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宫内角逐

      乌衣茶姬 作者:花椒鱼
    “哈哈,那是迟早的事啊!”马老爷拱拱手笑道,“像陈老爷这等不沽名钓誉之人实在是难得,这回总商头目之位非你莫属啊!”
    “哪里哪里,”陈老爷假意客气道,“不敢随便忝居高位啊!”
    “这哪里是忝居啊?是实至名归啊!”马老爷说着故意往曲尘那边瞟了一眼,然后提高音量道,“谁都知道你是国舅爷,家底殷实丰厚,为人又仁厚仗义,论资历论年纪论家世都非你莫属,谁还敢跟你争呢?”
    “说笑了说笑了,马老爷!你不也一样吗?说到家底殷实,你在临安城那可是排得上号的啊!这临安城有谁不知道你马老爷的名号啊?要叫我选,我必定选马老爷你任这个总头目,那才能服得了人心啊!若不然,随便叫个初出茅庐的青屁股小子上任,谁肯服气?这临安城的商道不就乱了吗?”
    陈老爷吹捧完了马老爷,马老爷又立刻吹捧起了他:“我哪里有陈老爷那般有学问见识啊!我就是粗人一个,外头都叫我大老土呢!还是陈老爷家世殷盛,最堪当这总头目一职啊!”
    “叫你大老土那是敬重你有威望呢!我们临安城乱了一阵子,就需要像你这样有威望的人来撑着,那才服人心呢!”陈老爷说着也扫了旁边一眼,眼含讥笑道,“若是让那起有点小本钱就自以为是大财主的人做了这总头目,那叫我们往后还怎么做买卖?我告诉你马老爷,这城里有几个轻狂小子,趁火打劫得了点便宜,就自以为是了,哼,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陈老爷说起这话时,侯安明显有些不满了,目光往他那边扫了过来。刚扫过去,马老爷忽然开口了:“哟?这位小兄弟眼神很凌厉啊!是不高兴我们刚才说的话吗?你放心,我们说的不是你家主子,别用那种小鸡眼神看着我们。阮老板你说是不是?”
    曲尘打住话,转眼看了看马老爷道:“马老爷可别误会,我这兄弟今日第一回来到宫门口上,多少有些新奇,到处瞧瞧也是很自然的。”
    马老爷一脸歼笑地走过来道:“原来是因为没见过世面觉得新奇啊!那是应该的啊!小地方来的没见过这种大地方,那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好好到处瞅瞅了,不然下回哪儿有这机会呢?贵妃娘娘也不是每年都会召见一次的!要不然,请陈老爷领着你和你兄弟到处转转?人家陈老爷来宫里那可是熟门熟路,跟回自己家似的。陈老爷,你说是不是?”
    陈老爷反背着手,昂首挺胸,不屑道:“马老爷你别乱使好心了,人家阮老板什么没见识过?还用得着我领着转悠?人家早在宫里头混熟了,要不然怎么会连自家媳妇都要送进宫去伺候皇上呢?人家是早就熟门熟路了,不许要你费这些劲儿。”
    此话一出,旁边一阵轻微的哗然。侯安立刻指着陈老爷喝了一声:“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冲谁嚷嚷呢?”陈老爷的跟班回喝道,“敢对我们家老爷嚷嚷,仔细还没进宫就挨了板子!你家老爷是国舅爷,是你这种小瘪三能嚷嚷的吗?”
    “国舅爷又怎么了?国舅爷就可以胡说八道了?他哪只眼睛见着我家老板把老板娘送宫里头伺候皇上去了?什么时候去的?坐什么轿子去的?你叫你家老爷倒是说个子丑寅卯出来啊!”侯安才不会怕那陈老板,张嘴就噼里啪啦地反驳了回去。
    “嘿!你还来劲儿了是吧?”
    “就来劲儿了,你想怎么着?敢在宫门口跟小爷我打一架不?”侯安冲那随从挑衅道。
    陈老爷抬手制止了那随从,冷冷道:“阮老板,你手底下的人果真不是一般嚣张啊?宫门口前也敢大声嚷嚷,就不怕御卫拖去打板子吗?我劝你还是收敛着点,别以为谁都会给你三分薄面的!在这临安城,你还算不得什么大人物!”
    曲尘往前迈了几步,笑容淡定道:“陈老爷,你还记得这是宫门口,那还记不记得再往里走就能见到吴贵妃呢?恕我记性不太好,我只记得我家宝梳只进宫过三回,第一回是与景王妃等女眷去的,第二回第三回都是吴贵妃召见的。你说我有送我家宝梳进宫的念头,是不是指吴贵妃在里面穿针引线呢?”
