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被师娘盯上了【为盟主“堂良天配”

      吃完早饭,唐云风又在练功。
    这回不是在阳台,而是在客厅里。
    前面摆着一架木板鼓,他左手小木板,右手鼓毯子。
    咔咔咔……咚咚咚咚咚……咔……
    开场板眼一过,唐云风张嘴就唱。
    仲冬瑞雪满庭除
    冬至阳升气候舒
    酒香不问寒深浅
    漏永谁知梦有无
    水仙花放黄金盏
    心字香焚白玉炉
    秀帐中柔情软言低声劝
    好一副寒夜挑灯的仕女图
    ……
    颇有韵味的《太虚幻境》唱词,立时充斥着整个客厅。
    这是师娘的成名曲,唐云风学了有段日子。
    最初跟师娘学京韵大鼓,由头也是源于此曲。
    那天早晨,唐云风正在阳台练功。
    不时,便听到师娘一边拖地,嘴里一边哼着小曲儿。
    唐云风听着很有味道,直接夸道:“师娘,您唱得是什么曲?听您唱过好几回,很好听呐!”
    王慧头也没抬的笑了。
    “哈哈,这还算好听呀,嗓子早不行喽。”
    唐宇闭眼回味一番,继续满脸认真的说道:“行腔委婉,韵味醇厚,您吐字也相当讲究,真的很好听。”
    “你这孩子,净挑师娘喜欢听的话说!”王慧这才抬头白了唐宇一眼,笑道,“这是京韵大鼓《太虚幻境》的曲目,我打小练的活。”
    《太虚幻境》可了不得,这是师娘少年成名的经典曲目,唐云风听闻直接眼前一亮。
    传统曲艺,行腔走调各不相同,也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魅力,但其中的技法,同样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说唐云风不动心,那是假话。
    王慧扫了他一眼,笑问道:“你想学呀?”
    “啊,我能学吗?”
    王慧一挥手,没所谓道:“你想学我从现在便开始教你,不过,下次得找时间跟我回津城去拜见一下师爷,礼数不能少。”
    学手艺,这么容易的?
    不过,唐云风见师娘说得认真,不像开玩笑,他又犹豫了。
    “这,师娘,师父那得先有声交待吧?”
    王慧听闻,突然想到什么,自己竟然“噗嗤”一声乐了。
    “哈哈,咱先不管他,要不干脆你以后叫我师父,叫刚子师公得了。”
    如此没大没小的话,唐云风哪里敢接茬儿,后脑勺还保不保得住啦?
    他心里不断嘀咕着。
    不是我说的,不是我说的。
    我没听到,我没听。
    不关我事,不关我事。
    王慧见唐云风半晌不敢应声,眼珠子一转,继续出歪主意。
    “哎呀,没事的,听师娘的没错,咱娘俩偷偷的学,就不告诉你师父,你放心,一切有师娘在,连你师父都听我的。”
    师娘威武。
    这是实话。
    不光师父,后台所有的弟子,有一个算一个,但凡师娘开口了,没人不听她的。
    就这么的,唐云风所学之中,又多了京韵大鼓这么一门艺术。
    只是还没有正式拜师,顶多算师娘的半个徒弟。
    所以从这件事情上,唐云风总结出两点。
    一是,夸女人有好处。
    二是,夸女人有风险。
    总结完之后,他又糊涂了。
    女人到底该不该夸?
