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佛与魔

      第46章 佛与魔
    观音菩萨深深地皱眉思索着。
    灭法之祸……
    虽然诸菩萨更多的,是关注弥勒“未来佛”的身份。
    但是观音菩萨却知道,如来既出此言,那就肯定不会是没有根由的。
    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只不过虽说如此,观音菩萨也没有擅自询问,毕竟这十年来,世尊如来都没有再有过任何表示,甚至好像都没有再多加关注苏寻。
    说不定,那灭法之祸,也未必就真的跟道祖有关。所以观音菩萨才不敢出口,以防止弄巧成拙。
    ……
    ……
    而,也就在是在这时。
    西牛贺洲,中央佛国,迦毗罗卫国。
    蓝毗尼之地,那佛教四圣树的“慧根”之下,释迦摩尼盘坐着。
    周遭佛光氤氲,智慧梵音不断,仿佛有无数佛陀环绕着他。
    十年中,佛法已经笼罩住了整个迦毗罗卫国。
    迦毗罗卫国中,不少国人感念释迦摩尼的大恩,已遁入佛门,成为了释尊的座下弟子。
    这其中以:摩诃迦叶、阿傩、舍利弗、罗睺罗、优婆离、须菩提、目犍连等等为代表。
    他们在释迦摩尼的佛法下,皆领悟了大智慧。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因为释迦摩尼之所以会诞生。其中便是肩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那就是……让佛法在西牛贺洲,真正昌盛起来。
    最好,能够像老子于函谷关传下道德经,亦或者像苏道真领悟太极图一般。
    而如今他座下的十大弟子,虽然现在还不及菩萨佛陀,但也个个都是有着大慧根的存在,倒也没有辜负释迦摩尼的期待,令佛法不断地生长了起来。
    但是。
    佛法越是昌盛,释迦摩尼便越是知道。
    劫难,要到来了。
    突然!
    佛教四圣树,散发出了无限磅礴的佛光。
    一道道佛光法力喷涌而出,仿佛带着普度众生的万丈辉煌,从天空降下,落在了释迦摩尼的身上!
    “魔罗,你藏在我的心中世界,已有三十年了。”
    释迦摩尼忽地开口:“我以无上佛果教化众生,你若执迷不悟,不愿皈依,那便自回到他化自在天,勿要再生事端了。如若不然,我当将你打入黑暗之渊,让你堕入阿修罗道。”
    早在三十年前,释迦摩尼便已经知道,他的心中出现了一尊魔罗。
    魔罗者,即佛法恶魔,阻碍人之善事者。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魔罗。但普通人的魔罗,和佛祖的魔罗自然不同!
    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善恶分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他们的魔罗就算再强大,也不过是凡人的魔罗。就算被魔罗操纵,也很容易达成欲望,进而释放。
    若有君王者,其内心有魔罗,则祸国殃民。
    若有仙人者,其内心有魔罗,则走火入魔,堕入无边苦海。
    而如来,乃是佛陀也。
    他势要普度众生。那么他的魔罗,便势要……“荼毒”众生!
    或者也不能简单的这么说。
    因为实际上,魔罗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荼毒”而荼毒。只不过,如来以普度为救度,而魔罗,则以“荼毒”为救度。
    是的。在魔罗看来,唯有遵从欲望,在“苦海”中享乐,才是众生唯一可以被救度的方法!!
    而如来身为西天灵山的佛祖。他的魔罗,便是他化自在天的魔主,也即是佛经之中的第六天魔王波旬!
    《杂阿含经》记载: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即使是释迦摩尼,在神通法力上,与波旬也只是不分伯仲。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他,波旬才会诞生。
    面对释迦摩尼的话,波旬丝毫没有意外。他早就知道,释迦摩尼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存在了。不过,这并不重要。
    “如来,你的无上佛果,正是我的无上魔道。当你普度众生之时,便正是我救度众生之刻。”波旬的声音在释迦摩尼的脑海中响起。
    随着声音响起,忽然,无边佛光变了。
    佛教四圣树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乌光攒动,恶业缭绕。
    一时,佛法如若魔煞。
    释迦摩尼皱眉道:“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邪不胜正,魔道终不能迷惑众生。”
    佛光再度普照!
    波旬道:“你从紫气之中,看到了众生具足智慧。但我也看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波旬,亦是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你的佛法是克制,我的魔道是遵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越强大,我便更加强大。”
    魔煞迅速纠缠!
    释迦摩尼道:“我将有佛经留世,传遍四大部洲。”
    佛光再次攒动!
    波旬道:“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众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
    魔煞亦从中泛出!
    释迦摩尼又道:“我有僧众留世。”
    波旬冷笑道:“我会和我的徒子徒孙,剃上光头,穿上袈裟,口诵佛典,混入你的僧众之中。到那时,何愁佛法不灭!!”
    轰!
    波旬刚说完这话,魔煞猛地吞噬佛光!!
    释迦摩尼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片幻影。
    只见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寺庙之中,有信徒跪在地上,朝向佛祖,念经祷告,而前面则有僧人双手合十微笑,一派祥和的场景。
    释迦摩尼见状,不由略觉宽慰。
    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下一刻。
    场景一变!
    仍旧是那寺庙之中,仍旧是那信徒,仍旧是那僧人。但此刻,信徒却痛哭流涕,苦苦哀求,紧紧地抱住僧人的腿:“求求你,圣僧,再宽限几天吧!”
    那僧人猛地一脚将信徒踢翻在地,完全没有了方才的慈悲模样,冷笑道:“我佛慈悲,但是亦有怒目金刚。你欠了佛祖的钱,还钱是天经地义!”
    信徒绝望怒吼道:“可那本就是我的田!”
    僧人狰狞道:“我送你去见佛祖,让你看看佛祖能否宽限你几天吧!”
    一片血肉模糊,场景终究破灭。
    波旬哈哈大笑,笑声渐渐消散,他重新回到了释迦摩尼的内心世界之中。
    释迦摩尼的脑海中忽然回想起了那“苏道真”身处泥潭的画面。
    佛度众生。
    但是,众生未必想要让佛救度!
    如果,众生真的不需要佛来度,佛却又要强度的话。
    那,佛和魔又有什么分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