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61

    大家去自己买的小套房歇歇脚。半年时间,她在上海发展的不错,狠狠心,直接花钱买了一间三间套的套房,想不到比丈夫单位发职工楼都快呢,她心里正暗自得意,想着给大家一个惊喜,表舅秦振国却是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报了个当地有名的住宅小区。

    耿霜泠:“???”

    到了地头,好家伙,秦家两老的手脚够快的啊。

    耿霜泠以为自己能在上海买上一个套间已经很有魄力了,结果人家直接买了一个小洋房。

    隐藏在高墙巷弄之间的两层高独立住宅,门前带了一个近百平方的小花园。这么一座建筑,花销不小吧?而且没有一定的渠道,想买也买不下来。

    秦振国指指屋内:“家具之类都准备好了,你们自己挑房间放行礼吧。”

    耿霜泠纠结了,表舅这是要抢孩子的节奏啊。

    顾毓铮才不想那么多,多漂亮的房子啊,自家有房,就不用去挤学校的宿舍啦。

    二楼的卧室朝南的有三间,各自都配有独立的卫浴系统,她选了靠近走廊的那一间就冲了进去。

    耿霜泠的晕车症还没有完全痊愈,几人收拾停当后,又休息了几个小时,才出发去学校。

    秦振国这房子挑的好,住宅环境优越,周围邻居也没有大声喧哗吵嚷的,暂时看来都挺有素质。搬家最怕的就是碰上闹哄哄的环境和恶邻居,这边就没有这样的担心。最重要的是,这里离学校还不远,走路都才20多分钟,再合适也没有了。

    耿霜泠一路上都在想:“房子表舅买了,家具表舅包了,我还能再添点什么呢?什么都不做,脸都丢没了。开个公司就觉得自己能了,连人家的影子都没追上呢。”

    作者有话要说:  顾毓铮:新地图正式打开。

    男主:我现在出场,年纪这么小,不够威武霸气啊。

    作者:听说现在流行的是正太萌……邪魅狂霸拽什么的,呵呵。

    男主:……

    小科普:1,上海1908年就有了出租车。国内最早出现出租车的城市,史料记载中是哈尔滨。

    2,少年班和零零班都是真实存在的,牛逼程度比文章描述的只有更牛。实验班的描述就是作者夸张的。当时最先出现的实验班是各重点学校自行设立的试点班级,采用全新教材。对于早慧儿童也只接受小幅度跳级,卡得也比较严。后来在实验班基础上出现了实验学校。至于现在,所谓“实验”,就有点烂大街的意思了。

    3,以前的人很热衷于天才儿童,记得那时候动不动就把“天才”两字挂嘴边,感觉都成了家长们的口头禅了。别人家的都是天才,就自己家的哪哪都有问题o( ̄ヘ ̄*o)当然,出去吹牛的时候,自己家的也是天才后补╮( ̄▽ ̄)╭

    ☆、第41章

    实验班报到是到校长室亲自完成的。之后家长回家,孩子由班主任领着去教室。

    顾毓铮跟在宋老师的身后一路穿过初、高中部往小学部走去。

    这个时候的学校招生数量没有后来多, 国人在建筑上, 也还没那么一味追求“大”, 三个学部加在一起也就比后世的一个高中规模大一点。顾毓铮之前来参加考试的时候已经参观过了, 这次过来就没有东张西望, 倒是周围不少路过的学生和家长都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 其中夹杂着的大多是羡慕、好奇、钦佩等等情绪。实验学校注重学风培养,嫉妒之类负面情感不能说没有,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宋老师作为全校唯三的实验班班主任之一, 教学能力毋庸置疑,在学校里的知名度也毋庸置疑。跟在她身后的,只能是实验班的学生。能进那个班,将来不说个个都能出人头地,起码前途是不可限量了。

    “这么多人看着你,会不会觉得不自在?”

    顾毓铮闻言摇摇头,马上又想到自己落后了老师半个身子的距离,赶紧开口:“还好。”

    宋老师道:“进了实验班, 就要学会习惯这些目光。你们天生比其他孩子起点要高,不要因为这些目光分了心,乱了自己学习的脚步。未来的日子还长,到了班级以后,你就会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你比普通人多拥有的这点优势,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一直保持住。”

    顾毓铮受教地应了。

    她前世就是个学霸, 拥有出众的天资,但无奈自己除了对知识有强大的渴求外,没有更多的上进**和坚定信念。那时候的母亲耿霜泠做事谨小慎微,对女儿的学业只要拿到第一的分数就满足了,连个跳级申请都因为怕有节外生枝而拒绝。结果就是她比别人多懂很多知识却完全没有施展的空间,然后又碰上倒霉的健康因素,最终落回平庸。成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又一真实写照。

    重生回来以后,几年不懈的努力下来,最大的成果除了加诸在父母身上的影响并由此改变家庭状况外,就是终于为自己争取到全新的机会,现在,她不会让自己走回老路。

    实验班的存在并非秘密,对外招生的渠道却并未公开。毕竟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那么多,真要都一窝蜂来报名考试,学校就乱了套了。所以,招生主要还是以各地方政府的推荐为主。经当地政府发掘推荐,再经过考试,最终录取的人数少之又少,顾毓铮班里的同学,包括她,一共27个。

    当然,这27个人,并非就真的全都是小天才了。比如吴志宇和石娇娇。

    是的,这两个小伙伴听说顾毓铮要进实验班,死活也缠着父母进来了。

    两孩子本来就聪明,虽然达不到天才的程度,但每个假期都被秦振国和赵静云亲自调教,几年下来,跟上实验班的进度还是可以的。

    实验班推行的是因材施教,主要教授的是学习的方法。只要达到了基本的知识积累,在这个班里,能学到哪个程度就全看学生自己了。小学的知识量又不多,什么时候学完了,什么时候申请去更高一层的班级,没学完就继续呆着。所以放两人进来,除了他们自己,对其他人的影响并不大。

    华夏始终是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学生家长通过关系求上门了,孩子自己与标准差的也不算太离谱,那这点方便之门还是可以开一下的。

    一进教室,顾毓铮就看到两人在讲台下对着她挤眉弄眼。

    顾毓铮:“……”

    再一看,隔了几个位置,张木昕正拿着一本书在低头研究。继续环视一圈教室,没别的认识的人了。好么,小伙伴顺利会师,大院假期学习班有一小半都搬过来了。

    张木昕的加入和吴志宇石娇娇之流不一样,他是完全凭自己能力进来的。这个小学一年级时就戴上了眼镜的小男孩智商算不上惊天动地,相比班里其他小天才也

    分卷阅读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