色瞳孔,投影方休识海中的杨苍,对自己的来历与目的直言不讳。
    他飞升太极之后。
    也欲和无上天尊一般,分出清浊阴阳天地,开辟一方自己的世间,故而才以得见石重归故里,偷取清浊气,参悟其中玄机。
    只可惜洪司监不堪重用,他才另外布下方休这棋子。
    不错。
    以杨苍所言,他早便见过方休。
    那个新婚之夜猝死的方屏前夫,曾带方休参拜过得见殿!
    方休便是在那次求见无上天尊时,被杨苍选中。
    他到青石观抄书,再到无厌观住持,都是杨苍的安排。
    无厌观中的《天魔策》,也是杨苍所留。
    洪司监自以为有问心碑剑,能抵御无上天尊侵蚀,却不知道区区一件世间法宝,面对太极中的存在,能阻拦个三五次已经殊为不易。
    偏他屡屡求见。
    杨苍自然有手段越过问心碑剑,将他五识蒙蔽。
    虽称不上随心操纵,但做些小事却不难。
    而以洪司监执掌整个京师都供司的身份,对方休些许布置,也是轻而易举。
    “儒武两门不值一提,而一叶《佛书》已经失传,三部《道藏》也只余纯阳宫的半卷紫府遗书,这世间要想再有超脱之法,便唯有《天魔策》!”
    杨苍的话犹在耳畔,诱惑无比。
    “有我指点调教,你迟早能够超脱世间,而你只用供奉给我足够的清浊气,助我开辟天地……”
    方休心神震动。
    好一会儿,才平复下心绪。
    有古怪。
    杨苍的话,的确可以给出解释,为何一个寻常乡野抄书匠,竟能有接二连三的奇遇,得以住持一座丛林,又获得《天魔策》这等至高法门。
    但却不足以解释,方休为何能以抄书打开紫禁,取出姬武遗珍。
    杨苍也根本不知——
    此方休,已非彼方休!
    “难道说……”
    方休一番思索,试着猜测:“我的前身直见太极时,其实已经留下隐患,才猝死之后被我占据身躯。而我降临到这世间的过程,又无意中触动某些气运,便因此能打开紫禁……”
    考虑前因后果,似乎这才是真正的缘由。
    不管猜中才是猜错,至少这推论,让方休心安不少。
    自己,并非全然由杨苍操纵!
    杨苍毕竟已经离开这世间,无法再从太极返回。
    只有方休打开这颗得见石的路径时,他才能以一缕神识降临。
    而方休又有分割识海之法,只要心中多存几分谨慎,别跟洪司监一般急于求成,便不怕被他侵蚀。
    “若是他能助我凝结道果,那供奉他一些清浊气,也没什么。”
    此事不急。
    方休又把青石书打开仔细翻阅。
    青石观虽小,却也已经传承几百年。
    青石祖师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乡野村民,跟道门全无关系。
    只是不巧,彼时也有人误信克门学说,四处蒙骗信徒,青石祖师就这般上当受骗,被哄去得见殿里直见无上天尊。
    这一见。
    要把洪司监给气死。
    青石祖师竟真见出一颗道果来。
    克门之人从来命不长,要么见死,要么见光死。
    青石祖师凝结道果未多久,那处得见殿便被道门发现,随手覆灭。
    祖师爷却侥幸逃脱,又寻来《吕祖说先天得道经》修行。
    以他真传之资,自然也有所成就,被尊称为青石真人,传下青石观来。
    青石真人这段生平,虽然跌宕起伏,但也只不过是先人事迹——他虽是克门出身,最后却拜入道门,算得上弃暗投明,并不太招人恨。
    今人一读一思,也就仅此而已。
    让张岭惴惴不安的,是青石书的尾篇,赫然便是克门之法!
    青石真人竟在书中留话,若青石观后人内相圆满之后,无法凝结道果,大可一试直见无上天尊。
    而青石书,正是青石真人炼化的得见石。
    这书上,就有直见无上天尊的路径。
    “祖师爷,你这是在公然传扬禁学?”
    方休哭笑不得。
    把两颗得见石与青石书摆在一块,方休如今竟有三条直达太极的路径。
    “魔门,克门,怎么我堂堂道门新秀,尽跟这些邪魔外道沾惹关系?”
    方休一叹。
    却也无可奈何。
    如杨苍所说,这世间的道统多有残缺,《天魔策》却是与《道藏》、《佛书》不分伯仲的先古传承。
    而方休要凝结道果,又少不得借克门之法,去请杨苍指点。
    “这事情倒是可笑,我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才能见着光。”
    方休摇摇头。
    收好三条路径,沉入识海开始修行。
    一晃几天过去。
    宁王谋逆之事终于结案。
    麻衣真人为宁王党羽,助纣为虐,按说西宛山应当受一番训斥,何真人的山监之位也要不保。
    可何真人都已经回燕山修行。
    这处置也就不了了之。
    至于山监之位空悬,本该由奉部再指派。
    不过太微府是天师的地盘,京师都供司是大罗派禁脔,燕京城又在燕山脚下,这西宛山监的人选,自然要由燕山大罗举荐。
    燕山特意派人来一趟无厌观,得到方休回复后,不消几日,便有奉部文书下来。
    南宫星君庙住持,摩阳成,接任西宛山监!
    与此同时。
    缓过工夫来的奉部,也终于有空处置克门之案的后事。
    辖下有克门邪教传播,良乡山监当即背上监察不力的罪名,剥去山监之位——这倒不是奉部的意思,而是太微府要求,走一遍奉部的流程。
    太微府是道门执掌,怎会容忍克门?
    而新任良乡山监,一点也不意外,正是青石观,张真人。
    这一日。
    仍是长安街,仍是鹤鸣楼。
    仍是西宛山与良乡山辖下的修士,甚至连坐的位置都相似。
    只不过左右两侧为首的位置上,何真人换做摩阳成,良乡山监换做张岭。
    宴席名目,也由真人宴换作山监宴。
    两山同庆。
    天色已晚,山监宴却迟迟不开席。
    众人翘首以盼。
    不多时。
    鹤鸣楼掌柜在门外唱名道:“无厌观,方观主到!”
    随着动静,一道年轻身影迈入堂中。
    众人纷纷起身,由两位新任山监领着,涌向前去。
    两山人马,皆是一致神色恭敬,对着年轻身影拱手行礼。
    齐声唤道:
    “方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