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52

    偏僻的吧?能把户口迁进来,估计花了不少力气。”

    想着都是一起扛过枪的,现在住得又不远,两家多联系亲近,对丈夫将来说不定也有好处,难得老公开窍一次,积极地换衣打扮,给自己多挣点面子。然而衣服穿得再漂亮也没用,这一顿饭吃得并不舒心。

    饭桌上, 4个昔日战友,除了顾勇军,只有一位带了家眷,耿霜泠听着几人聊天才知道,今天的主人家,那位有本事的老战友已经离婚了。另一位的老婆在乡下,没过来。

    这本来也没什么,现在风气比起前两年要开放许多,离婚虽然还会被人说闲话,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可是听听那人说的什么话!

    “我说你啊,还守着乡下那老婆干什么,你又不是没本事,赶紧换一个,我来给你介绍!”

    一顿饭吃得满肚子火,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家属阿姨也听得直皱眉头,耿霜泠虽说不至于直接在脸上表露,但熟悉自家老妈的顾毓铮还是能看出来的,男人多喝了几杯,饭桌上的话题就算是吹牛胡说的,也让人听着难受。她小孩子一个没好出声,只一味地低头夹菜。

    回到家,耿霜泠直接让顾勇军与对方断了往来。

    离婚不是大事,可要看为什么离婚。自己离了不算,还挑唆别人离,这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喝了几杯酒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这两年做生意的人多了,有钱人也多了,整个社会似乎都跟着浮躁起来。人心思变,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放在自己老公身边,就算顾勇军老实,不容易带歪,处在一起影响也不好。

    得了,其他话不用多说,以后下班有活干了,每天去表舅家接闺女,晚饭就在表舅家吃,让表舅再多多教育,就当在职进修了。

    这样的安排,顾毓铮没意见,学习是好事,让爸爸去接受舅公舅婆的熏陶,她是举双手双脚同意!

    顾勇军的生活也从此走上了轨道。

    白天在单位做牛做马争取早日出成绩,下班去秦振国家吃饭顺带接受培训。等到回家,有活干活,没活就陪着老婆孩子享受天伦之乐,至于出外打牌什么的,反正他自己也没兴趣。

    他现在工资比起在部队涨了不少,自然没有再全往自己妈那送的道理。老婆那么能干,他也不能拖后腿,好好干,争取把养家糊口的大任扛回来,这可是男人的面子。

    休息天的时候,顾勇军不是跟着老婆去岳母家尽孝就是在家做东西。

    自从干了保卫科的小领导,他手上就空了,这对于一个技术帝来说,是很不习惯的一件事。于是他给自己找了新活干——给家里添东西。

    小桌子小柜子小凳子,但凡是能搞到材料的,都自己做。就连炒饭的铁锅,都被他寻来一块生铁,叮叮当当地敲出一个来。

    顾毓铮看得兴致勃勃,抱着爸爸直夸,顾勇军一高兴,就答应女儿再帮她做一张新书桌。

    7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的时候,小候鸟般迁徙的小伙伴们又如期到来了,继续着他们肆意挥霍的假期时光。

    紧接着到了8月,眼看着离开学的时间越发近了,家里又出了一件大事。

    张志强找来了。

    来的目的是关于饰品生意的所有权。

    这两年,为了促进经济建设,鼓励民众创业,出台了很多新的规定,“蝶飞飞”顺利搭上了这趟顺风车,正式将商标注册成功,从此,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家标记,而是有着法律效用的正式品牌了。

    小作坊解散了,成立了全新的饰品制作公司,因为耿霜泠的身份问题,所有人登记的是张志强的名字。

    现在,张志强打算结婚了。

    他要结婚,是好事。这一年,他满31周岁了,顾勇军才32,女儿顾毓铮都已经能得就差要上天了,抓紧时间结婚再生个孩子,是所有人对他的殷切期盼。

    新娘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耿霜泠看好并提拔的张翠。

    虽然和张志强的年龄有些差距,但在农村出来的张翠心里,自己同样是个大龄姑娘了。两个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接触久了,男的欣赏女的自强上进,女的欣赏男的重情义有责任心,再加上耿霜泠工资给的大方,两人的钱都不少赚,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年纪也大了,互相又看对了眼,那就结吧。

    可一旦结婚,就牵扯到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张志强担心将来在这个资产问题上说不清楚,所以特意来和商量将资产所有人名字改回耿霜泠的事。

    对于张志强,别说之前与顾勇军相处的情分,就是这两年来与耿霜泠的合作共事,也让全家人对他的人品给予了十足的信任。耿霜泠不想改,她在单位呆得好好的,虽然钱不多,但旱涝保收的。

    顾毓铮实在看不过眼,你存款攒得都够你几十年工资了,你还想着这旱涝保收。

    其实旱涝保收不是关键,最重要是单位里有保险。保险保险,下半辈子的保障啊。

    张志强道:“嫂子,你办停薪留职吧。”

    作者有话要说:  想到小顾要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念一二三四我就心疼,所以……再让她自由几天吧。

    这一章,爸爸抢戏。

    ☆、第36章

    “停薪留职”和“下海经商”这两个名词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简单的说,在80年代初, 挤进企事业单位的人太多了, 搞得很多部门的人都游手好闲。国家当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就希望这些多出来的人能出来“下海经商”。

    可是人的观念哪那么容易改变, 谁都不想放弃手上的“铁饭碗”。于是就想出了个“停薪留职”的办法。

    之前的劳动部门规定, 要经商就必须放弃职工身份, 一般人谁下得了这个决心。

    现在好了,办理了“停薪留职”,职工也可以进行经营活动了。暂时给你保留编制与待遇, 有了这个缓冲期。两年内,你干出个样了,不想回来了,那大家好聚好散。两年内你“掉进海里淹死”了,那单位就再捞你回来。

    在当时来说,这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政策了。

    可是,83年规定刚出台的时候,几乎没人愿意接受, 许多单位甚至被硬性指派了必须办理的名额。两年后的现在,赚了钱的生意人不少,现在做生意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大家又开始眼红了,想要办理的人蠢蠢欲动。

    饰品制作公司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耿霜泠留在单位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她自己心里想不过来。张志强觉得,必须帮助她下这个决心。

    “别人两手空空下海的都有, 比起他们,你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基础。”

    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值越来越高,将来人心会变得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他也怕啊,

    分卷阅读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