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妇求符

      “师承。”
    方休叹一口气,摇头苦笑。
    《吕祖说先天得道经》流传广众,随便一个大书局都可购得,但若没有李溪指点,方休也难以领悟。
    先天得道经出自吕祖,三言两语便能点出道理,已是大道至简,最易入门的道法。
    这《大罗伏龙真经》虽然高远些,却翻了倍地深奥难解,若无大罗派的前辈指点,旁人如何从艰深晦涩的经文里寻到真谛?
    除非是惊才绝艳,世不双出的一代风华秀杰,天赋灵犀,才能有无师自通的智慧。
    可这等人物,又怎会没有名师倾心调教……
    咦。
    真谛?
    智慧?
    方休心中隐隐一动,有所猜想。
    不过酒鬼和尚就在对院,眼下自己只能抄书。
    “你这个小贱人,竟敢让本座空欢喜一场。”
    方休目露邪光,扯开衣领,挽起袖子:“本座今天定要狠狠抄你一顿!”
    提笔就干。
    《大罗伏龙真经》篇幅不长,换成旁的书只用小半天便能抄完,而这真经一字一句都蕴含莫测奥秘,稍稍恍惚多看几字,就要头昏脑胀,自然难抄。
    方休把持识海,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抄写。
    一直抄到天色转晚,才不过一半。
    “方道长,晚饭来了。”
    门外传来饭馆跑堂小二的唤声。
    方休用惯奉籍花呗,也懒得自己开灶,一直都让街上饭馆送餐。
    出门来,正听见嘎吱一声,西厢房门也打开。
    酒鬼和尚晃着好大葫芦走出来,瞧见院中桌上饭菜,便拍拍揉揉自己肚皮,朝方休呵呵一笑。
    挂单在无厌观,吃住就该无厌观管。
    方休尴尬一笑,吩咐小二再送一份。
    “观主,那我便不客气啦。”
    酒鬼和尚坐到桌前,抄起筷子正要开动,忽然咦一声,疑惑道:“当世道门,不是吃面的吗?”
    这倒把方休问住。
    难道吃面不是和抠搜并列,独属青石观传人的怪癖?
    “无妨,什么吃食都能下酒。”
    不待方休应话,酒鬼和尚拿起好大葫芦,拔塞先灌一口,便开始大快朵颐。
    等小二再送饭菜来时,酒鬼和尚已经吃饱喝足,回房去了。
    “哪里不能吃吃喝喝,偏要来无厌观。”
    方休叹气无奈。
    吃饭。
    第二天一早,方休又寻去十府街御传宫。
    却被小太监告知,陆逢一夜未归。
    “陆右使往常进宫,都是待几天回来?”
    方休今天非要问个清楚,到底什么时候过来接人。
    你姓陆的,还记不记着当初的承诺。
    只是没想到,小太监却说:“陆右使是从来不进宫的。”
    “从来不进宫?那这次怎么……”
    “还不是都怪那编书局的,非要差遣我们陆右使。”
    小太监不无抱怨道:“我们陆右使这般尊贵的人,竟被一个书生使唤,真是冤枉。”
    编书局的书生……
    张锦?
    他竟有权力召陆逢入宫,还留宿宫中?
    方休若有所思。
    想来那张锦没有如约来取画,也是被事情拖在宫中。
    这般也无办法,总不能去皇宫找那姓陆的负心汉,又进不去。
    回无厌观继续抄书,一直抄到中午,才将《大罗伏龙真经》终于抄完。
    获得:……没有。
    “怎么没有?”
    方休将抄本颠来倒去翻看,也无缺失也无遗漏,明明白白已经抄完。
    偏偏那座古朴宫殿没有半点反应。
    方休思量来去,也想不出缘由,只能暂放一旁,等日后再说。
    这一遍抄下来,虽然对修行口诀仍无半点领悟,但至少经文已经刻入脑中,随时便能从识海中打开,慢慢推敲琢磨。
    方休正要将书收起,忽听门外有个陌生人声:“方道长在吗?”
    “又有人要挂单?”
    方休脸一黑。
    出门一看,却是个畏手畏脚的老妇,迈进无厌观里都不敢走中间道,缩在院门边上,手里挎个篮子,紧紧捂着。
    “紧张过度。”
    方休松一口气,迎上去问道:“老人家,你找我?”
    “你是方道长?”
    老妇上下打量方休,似是不相信有这么年轻的观主,又很快意识到无礼,忙低下头,恭敬道:“我听人说,无厌观的方道长是个得道高人,想来求张平安符。”
    得道高人?
    是谁,敢在燕京城里造谣!
    “你要求平安符?”
    方休不由为难,他这个抄书匠半路出家,哪里是会画平安符的正经道士。
    可求符上香是道观根本,方休又不能赶人走。
    思来想去,他取一张黄纸,搬运气息入笔,开始画符。
    这功夫,饭馆小二送吃食来,酒鬼和尚闻着菜香出门,见方休正在画符,也不等他,自己先动筷。
    不多时,符纸画完,却不是平安符,而是辟邪符,出自张岭赠送的“道门真传”。
    那十二道法咒,皆有咒术跟符术。
    咒术直接催使,而符术是将法咒画在符纸上,称之为法符。
    法符与法咒一体两面,效用相同。
    辟邪,应当也能保平安吧?
    方休如是想着,将辟邪符交给老妇。
    老妇千恩万谢,仔细收好符纸,便掀开篮子盖布递上来。
    “方道长,我也知道求符应当出些香火,但家里实在贫寒,只有这些东西。”
    老妇话里满是惭愧,不敢抬头看方休。
    篮子中是一把歪歪斜斜的自制粗香,还有些笨鸡蛋。
    方休立时心中了然,只怕这老妇不是慕名而来,而是出不起其他道观求符的香火钱,才来这名不见经传的无厌观碰碰运气。
    “老人家,你是碰上什么事了?”
    方休不急着收香火,先问道。
    “是我家大郎,最近总是心神不宁,夜里睡不安稳,白日里精神不振,医馆又说他无事,我才想求张平安符。”
    老妇唉声叹气道。
    这不就是精神压力大嘛。
    买不起房子还是讨不到媳妇?
    唔,大概率是一件事。
    方休点点头,才从篮子里取走粗香。
    “方道长,这蛋也是,这蛋也是。”
    老妇忙把篮子又递了递。
    “这蛋里我已施了法,回去煮给你家大郎吃,一日一颗,大有裨益。”
    方休一脸高深莫测,又补充道:“记住,要冷水下锅,煮上一盏茶的时间,不可多,不可少。”
    这一听就是道门秘术,老妇认真记下,满心欢喜地离去。
    辟邪符驱灾避害,蛋白质强身健体。
    法武同修,双管齐下。
    科学保平安。
    目送老妇离去,方休才坐到桌前吃饭。
    “观主这里,一把粗香就能求走一张真符,倒是少见。”
    酒鬼和尚一边喝酒,一边点头,颇有几分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