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全球一统

      高台依山傍水,气势磅礴,夏羽取名为天台。
    十二月。
    夏羽在天台祭天称帝,将国号定之为夏,更改年号为天元。
    天元二年初,太祖以征西将军曹操为主将、马超为副将,并马岱、张辽等人领二十万大军, 连破羌人诸部,扩地仅百里。
    是年二月,天寒地冻,北方草原爆发饥荒,鲜卑、乌桓等部联合,聚众仅百万骑兵,南下劫掠北部诸郡, 杀烧抢劫、无恶不作, 罄竹难书, 令人闻之悲切。
    夏羽大怒,以吕布为征北将军,着高顺、华雄、张辽、太史慈等将,领军六十万,北上草原,七战七捷,追亡逐北,将草原诸部赶到了极北冰原,扩地四百里。
    至此,草原也是大夏土地。
    大夏抵达从古至今王朝最大疆域!
    天元二年六月,辽东投降,夏羽划分辽东州为五郡,以华雄为镇东将军领五十万大军镇守。
    七月,南蛮、山越诸部反叛,夏羽以诸葛亮为主帅,着凌操、丁奉、孙策为将,以益州南部郡县为基, 领大军一百万, 全取交州,杀入山林莽荒之地,尽降南蛮、山越等多个大部落。
    在称帝的第三年,整个天下彻底的平定,并且在这段时间,河北、中原还有江南等地连年丰收,粮草大量积累,本来因连年战争而损伤的元气迅速的恢复,大夏彻底雄起,称霸大陆。
    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只是基础,后面还将有钱、能上学接受教育、能享受更好的生活!
    这是夏羽的目标,也是大夏必将实现的一个个目标!
    天元四年初,夏羽以周瑜为征伐大将军,掌五百万大军,领吕布、赵云、关羽、马超等十几位真圣级别战力发动远征,进攻西域百国和更远的贵霜等国家。
    远离大汉疆土去进攻远处大陆的敌人, 这个难度非常之大。
    好在,他们不用为后勤担忧, 正是没有这个后患, 夏羽才有把握,才敢派他们去进攻。
    空间戒指随身带着,里面装满了各种物资,大部分是粮草,足够他们吃很久的了。
    而周瑜这只远征军中,真圣层次足足十二位,强悍的真圣圆满也有三位,足以横扫天下!
    另外一边,夏羽以孙坚为主将,着蒋钦、周泰、凌操、丁奉等将领兵六十万进攻扶桑岛国。
    三个月后,扶桑完全投降,全部疆土都插上了大汉的旗帜。
    另一边,西域百国简直是不堪一击,最强者也就几位半圣层次的高手。
    因此短短时间西域百国就倒下了,全部归属于大夏!
    是年,夏羽又派出了百万大军去坐镇西域百国的地盘,这样的话周瑜的五百万大军可以全部出击,进攻更远的敌人。
    现在底蕴还不够,还不能同时进攻多路,只能出一路远征军。
    但是,夏羽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变化的。
    天元五年三月,夏羽着诸葛亮为主将,领四百万大军,率领孙策、陆逊、丁奉、太史慈、周泰、蒋钦、华雄等奖从南边出发,乘坐楼船,发起远征。
    又是一年后,夏羽又派曹操为主将,率领司马懿、张辽、许诸、典韦、曹洪等将,领三百万大军再起一路远征军。
    谷籥
    就这样,三路远征军征战整个天下。
    夏羽则坐镇大本营随时派兵去接收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同时带来更强大的装备支援。
    就这样一步步,终于在天元十年,整个地球君姓夏了。
    夏羽一统全世界,改大夏皇朝为天夏皇朝,于金陵定都,祭天举办大典,册封众功臣!
    势力发展就到此结束了。
    哦不,换一种发展方式,不用再打仗了,属于和平发展!
    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好在三国的文臣武将几乎全部归了他,加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名将名士,他并不用担心发展。
    细节处他也不怎么管,他只要提供大的发展方向就行。
    这个世界并不是普通的世界,而是超凡世界,因此不能按照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发展顺序来发展。
    但是经过测试后,夏羽确定了这个世界属于兼容世界,可以兼容超凡体系和科技体系。
    夏羽称其为科武体系,意味着这个世界将融合超凡和科技两条体系,一步步发展着!
    科技体系高深的知识他目前也没有掌握,但是蒸汽知识、发电知识、互联网等知识他还是掌握了的,可以让这个世界在低级别科技体系时发展的迅速不走弯路。
    其他的,夏羽都不在意了。
    他懂得放权,作为天夏之主,他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用在修行。
    修行在天元十年时,他已经是真圣圆满和灵帝圆满境界了。
    但是还是继续修行!
    此界没有四阶之路,他就自创一个。
    另外一个关键的事情,就是夺舍此界,成为此界真正的世界之主。
    这需要他足够强大,而目前他的实力还不够!
    实力不够这方面,他有诸多方法来弥补。
    一来,需要再次潜心修炼数年,以举国之力供养他。
    使精气神心全部达到目前的巅峰。
    接着是传法和创法。
    先是编织武经和道典以及魔书作为天下三类修行的根本参考道法。
    夏羽欲融此界上下数千年的结晶与三本功法中。
    这种总结、推陈出新本就是一种修行方式,而且有时候来上一场这样的修行是远比寻常修行更有益的。
    其间,或许还能获得此界四阶之路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