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49

    倒是多亏你细心了。”

    来的时候,顾毓铮为了不拖累大家的速度,一路上是走走跑跑,消耗了不少力气,亏得在舅公那锻炼了那么久,又有着一股其他孩子所没有的毅力,才不吭声地坚持了这么久。

    现在回去,顾勇军担心女儿累着,再让女儿自己跑就心疼了,就弯腰要抱着女儿走。

    徐建兵见他要抱女儿,就过来把他刚背上的筐子又给卸了下来。

    “你看好嫂子和闺女吧,这玩意我来。”

    一路顺利,因为之前走过熟悉了一遍,又是背着风,虽然背上加了三块玉石,但几十公斤的重量对于常年锻炼的军人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回去的路走得比来时还要快。

    等到了车上,坐下也没来得及休息,赶紧发车离去。

    来的时候就打算当天来回,忙了这么久,现在天都黑了,不加快速度的话,今天晚上就要露宿荒野啦,顺路,还要把艾尔克送回家呢。

    等回到出发地,果然已经半夜,几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一路上顾毓铮都没说什么话,把个耿霜泠给心疼的,自责不该同意带着顾毓铮一起去,瞧这罪受的,大人都够呛,何况是个小孩子。

    顾勇军嘴上说着“小孩子就是要锻炼”,心里也是极为不舍的,可是女儿年纪小小,脾气却和他一样倔,他也真说不出个“不”字来。

    匆匆吃了东西后去洗漱,大家都急需一场睡眠来恢复体力,顾毓铮却是怎么都睡不着。

    破败的房屋、荒凉的村落、黑黢黢的房间、满是愁苦的脸,一幕幕在她眼前排着队的打转。

    翻来覆去一整夜,第二天起来,不出意料,顶了两个大大的熊猫眼。耿霜泠被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

    顾毓铮可怜巴巴地对耿霜泠道:“妈妈,我们还有钱吗?多买点玉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和田地区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贫困地区,受国家救济。

    查了很久的和田玉收购价,说法不一,但我对比之后觉得可信度最高的是80年代初期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但是具体什么品质,是否一手价格,是收购站价格还是私人收购价格,这些都没有明确。影响玉石价格的因素太多了,所以文中价格是作者自己推测的,大家不用太考据了,总之几十元就是了……

    ☆、第34章

    缺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文化程度低。造成贫困的原因都是相似的。

    那里的老百姓,除了土地, 没有别的产出。现在的工业不发达, 人口的流动性也不如后世, 出外打工什么的, 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村民们唯一能想到的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在农忙的时候结队去周边城市帮人干活换取一些口粮。但在这个大部分人都在穷困线上挣扎的年代, 这样的办法又能有多少收入?

    采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枯水季的白玉河也并不是真的没水。混着泥浆的河床上, 所有石块都被黑泥包裹,肉眼无法一眼分辨。想要得到一块玉,还要靠着长期积累起来的脚感, 以及一次次地弯腰摸索。

    好容易得了一块玉石,除了收购站,又没有别的渠道出售。可收购站的价格,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又是杯水车薪。

    也许十几年二十几年后,他们收藏的这些玉将会成为天价,可那又如何呢?他们现在的日子就已经快要熬不过去了啊。

    守着宝贝饿死什么的,自古以来并不少见。

    耿霜泠也很同情他们, 但是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女儿的意思她懂,多买几块玉就能多帮助几户穷苦的人家,可是,她能力有限啊。

    顾毓铮说:“妈妈,你不是在做饰品生意吗,把这个也一起卖啊。你本子上画了那么多好看的画,加上玉做出来的话, 肯定有人买的,等赚了钱,就能买更多的玉了。”

    以战养战,以商养商,这确实是个可以考虑的主意。

    看看这次买的三十公斤上好的玉料才一千元,再想想现在外头一件玉饰的价格,简直是捡了大便宜。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这么算的。现在的成品,销售渠道并不好找,还有买原料花费的精力和风险,自己如果没有当地熟悉的人带着,也是麻烦多多。还要加上包括制作、流通等环节上的费用,但总的来说,只要不急着用钱,这个就算得上一笔稳亏不赔的生意。

    耿霜泠细细盘算了下自己手头的资金,终于在女儿的怂恿下,做出了一个她认为自己有生以来最奢侈的决定。

    饰品生意自从规模扩大后,除去成本与工资,自己个人每个月的纯收益稳定在四百元以上,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自己和女儿就两个人,过日子节省惯了,开销小,单位那边的三十多元工资足够花用。这样一来,起码保证了每月四百元的可随意支配额度。再减去五十元作为意外应急的钱,三百五十元能买不少玉了。

    算完帐,她去找了徐建兵。

    她不可能长期往返和田,对于玉石也不懂行,对这里人的了解也不深,必须有一个靠得住的当地人在此坐镇收购。艾尔克能不能靠得住,还得找徐建生再确认。

    徐建兵听说耿霜泠想长期收购玉石,很是惊讶:“艾尔克这个人是没说的,他家里不富裕,人品是靠的住的,人又机灵,在玉石方面的了解也不算差。只是你要自己买着玩玩,那没说的,长期收购可是要犯错误的啊。”

    耿霜泠道:“我不是要和收购站抢生意,就是想帮帮那些老乡们。”

    她顿了顿又说:“一个呢,我也没那么多钱,另一个,老话说救急不救穷,真要把大家手里的好东西都收光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采玉人弄点玉不容易,好东西到以后肯定是要涨价的,他们手上的玉,能留着就让他们自己留着,她没必要现在就把别人的财运抢光了。

    她的意思,专门针对那些家里出了事,日子实在穷得过不下去的人。就如上次顾勇军碰上的那位为了治病而卖玉的。

    到时候,也不要去大肆宣扬,请艾尔克低调地寻摸就好了。传出去知道的人多了,她也怕出事。

    她手上每个月只能匀出三百五十元,收购方面由艾尔克来把关,只要家里确实是有了困难,拿出来的玉的品质也不要求非得是极品,质量过得去就可以。

    价格方面艾尔克斟酌着来,别和市场价差太远。反正她能出得起的钱就这么些,能帮几个人是几个,多了也没了,纯粹的散财童子她也是做不起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顾勇军那边是肯定瞒不下去了。对于老婆不声不响弄了个产业的事情,他是惊讶的,想说点什么吧,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耿霜泠道:“我可和你说好了,那生意现

    分卷阅读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