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宁王府来客

      要不是乾坤窍就在口中,吞药方便,方休还未必是她对手。
    不过那勾鬼也没有好下场,是被离部另一个小勾儿抱回六狱鼎的。
    六狱鼎拘有六部勾离丹奴,每一部都有若干数目不等。
    新出现的这个小勾儿,一直恭敬垂着脑袋,不曾看清样貌,看身段倒是比离婵娇柔瘦弱几分。
    “我这个年纪,就开始吃药,是不是早了些?”
    参术丹药力化开,方休感受着体内气息恢复,皱皱眉头,似是反省。
    不。
    降妖驱鬼是我辈本份,方某人吃些苦又如何,那叫义不容辞!
    待身体无恙,方休正准备收拾收拾吃个面便去东罗宫听经。
    又有客人来访。
    “方观主。”
    一个拄着一根铁拐杖,弯腰佝偻的老者,迈进无厌观来,笑呵呵跟方休行礼。
    “你是?”
    方休上下打量老者。
    这铁拐老汉头发灰白,但发髻挽得妥贴无比,定然是有奴仆照料,衣着虽然朴素,衣服布料却是上等,暗纹内敛,针脚密实,绝非寻常百姓的用度。
    最重要的是,他一瘸一拐地迈进来,步伐沉稳有力,显然有修为在身。
    “贱名扰耳,观主若是不嫌弃,唤我一声老李便是。”
    铁拐老汉做足礼节,又道:“冒昧登门,希望没有打搅到观主清修。”
    他说着挥挥手,便有几个奴仆搬进来二十袋粮食,十五匹织布,十罐香油,五筐香烛。
    最后一个精致箱子,里头哗啦啦作响。
    一听便知,三百两打底。
    这是个大香客啊!
    方休不由诧异:“老人家,你这是?”
    铁拐老李笑呵呵道:“方观主莫见怪,老奴是宁王府上的下人,这是代大王走一趟,拜会观主。”
    “宁王?”
    方休眉头一皱。
    他是因为被鬼宗前辈垂青,才有这么多道家传人登门送礼,跟他亲近。
    隐世道门绝不会跟大明朝廷扯上关系,这位宁王,只怕是……为陆逢而来。
    现下可是个敏感时期。
    兴文皇帝被国运震伤后,秘而不宣,借口奉部一案退居幕后,交由太子摄政。
    虽然太子也有高人指点,以铁血手腕肃清奉部,封锁一切消息,可这般久时间过去,兴文皇帝一直不露面,总会有风言风语流传。
    甚至连十万大山来的野妖,都能打听到内幕。
    都供府辖下丛林向来不参政,方休抄书、听经、降妖驱鬼的日子也过得安逸,可燕京城底下的波诡暗流,已经汹涌异常。
    如今国师代天巡狩未归,天师闭关养伤,燕京城中的修行者,便属两位御传使身份最重。
    宁王虽是庶出,却是兴文皇帝长子,才被称作大王。
    看来,他是有些想法……
    “素闻方观主是位得道高人,这几日大王有些心绪不宁,想请观主到府上看看。”
    铁拐老李笑呵呵说明来意。
    得道高人?
    是谁,又在造谣!
    “些须小事,举手之劳而已。”
    方休一笑,取来符纸,画好一张辟邪符,递过去:“这是我道门真符,劳烦老人家带回去给宁王。”
    “辟邪符?”
    铁拐老李也不是等闲人物,一上手就辨认出辟邪符底细,不由一愣。
    无厌观是怎么回事,给这种家伙住持?
    宁王给你送这么多香火香油,是为这区区一张辟邪符吗?
    那白云殿的知客道童都会画!
    “方观主,这一张辟邪符,怕是解不了大王心头忧绪。”
    铁拐老李面咳嗽一声化解尴尬,又道:“不如方观主来宁王府一趟,亲自与大王一会,如何?”
    “这也是小事。”
    方休一挥手,又画一张辟邪符递上:“两张可够?”
    铁拐老李手拿两张辟邪符,脸色阴沉下来。
    他如何还看不出来,方休是故意敷衍。
    “方观主,大王让我带来的香火,便是到燕山外殿上香都足够。”
    铁拐老李眯着眼,有些不悦道:“大王是诚心相邀,难道就只值两张辟邪符?”
    “老人家直说便是,不过小事尔。”
    方休呵呵一笑,再画一张辟邪符,客气递上:“三张。”
    “方观主还真是个妙人。”
    铁拐老李气乐了,抖抖三张符纸,挤出几分笑意道:“方观主给大王的答复,就是这三张符?”
    “老人家若是嫌不够,我再……”
    方休拿过符纸还要画。
    “免了,宁王府上不缺辟邪符!”
    铁拐老李面容一肃,愠怒道:“方观主的回复,我自会跟大王转述。”
    “老人家是瞧不上这辟邪符?”
    方休啧一声,摇头道:“这可是西宛山监何真人亲手制作的符纸,画出符来,一张能顶寻常两张。”
    “哼!”
    铁拐老李待不下去,扭头便走。
    一步一个脚印,兼着铁拐杖,步伐行进轻松,却跺碎青砖无数。
    “原来是位宗师,难怪好大的脾气。”
    方休也不在意,挽起袖子,将宁王送的香火都搬进库房去。
    不是他故意要得罪宁王,而是这个宁王,一听就没有多大希望。
    陆逢若是愿意下场助他,御传宫就在十府街,跟宁王府不过几步路,怎会让他打听到无厌观来,借方休的关系套近乎?
    摆明了是陆逢不愿掺和此事。
    方休又何必浪费时间,还将自己陷入朱家人的纠葛中?
    ……
    听经,抄书,又是一天过去。
    入夜。
    “观主。”
    离婵在六狱鼎里休养一天,又生龙活虎。
    行过礼,便软若无骨般缠上方休,勾尾绕在方休脚上磨蹭,软乎乎两团别样温柔肉挤着在方休后背,又将一双秀手穿过他的腋下环到身前,轻轻抚摸……
    “给我护法。”
    “是,观主。”
    离婵幽幽怨怨出门去。
    方休遁入识海,意识分作四个方休,拉过伏龙方休就是一通上下其手。
    乖乖把换海、泼天的经文交出来。
    如若不然,我们四个可说不准会对你做些什么!
    原先伏龙法脉难解,是因为《天魔策》与《大罗伏龙真经》混杂一块,实际上单把伏龙法脉拎出来,未必有这般深奥。
    如今伏龙法脉已经解开,正是一鼓作气,再解换海、泼天的好时机。
    斩我法剑斩出四个方休后,相当于同时能有四个方休,一起推演经文。
    “诸位,这伏龙真经冥顽不灵,得给他来点狠的。”
    “既然如此,不妨以法币念力来参悟。”
    “依我看,还是花点钱吧。”
    “不成,当请高僧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