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徐爵玩儿完了……

      冯保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又气又恨真个是窝了一肚子的火。
    然而,他又不知道找谁出。
    怪徐爵吗?
    当然怪。如果徐爵不去秦淮河畔逍遥快活,就不会出这种糗事儿。
    可冯保清楚,没出这事儿,也会出那事儿,所以不能全怪徐爵。
    怪万历皇帝吗?
    当然怪。如果万历皇帝依然还宠信他,南京的官员岂敢抓徐爵?
    可冯保清楚,不可能指望万历皇帝宠他一辈子,人都是会变的。
    那怪他自己吗?
    当然怪。如果他叮嘱警告徐爵,徐爵断不敢背着他胡天胡地。
    可冯保清楚,徐爵出事儿的根本原因压根不在某某一个人,而是由于几个因素交织一起,最后合力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徐爵这次玩完了,再也不是冯府的大管家。
    说是说万历皇帝不该管,也轮不到他管。可人家毕竟是九五之尊,天下事都可以管得,想管也不是不可以。
    万历皇帝当然有权过问。
    而且理由貌似还很充分,除了他是皇帝这个身份有权过问之外,他还自诩站在冯保的角度,说是为了冯保好:他是皇帝,冯保相当于是他的大管家,而徐爵是冯保的大管家。徐爵犯事儿,冯保声誉自然受损,间接导致他这个皇帝的声誉也受损。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冯保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解除徐爵大管家的职务,同时像冯邦宁一样削职。
    明知万历皇帝借机大做文章,又能怎样?还不是得乖乖遵守?
    ……
    就在当天,这个消息便在北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而且有声有色,将徐爵的过往都一一扒出来了。
    “徐爵这个家伙可是个老手啊!北京哪座青楼哪处窑子他没有逛过?这就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吧!”
    “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冯公公在皇帝爷面前失宠所致?不然从前为什么没有抓?徐爵可不止一次去过南京。”
    “真是一物降一物啊!想着从前徐爵在京城多威风,吃香的喝辣的,有谁敢动他?在南京被抓的时候,听说赤身裸体,衣服都不让他穿呢。”
    “可不?要说南京五城兵马司的那位巡城御史也是牛叉得不能再牛叉了,竟敢如此侮辱徐爵!听说那位巡城御史的名字叫作周翔胜。”
    “对,就叫周翔胜,我也听说了,他现在可是个大名人啊!”
    “不过话说回来,区区一个巡城御史还不敢这般侮辱徐爵吧?怎么说徐爵也是冯公公的大管家,还有六品官职在身呢,我看周翔胜背后肯定有人。”
    “那还用说?周翔胜的背后不仅有官员,还有皇帝爷呢。”
    “嘘……话可不能乱说呀!咱心里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
    ……
    南京刑部牢房。
    徐爵在蹲监狱,他很硬气,不仅大骂,还出言威胁抓他的人。
    他知道那晚抓他并侮辱他的军官叫周翔胜,是一位巡城御史。
    在监狱里,他倒是没有受到毒打和虐待,只是将他关起来。
    南京城也没有官员来看他。
    连冯保的心腹即守备太监都没来。
    每天都嚷着骂着放他出去,可喊破喉咙就是没有人搭理他。
    这天,周翔胜来了。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徐爵忍不住破口大骂。
    然而周翔胜笑得跟弥勒佛似的,竟浑不在意。他慢悠悠地说道:“骂吧,使劲儿骂,等回到北京你得哭。”
    “哼!狗东西。”徐爵痛恨地道。
    “实话告诉你,你已经不再是冯公公府邸的大管家了。冯公公解除了你大管家的职务,皇帝爷已经将你削职。”
    “胡说,这不可能。”徐爵坚定地道。
    “信不信由你。”周翔胜爽朗地笑了笑道,“反正拘你半个月后就会放了你,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
    说完周翔胜拂袖而去。
    而徐爵仿佛受到什么打击似的,杵在原地动也不动,脑子竟一片空白。
    虽然他根本不相信周翔胜的话,可隐隐之中也能感觉到危机。
    毕竟,全南京城居然没有一位官员来看他——这很奇怪。
    就像当日他不敢相信周翔胜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但他被周翔胜送到监狱关起来确是事实。
    ……
    徐爵因嫖娼而被抓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荆州城。
    朱翊镠得知此情时不禁摇头叹息。
    这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很快他又听到徐爵被免职的消息,朱翊镠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侄儿出事,大管家接着出事,想着冯保这时候肯定郁闷得不行。
    在朱翊镠看来,万历皇帝的用意太明显不过,梁梦龙和王篆也都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是为了扳倒徐爵,让冯保失去一只左右手,同时给大家制造出更大、更多的话题。
    万历皇帝这家伙还真行!
    不给他驱逐冯保的机会,就将冯保的两大心腹一一扳倒。
    如此一来,即便冯保依然还是大内第一人,可已经不香了。
    冯保自己干得或许也没劲儿。
    让朱翊镠没想到,万历皇帝打击冯保竟采取迂回、周折的方式。
    张居正得知此情时,感觉万历皇帝清算他的步伐在加快。
    或许只要冯保一倒,万历皇帝就立马要露出獠牙了。
    瞧万历皇帝的手段。
    所以,张居正对朱翊镠的判断与预测,越来越相信即将要发生。
    逼迫他在著书立说的同时,暗中也在积极准备,万一那天真的来了,他要站出来反抗,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张家陷入无底深渊而无法自拔。
    但朱翊镠早就指出来过,这其实完全是一个悖论。
    想想,如果万历皇帝果真走上清算的道路,刚一开始就站出来反抗,那就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便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万历皇帝走的是一步错路。
    可如果非要等到万历皇帝对张家造成一定实质性的伤害才站出来反抗,那就会失去意义,这也不是张居正愿意看到的结果,站出来反抗的目的,就是不能对张家造成伤害。
    这是不是一个悖论?
    因此,在哪个时间点上站出来,才最合适呢?
    为此,张居正琢磨了很久,但依然没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