    时间缓缓而过。
    “啪嗒”一声轻响,送大林上学的王慧推门进来。
    见唐云风在练习京韵大鼓,她轻手轻脚的关好门,人便立在玄关不动,静静地听着他的唱词。
    很快,王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孩子真的很不错。
    貌似天生就是吃开口饭的好苗子。
    相声、口技、评书,再加上自己的京韵大鼓,已经是四门功课在身。
    但他也真有本事,每一门功课,都能做到让师父满意。
    其实王慧知道,关于这一点,没有什么窍门。
    好嗓子撑底,气息控制的巧妙,脑瓜灵,悟性高,说他什么都好。
    最终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比不过一点:这孩子肯下功夫。
    好手艺,都是练出来的。
    但凡成名成角的艺术家,无人不认同这一点。
    交待给唐云风的事情,他一件不落的给你办得利利索索,剩下的时间便全搁在练功上。
    当初玩闹中,答应传唐云风京韵大鼓,王慧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离开曲坛那么多年,但曾经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从小的汗水、泪水,全是为了它。
    成名后的赞誉,那些聚光灯,那些如雷般的掌声,也全是因为它。
    心中热爱它,为它付出过,也因它收获过。
    这门艺术,怎么可能说放下便放下?
    即便每天忙碌、操持,但依然无法忘记。
    不然,她也不会几次跑到相声舞台去表演京韵大鼓。
    就是因为技痒嘛!
    心有所念,而无知音共享。
    几次上台,都是她一个人独唱,连伴奏乐队都是现凑的。
    孤单。
    孤单得很。
    师娘的孤单无人懂。
    连小黑胖子都不懂。
    收徒弟的心思,王慧早就动过。
    可是后台徒弟不少,但无一人入眼。
    学京韵大鼓可不简单。
    很枯燥,比学相声要枯燥得多。
    同时跟学京剧差不多,最好是娃娃腿,得打小学。
    没有童子功打底,后面很难学出什么名堂来。
    沉寂几年,直到唐云风的出现,师娘的心思这才又活泛了起来。
    唐云风这年纪,自然不算娃娃腿了,但架不住他的底子好呀。
    相声表演使得活中,有不少便是唱曲儿,尤其是他的《探清水河》。
    老实交待一下,师娘其实也是他的粉丝。
    不过,她是被另一个人拉进去的。
    关键是,他学手艺确实能吃苦,肯下功夫。
    这就有希望了。
    所以说,小唐先生其实早被师娘给盯上了,只是他不自罢了。
    ……
    宝玉闻听归本性
    把那些露泪姻缘尽扫除
    谢我师当头棒喝把迷途指
    我情愿
    抛舍了家园
    富贵也不图
    我是跟着您呐去把家出。
    良久,一曲《太虚幻境》,唐云风唱完。
    一回头,这才发现站在门关的王慧。
    “师娘,您几时回来的?”
    王慧笑道:“听了好一会儿,进步不小,今天得空,我再跟你说说京韵大鼓里一些基本的东西。”
    最近他们确实要比以前空闲不少。
    新学员入社,人手一下子多了起来,台前幕后的工作都有人接手。
    上台演员,只管上台表演的事情。
    连带师娘王慧负责的票务,也安排了人接手,她只需要回头把账对清楚便成。
    学手艺,自然是唐云风最喜欢的事情。
    当即拱手道谢:“哎,辛苦师娘了。”
    谁料,王慧突然又打趣道:“叫声师父来听听!”
    得,事情暴露了,师娘这是干脆放开了。
    上回招考时,要不是在场的人太多,唐云风估计自己当时就得挨揍。
    挨揍的原因嘛?
    可能是自己放的茶叶,只有六十五片,没凑够六十六片,数字不吉利。
    或者,走路时,自己先迈得左腿也说不定。
    眼下,师父出去开会,这都走了几天了,说话便得回来。
    此劫依然难逃。
    唐云风赶紧道:“师娘,莫再开玩笑了,等师父回来,您可得护着我一点,不然我都不敢见他了。”
    “哈哈,好,有我在,你放心吧!”王慧直接被他逗乐了。
    打趣完,真要开始授课。
    王慧认真道:“我们的京韵大鼓板眼灵活、节奏多变,主要有几种唱法:掏,就是连续的切分节奏;闪,就是后半拍起唱;腾,就是小节线前后有明显的强弱变化;挪,就是将强拍的字挪到弱拍上唱……”
    这些唱腔是可以借鉴通用的,唐云风听得很认真。
    于是,难得清闲的上午,娘俩便在家里认真的传授着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