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85

    的旅客排队有序地进出, 拥堵乱闯的现象也减少了。秦家二老和顾毓铮刚从人群中脱身, 顾勇军就看到他们迎上来了。

    秦振国道:“你眼睛倒是尖,这么快就找到我们了。”

    顾勇军笑:“现在大家出站都守规矩了,我们来接人的只要守着这个位置, 一接一个准,都不用找。”

    走没几步,就是一溜排得很整齐的三轮黄包车,见了几人大包小包的行李,纷纷出声询问要不要坐。

    顾勇军领着大家往前头那辆走,秦振国把他拦住了:“你自行车呢?”

    “停在外面呢。”

    秦振国道:“那不坐黄包车了,我们行李少,一会儿行李都放你车上, 人走着就行。”

    “你们不累啊?”

    赵静云也笑:“坐了6个多小时车,骨头都要僵了,再不动几下才更难受。一会半道上累了再拦一辆就是了。”

    顾勇军一想也是,现在城里黄包车也有不少,先走走再说吧。

    穿过黄包车排出来的队伍,外面果然停着一大排整齐的自行车。

    赵静云等着顾勇军取车放行李的空档,说道:“车站整个都大变样了啊, 队伍连着队伍的,不用人挤人不说,看着心里就清爽。”

    顾勇军接话:“都是安书记的功劳,除了车站,医院啊、各大路口啊,现在都变得整齐了,他可是对秩序问题下了具体要求的。”

    他指指斜前方那栋刚刚启用的3层大楼:“去年国庆我们才谈过改造自由市场的事,我回来和他一说,他就去搞什么调研了,年底的时候市里就立项了。春节假期结束,你们回上海以后,那边就动工了。那楼啊,盖起来真是快,3个多月盖好,又晾了一个月,你们来之前,刚刚重新启用。”

    顾毓铮闻言朝原先自由市场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幢占地挺大的楼房。

    楼盖得快不稀奇,这边本来就是空地,让摆摊的人临时换个地方,等楼盖起来再搬回来就成,关键是市里能这么快就把这事给办下来,那效率确实不低。

    赵静云抬头看了几眼,模糊一片:“我眼神不好,你说说,那楼里现在怎么样了?”

    “一楼是框架结构的大厅,全部划成一个个摊位,我去看过一次,足足有500个位置。二楼是市里的日报社,三楼给了市招待所。”

    秦振国道:“这么大的占地,花了不少钱吧,我看市里变化这么大,用钱的地方多,市里财政撑得住?”

    顾勇军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好像是说,市里出了一部分,那块地原先属于xx村的,那村老早被城区扩大给连上了,他们把地拿出来,市里就算他们也占了一部分,后来霜泠出了一点钱,本来说是捐给市里的,但安书记说,不能白拿老百姓的,就也给她算占了一小股,其他办厂子的大小老板有样学样,也占了一点点,钱就够了。安书记的意思,收回来的房租,按所占比例给大家分红。”

    秦振国点点头:“他这办法倒是聪明,要是都按这么来,城市建设起来了,市里财政压力也减轻了,关键让人民群众都参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凝聚力也能提高,就是这个政策上,这么来不会出问题吗?”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邓公不是说了,改/革要大胆一点,勇于试验么,大家都觉得这样挺好,那应该就没关系。”

    赵静云道:“我看着安家那两兄弟行事都一向有章法,安书记既然敢做,心里自然是有数的,你们就别想那么多了。”

    顾勇军道:“是啊,我们市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可见他的做法对老百姓是真正有利的。你看看,大街上人都多了不少。现在人的心思也活了,周边的乡镇、农村里,不少人都跑城里来找活干,打临工的,摆小摊的,还有些厂子专门下去招工,对了,隔壁市的听说我们这发展的好,竟然都有人过来呢。”

    秦振国感叹:“当老百姓的,谁不想自己日子过得好点,能真为他们办实事,安国生这书记就算没当错。对了,他来于水,快3年了吧?”

    “是啊,今年正好第三年。我们上次见面,还听他说,现在城市发展好,人口越来越多,城区范围也在不停扩大,想要更进一步发展,交通是大问题,他想要在今年任期结束前,把车站搬迁的事情确定下来,算是给在于水的这段工作来个善始善终。”

    听着大人们的谈论,顾毓铮的心情格外平静,她已经不复刚重生时看到记忆中的街道时那么激动了。现在的于水市,一如前世般顺着改/革的春风蓬勃发展,与之前不同的是,因为她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动,这一次的发展,变化得更快。

    她从包里掏出相机,不停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这一世,她不再如当初那般懵懵懂懂,能够重新体验与这个生她养她的城市一起成长的感觉,甚至是亲身参与进去,是一件幸运的事。

    几人一路走一路聊,沿途看看城市这半年来的变化,心中都是感慨不已,一时也没觉得累,竟然真的就靠着两条腿一路到了秦家。

    秦家的小院已经被顾勇军提前收拾过了,在三人洗漱的时间里,他将灶上温着清粥小菜端上桌:“先吃点清淡的填填肚子,休息一下,晚上我们再吃顿好的。”又问女儿,“一会你是跟爸爸回家还是在舅公舅婆这睡?”

    顾毓铮精神头还不错,她眼珠子一转:“跑来跑去好麻烦,我就睡这里好了,醒来就可以吃爸爸做的好菜了。”

    顾勇军点点头:“那你赶紧睡,等下起来吃完东西,咱们还要去看你外婆。”

    三人休息过后又饱餐一顿,赵静云从带来的行李里拿出一个大包:“这些是在囡囡拍戏的地方买的一些当地特产,你拿去给她外婆舅舅们分了,我们两个年纪大,有点累,今天就先不过去了。霜泠的车是今天半夜到,你要记得去接啊。”

    顾勇军点头表示知道。这次顾毓铮和秦家二老是直接从小镇过来的,耿霜泠生意上还有点事没忙完,之前打电话时就说各走各的,结果她见女心切,还是买了最近的一趟车,正好赶在同一天,就是到站时间太晚。

    去了四合院,全家人济济一堂,老早等着了。

    要说八十年代有很多不方便的,但有些东西又是后世比不了的。单就这看重亲情一事上,好的家庭是真的好。顾勇军知道女儿要回来,他想着岳母对这个外孙女也是挂念的,买菜的时候就拐了个弯过来通知了,耿外婆立马把消息散布出去,这不,等顾毓铮到的时候,除了不在市里住的几个,本市的舅舅舅妈表哥表姐全在。

    耿外婆拉着外孙女一阵嘘寒问暖,外公也乐呵呵地不时问上两句,完了又是几个舅舅轮流训话,虽然都是老生常谈,每次放假回来的

    分卷阅读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