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破梵高个人记录

      第286章 破梵高个人记录
    然而,石油国的狗大户们,比姓石的那位更豪横,人家竞价,眉头都不带眨一下的,一两亿美元,恐怕都不怎么放心上呢!
    “10亿”
    随着这个数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现场立即陷入了停顿的状态。
    就连许晴的直播间,此刻都安静了下来。显然,也被石油国的狗大户的口气给震慑住。
    这架势,完全就是势在必得。
    姓石的家伙脸色变来变去,最后居然也选择了放弃。10亿人民币的代价,实在是有点大。他个人的资产,也不过两百多亿而已。
    最开始,他以为三五亿人民币,怎么也能把梵高的画稳拿下来。
    他这才跟美国的高校打担保,一定奉上梵高的作品。
    现在看来,他只能另想办法。
    超过10亿,他也有点肉疼呀!那么多钱,不是大风吹来的。
    又过了两分钟,梵高的画作被定格在12亿人民币,折合美元差不多1.8亿。
    “没想到,梵高最贵的一幅画,竟然在中国诞生。”刘世军也很意外。
    在这之前,梵高最贵的一幅画是《加歇医生肖像》,1990年,时任日本第二大造纸商—大昭和制纸名誉主席斋藤了英以8250万美金在纽约苏富比竞得这件作品。
    谁都不曾想到,眼前的这幅画,直接将梵高的个人艺术品拍卖纪录翻倍,一下子抬升到1.8亿,再加上佣金的话,成交价就接近2亿美元了。
    尽管说上一个记录是十多二十年前创下的,那时候的1亿美元可能比现在的2亿美元要值钱,但忽然暴涨那么多,也超乎很多人的预料。
    “至此,梵高已经有超过15幅作品价值超过一亿人民币的,可怕。”也有人表示。
    “肯定不止啦!只能说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画作,有超过15幅交易价超过一亿人民币。还有些更好的,都保存在博物馆呢!”
    “不错!其实真正值钱的,还在博物馆。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如果拿出来拍卖,那绝对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
    由此可见,梵高作为一名艺术家,创造出百亿以上的经济价值,不愧是大佬级的画家。
    “注意了,姓石的那位,肯定会盯上你的。”蒋晚玉跟方醒说道。
    方醒两手一摊:“无所谓!我不一定见他。”
    富豪又怎么样?谁的兜里还没有几个钱?
    他真要是有能耐,刚才就应该拍下那幅作品,偏偏又心疼钱。
    接下来,各种西方艺术品粉墨登场,反应很一般。中国人不太能欣赏西方艺术,一些富豪拍走,其实也不是为了欣赏,而是附庸风雅罢了。
    真正的收藏家,对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的艺术品,一般不会盲目。
    这就造成中途还有三件拍品流拍,分别是一幅油画,一件玻璃艺术品,以及一根文明棍。
    文明棍也是收藏品的一种,其价值,主要看制作的材料,有木制的,又有金属制造的;既有镶宝石的,又有图案的,甚至镏金的。
    其主要特点是在杖头上,有象牙、铜、石头、玉、不锈钢,或光亮、或粗糙,有的质地细腻、有的典雅华贵,有的写实、有的抽象,拐杖上多有书法、绘画等精美雕刻。文明棍不仅作为行走时减负的工具,还是绅士的象征。
    西方绅士的手杖一般是一根直杖。在手握的位置装有金属或宝石。而演变成中国的文明棍后在手握的位置大多带拐弯的形状。
    如果不是有方醒提供的两幅名家名作,这场西方艺术品专场的拍卖会,就会显得挺尴尬。
    方醒提供的两幅画作,遮掩了所有的瑕疵。就算其他的拍品都流拍,这场拍卖会依旧会成为业界所羡慕的拍卖会。
    “就看最后的压轴品了。”
    “达芬奇的画,肯定要比梵高的强。主要是达芬奇的画传世并不多,幅幅都是精品。”
    “应该说达芬奇的画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太罕见,一般都是珍藏在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艺术馆什么的。”
    “在这之前,达芬奇唯一被拍卖的作品是《救世主》,4.5亿美元,差不多30亿人民币。这个记录,恐怕很难打破。”
    “不知道这次拍卖,能不能打破《救世主》的记录。”
    “几乎不可能,首先《救世主》的知名度要比这次拍卖的作品更加出名,其次,那次拍卖,佳士得在宣传上下了血本的。
    据说,拍卖前,人家就在世界各地的关键地点进行了巡展,包括港岛、旧金山、伦敦……”
    “就算打破不了《救世主》的记录,以达芬奇的号召力,打破刚才梵高那幅画的交易价,应该难度不大吧?”
    ……
    所有人都在期待最后的压轴品。
    或者说,那些西方的富豪,有八成都是冲着达芬奇的画来的。尤其是眼前的这幅画,被誉为儿童版的《蒙娜丽莎》。
    “可惜!时间太紧迫了,我们也应该学习佳士得,进行巡展的。”蒋晚玉有点遗憾。
    方醒笑了笑:“没必要,只要把消息传出去,有兴趣和实力来竞拍的人,自然会来。那些巡展,无非就是提升作品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名气而已,对拍卖的影响并没有很大。”
    他这是老实话,这种艺术品,不同于电影。
    电影上映,演员和导演可能各个城市去宣传,那对票房的影响确实很大。因为普通民众,能消费得起一张电影票。
    而这种艺术品,根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接触的,更没有能力去消费。
    “咳咳!巡展还可以收门票的。不会亏了宣传费。”蒋晚玉跟方醒说道。
    “收费?是吗?”方醒愣了一下。
    他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巡展收费,能有多少人去看?
    “是呀!《救世主》巡展的时候,门票甚至炒到400美元一张呢!”
    两三千人民币一张门票,就为了看一幅画?普通人能看懂什么?反正方醒觉得这挺离谱的。
    就在方醒他们闲聊的时候,最激动人心的压轴拍卖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