    “你休要胡说!”陈老爷脸色立刻变了,瞪着曲尘喝道。
    “我有胡说吗?既然你认为我是胡说,那待会见到吴贵妃时问问不就清楚了吗?我都没听说这事儿,不知道陈老爷在哪儿听说的?莫非是从淑媛娘娘那儿听说的?”
    陈老爷脸色更不好看了,正要驳斥曲尘,却被忽然从宫门里跑出来的小太监打断了。随后,这些人就跟着小太监进宫去了。吴贵妃在安清阁召见众人,赵构也在场。但赵构似乎对这种宴会并不敢兴趣,简单地说了两句后便借口身体抱恙离开了。
    吴贵妃先让众人品过一轮茶后,这才言归正传:“今日请诸位来的目的想必诸位在来之前就有过一番揣测了吧?正如诸位所想的那样,我们临安城百废待兴,若想恢复从前的繁华,必定得靠诸位共同努力才是。为此,皇上想在城内设一总商社,协助经学博士管理城内经济,也为众商户起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皇上此举圣明!正所谓,一人领头,众人合力,方可做得了大事!”陈老爷不失时机地奉承道,“皇上肯信赖草民等,是草民等的大福气。草民等必定竭尽全力,为临安城的繁华效力!”
    吴贵妃颔首笑道:“陈国舅说得极好!你们能有此心,不怕临安不会重现往日繁华。说到这总商社,必定得有个头目来管着。这人选本宫想听听诸位的意见。陈国舅,就由你先说吧!”
    陈国舅被第一个点名言,心里颇有些得意,起身道:“回娘娘的话,要以草民看,能带当此任者必须德才兼备,术有专攻才行。所谓德才兼备,就是才德和品行都要端正不阿,那样才会处事公正服人心;所谓术有专攻,那便是指买卖人做买卖最基本的能耐。此二项具备着还需一样,那就是对皇上对本朝绝对的忠诚,如此之人方可上任。”
    吴贵妃笑道:“陈国舅字字珠玑,正说中了本宫的心思。本宫也是这么想的。那么陈国舅有何好人选呢?”
    陈国舅道:“说到好人选,草民倒是有一个。在座有位马老爷,他是本城人士,祖上五代都在城内居住,家底殷实,威望十足,做买卖的手段自然不在话下。草民以为,这样的人就是上佳人选。”
    “嗯,本宫也听说过这位马老爷。”
    马老爷忙起了身,毕恭毕敬道:“草民便是马德顺,承蒙娘娘有所耳闻,实在荣幸直至!若说到总商社头目,草民以为其实陈国舅更适合。”
    于是乎,马老爷又着实地把陈老爷夸了一番。另外几个想巴结陈老爷的也都纷纷为陈老爷夸起了门面。陈老爷端坐在位置上,听到这些奉承和赞美,表情怡然自得,仿佛稳操胜券一般。
    那几个人说完之后,吴贵妃的目光转向了曲尘,问道:“阮老板,你怎么看?”
    曲尘起身道:“在回答娘娘这话之前,草民想问问,整个临安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需要的是什么?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草民觉得,对症下药才是良方。先弄明白临安城最需要什么,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人。若只是照本宣科地挑拣人,未必能选到合适的。”
    “哦?”吴贵妃问道,“听你这话,你好像对刚才陈国舅所说的择人标准有些不同意见?”
    曲尘看了一眼陈国舅道:“草民并未觉得陈国舅说得有什么不妥地方,只是不够完整而已。要胜任总商社头目一职,除了陈国舅所说的那些条件外,还有一条最要紧的,也是临安此时最需要的。”
    “那本宫倒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条件?”
    “一个字:新。”
    “新?何解?”
    “说直白点,那就是新人新事新局面。临安城现下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新人带领大家做些新事,开创一番新局面。”
    吴贵妃点头道:“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你所说的新人新事,新局面又是指什么呢?”
    “所谓新人,并非指新手,是指这个人在本城待得时间尚短,在本城里没有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清临安城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新事,则是指除却旧有的行业,可以延伸出一些新的行业,这样做不但可以繁荣经济,也可解决城内闲杂人员过多的烦忧。让那些人有工做,有饭吃,有地方住,城内的治安必定会更好;最后的新局面想必就不用我再解释了。有了前面的新人新事,自然就会有新局面了。”
    校园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