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柳家药丸

      一刻钟后,包括李刊在内的八人已将书信看过一遍,表情也早已或真情或假意的变得震惊。
    “皇、皇上,柳家竟然......”
    说话之人跟李刊同品,官拜太常寺卿,叫岑建安。
    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亦是同舟会之人。
    “岑爱卿。”
    宁永年将目光投向他,随口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皇上,此、此事微臣不敢妄加断言!”
    岑建安二话不说就先跪倒,摆明了一副不愿得罪人的样子。
    宁永年又抬眼一一扫过其他人,见其余七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沉默片刻后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唉,诸位爱卿可知朕为何会召你们来商议此事吗?”
    “这......”
    这个问题的答案众人其实都知道,但却没有一人回答。
    不过宁永年倒也不生气,只是笑道:
    “你们啊,一个个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好手。”
    “罢了,你们不愿说,朕便替你们说。”
    “如今朝堂之上不是姓柳的官便是姓魏的官,讲实话,朕信不过他们。”
    “是,朕确实可以凡事都由自己做主。”
    “但朕也有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的时候。”
    “所以朕才会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而你们要是都不开口......那朕便真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
    一番话虽是以玩笑的语气说出,但其中却又有些自嘲与无奈。
    岑建安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过后还是李刊率先迈前一步,深吸一口气躬身说道:
    “皇上!”
    “您既然都如此说了,那微臣便斗胆多言几句!”
    “以微臣之见,既然这些书信都是朝廷的探子从许家窃出的,那便大概率是真的。”
    “既然柳家敢伙同许家造反,如今恰好又与魏家斗的你死我活......皇上不如便借魏家之手彻底将反贼一举荡清!”
    “......”
    虽然并没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李刊这几句话最起码表明了他的态度。
    宁永年闻言之后沉吟片刻,突然又问:
    “那若这些书信是假的呢?”
    “假的?”
    李刊“楞”了一下,思考一阵才回答道:“皇上,微臣不觉得会是假的。”
    “许家如今占据冀州,原州那边大奉亦已发难。”
    “柳魏两家打得越久天下便乱的越久,对许家也越有利。”
    “他们没有理由会在这时候构陷柳家。”
    石渠阁内烛火通明,映着李刊一脸凌然。
    “嗯......”
    宁永年微微点头,似是被李刊的解释给说动了。
    而就在此时,刚从地上站起的岑建安也开口说道:
    “皇上,微臣倒是觉得此事是真是假其实已并不重要了。”
    “哦?”
    宁永年表情一凝:“此言何意?”
    “皇上......”
    岑建安头埋的很低,声音不大但却有够真诚:“如今我大宁内有反贼未平,外有强敌来袭,如此危难之际柳魏两家却又皆不肯停手,不论在朝在野依旧斗个不停。”
    “再如此拖下去,官者也好、百姓也罢,又如何能倾尽全力平反贼、驱外敌?!”
    “所以不管柳家是否真反,亦不管柳魏两家此前究竟谁对谁错,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让柳魏之争就此停下!”
    “皇上,这便是微臣想说的!”
    “......”
    不论真假、不管对错,柳魏两家之中必须立刻倒下一家。
    岑建安虽然没有明说倒下的这一家是谁,但以目前这种情况,恐怕任谁也知道答案只能是柳家。
    “嗯,岑爱卿此言极是。”
    宁永年再次点头,然后又看向至今没有表态的五人。
    “你们呢?”
    “如何想的便如何说,无须讳言。”
    “......”
    “回皇上!微臣觉得李大人与岑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以大宁如今的状况,确不能再任由柳魏这样继续斗下去了......”
    “抑或可以先查一下信中之事究竟是否属实......”
    “......”
    很快,剩余五人也都通通表了态。
    出乎意料的,包括并不属于同舟会的三人在内,八人虽然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措辞也有的明确,有的模糊。
    但众人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柳家,该完蛋了。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宁永年是如何想的并不好说,反正表情上是啥也看不出来。
    “诸位爱卿,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再容朕好好想想。”
    “......”
    李刊等人对视一眼,皆没再多言,躬身退出石渠阁。
    殿中安静了片刻,直到宁永年看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李怀忠随口问道:
    “老李,你觉得他们说的可有道理?”
    “皇上,这个老奴确实不知。”
    李怀忠小声回答:“不过既然诸位大人都这么想......”
    “怎么?难道他们就不能是提前串通好的么?”
    宁永年先是打断一句,但很快就又笑着自我否定道:“哈哈,这话你就当朕没说。”
    “能把这八个人同时收为己用......如果真有这种手眼通天之人,那朕干脆直接把皇位拱手相让算了。”
    虽是一句戏言,不过却也是宁永年此刻的真实想法。
    如果今晚他只见了一个人,他或许还会怀疑一下此人是否跟魏家有所勾结。
    但当八个一直保持中立的重臣都是一样的态度时,那这个疑虑便不复存在了。
    那么......
    “老李。”
    半晌之后,宁永年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魏贤志进宫。”
    ......
    两个时辰后。
    当魏贤志走出石渠阁时,身上比来时多了一物。
    一块刻有“禁”字的令牌。
    虽然禁卫军如今大部都在冀州,但京城里仍留着将近万人。
    更关键的是,这其中还有从悬镜司并进来的花翎卫。
    所以,宁永年给魏贤志的并不单单只是可以调动禁卫军的权限,其实更是一把“尚方宝剑”。
    一把可以斩掉整个柳家的尚方宝剑。
    “......”
    快步走出皇宫,魏贤志神色平静的弯腰钻进马车。
    其实当李怀忠去魏府召自己进宫时,他就知道魏长天的谋划已经成了。
    两天。
    两天之后,大宁三大姓氏便会只剩下一个。
    那就是“魏”。
    放到半年之前,魏贤志打死也想不到这一天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就好像冥冥中有一只巨手在推动着一切不停的加速、加速、再加速。
    话说,如果给这所有的变化找一个起始点的话,应该是什么时候呢?
    春龙诗会?
    长天杀了柳元山?
    好像还要再早一些......
    不知为何,魏贤志脑海中突然蹦出一幅画面,并且完全是出于本能的觉得似乎就是打从那一刻开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时临近黄昏,自己正与秦彩珍在湖心凉亭喝茶。
    长天突然跑过来,先是破天荒的跟他娘道了声“谢”,然后又十分拘谨的小声说道:
    “爹,我想杀个人......”
    没错,那天儿子确实有些反常。
    欲言又止的模样,就好像此前从没做过杀人这等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