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花剌子模

      历史长河中,能真正配的上帝国二字的屈指可数,突厥帝国绝对能算其中之一。
    其版图雄跨欧亚草原。
    一度成为隋唐最大的威胁。
    长孙晟出奇计分化为东西而突厥。
    随后大唐李靖、苏定方分别击灭东西突厥。
    突厥汗国亡了,突厥人却没有,在中亚草原繁衍生息,形成广泛的突厥语系部落。
    哈扎尔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是混的最好的。
    它在历史中有个更霸气的名字,可萨汗国或者可萨帝国。
    苏定方一万步骑灭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说突厥语的可萨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建立可萨汗国,陆续征服乌克兰平原和高加索山地。
    因其地处丝绸之路北线,财源滚滚,兵强马壮,被称为里海雄鹰。
    逐渐成为地缘强国。
    里海一度成为了可萨帝国的内湖,在后世仍被当地人称为可萨海。
    黑衣大食的阿拔斯家族取代白衣大食的倭马亚家族,逐渐与可萨汗国修好。
    并积极争取哈扎尔人加入大食法。
    彼时,巴格达与君士坦丁堡都派出庞大的传教使团,争取可萨汗国。
    可萨汗国一直奉行左右逢源之策,掌控北线商路,自然不肯选边站。
    出于地缘平衡和贸易平衡的需要,最终选择信奉犹太教。
    但四十年后的公元968年,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崛起,攻陷可萨汗国都城。
    拜占庭与黑衣大食群起而攻之,可萨汗国随之灭亡。
    一部分人留在东斯拉夫草原上,一部分随着商路东迁,进入北宋开封,成为后世开封犹太群落。
    乌古斯此时还是一个庞大的突厥部落联盟,但哈扎尔人已经是一个强权。
    面对李晔的诏令,九姓乌古斯不敢违逆,派出一支七千人的骑兵南下花剌子模。
    可萨汗国却还端着架子,玩地缘平衡的那一套。
    不仅不奉诏,还派出一支三万人的骑兵,在边境上虎视眈眈。
    花剌子模的北面,咸海与里海之间的肥沃草原,一直是他们的牧场。
    大唐势力延伸到此,最警觉的就是他们。
    恰好,李晔也想把手伸向里海东岸的肥沃草原。
    以可萨汗国现在的实力,的确有资格与大唐叫板。
    吃进嘴的肥肉,没人愿意吐出来。
    若不是忌惮唐军的声威,恐怕他们早就把手伸进花剌子模。
    自萨曼王朝崩溃之后,花剌子模根本没有什么抵挡能力。
    乌古斯骑兵率先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的手段比唐军残酷的多,所过之地尽为白土。
    掠夺大量金银女子。
    此举让可萨骑兵们眼红。
    本质上,哈扎尔人也是一伙儿强盗,靠劫掠起家。
    乌古斯人的行径极大刺激到了可萨骑兵。
    终于,他们按捺不住,引兵南下,既抢花剌子模,也截杀乌古斯人。
    乌古斯人自然比不上风光了两百多年的哈扎尔人。
    兵力上处于弱势,被可萨骑兵狠狠砍了一刀。
    尝到腥味与甜头的可萨骑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攻打花剌子模各大城市。
    可萨汗国在与大食、拜占庭的争锋中,逐渐获得一些文明成果,具装骑兵、攻城器械应有尽有。
    花剌子模北面城池纷纷陷落。
    可萨人很快进围花剌子模首府玉龙赤杰。
    天兴四年的春天,西土战火依旧没有停歇。
    李晔原本想试试可萨人的反应,没想到这厮还真不给面子。
    如同一头饿狼,扑到自己的碗里面。
    自己没去招惹他们,他们反而来招惹自己。
    尽管可萨使者解释一切都是误会,但他们的大军仍未退去,反而还在里海东岸集结大军。
    可萨人大有一不做二不休,跟大唐掰掰手腕的意思。
    西土三大势力,拜占庭太远,只派出使者观察,但黑衣大食闻风而动。
    纠合里海南岸的白益家族向东,有窥伺呼罗珊之意。
    被驱赶到南面波斯高原上的萨曼人,也响应黑衣大食的号召。
    似乎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大唐从气吞万里变成四面楚歌。
    还有乌古斯人,响应李晔的诏令南下,攻打花剌子模,却被人阴了一手。
    使者在李晔面前哭诉,找个说法。
    李晔自然是尽力安抚。
    乌古斯人还算是听话,这就足够了。
    至于可萨人,在西土属于一大强权,当然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
    随军的枢密参军、参事们建议各个击破,先让出花剌子模的争夺,全心全意对付大食人和波斯人。
    不过这个建议被李晔否决了。
    其一,南面、西面都是山地,不好打,得不到利益的战争,得不偿失。
    其二,大食法出了名的顽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国家之争其实跟两个地痞打架差不多。
    有个成语叫得寸进尺。
    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别人的贪得无厌。
    花剌子模悬在布哈拉的头顶上,居高临下,一旦被可萨人拿走,就会成为进攻河中的跳板。
    到时候,大唐西面要应对黑衣大食与白益,南面要应对萨曼残余,北面还要防备可萨人。
    三个方向的拉扯,大唐将士迟早会精疲力尽。
    两个地痞打架,最好的策略就是先发制人,一记猛拳把对手打趴下打服,对手才不敢有下次。
    表面上是可萨人觊觎花剌子模,其实放大看,是西土诸国没有做好接纳大唐的心理准备。
    就像一个村子,原来只有三个地痞。
    现在来了一个外来户。
    关键这个新来的地痞还这么豪横,不跟任何人结盟也就算了,还想当老大。
    其他三个会怎么想?
    当然是把外来户赶走。
    黑衣大食的蠢蠢欲动,其实也是在战略上若有若无的配合。
    拜占庭不可能跟黑衣大食联合。
    但可萨汗国却与黑衣大食关系还行。
    此时的拜占庭教皇,正在大肆迫害犹太教,大量拜占庭的犹太商人,挟款逃往可萨汗国,因此拜占庭与可萨帝国的关系走到冰点。
    这是可萨帝国与黑衣大食穿一条裤子的外部原因。
    当然,李晔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但这么多年的战争,培养了他的嗅觉。
    可萨人与大食人联合,这几乎就是大唐的地缘噩梦了。
    要让大唐文明在河中扎下根,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老是这么打打杀杀的,大唐可以强横一时,但总不能一辈子都这么**着吧?
    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迟早会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