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转浊还清

      ?昆仑山玄圃八景宫之内,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端坐在八宝云床之上,头顶一片庆云,足有百亩方圆。
    此时庆云上只有云光一团在不断翻滚,周围隐隐无数天女执掌乐器花篮,演奏天音,洒下花瓣,更有祥云朵朵,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金莲遍地,龙凤和鸣之声。更有数以万计的金灯璎珞垂下,叮当作响。
    一时间可谓是:云气冲霄霞光照,瑞气横贯仙音妙,飞天妙舞龙凤鸣,金莲遍生天女洒。
    此次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所讲大道乃是玄门玉京太清一脉修行返虚合道的天仙到金仙的法门,先讲返虚合道这一个境界的总纲,然后在掰碎揉细了,一步一步的解说。
    是以刚一张口,便天生异象,只见天降祥瑞,天女散花,地涌金莲,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随着讲道的逐渐深入,各种异象也纷纷出现,天上祥云聚拢,不断变换,地上金莲万朵,各显其姿,下面众仙听的是如痴如醉,不觉时间悠悠,世事变迁。
    杳杳冥冥,混混沌沌。蓦然一点明光生出,结气凝真,十方内外,诸般震动。
    隐隐之间,八景宫在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混元圣人的法力之下青黄赤三色之气勃发,冲霄而上,化金书紫字,玉文丹章,飞霞流彩,光明普照。
    玄微坐在八景宫大殿之内的蒲团之上,一边吸收周围的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以大法力凝聚的先天青黄赤三色所化的祥瑞异象之气,一边听玄悟道,也是获益良多。
    法力修为如坐火箭般上升,金莲天花、金灯璎珞不断涌入体内,又有无穷无尽的祥瑞之气从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的庆云中垂下,缠绕盘结,吐蕊喷芳,道韵喷薄,弥漫玄微周身。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以混元圣人的大法力提炼先天元气,玄微怎肯放过。况且这些先天元气都是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以冥寂玄通元无上玉虚之气为本演化的各种先天之炁。
    而且玄微吸收这些先天元气比起吸收其他普通的先天元气,更加有利于他转化清灵精纯的道基。
    只见玄微盘膝坐在先天琼草编织而成的蒲团上,双目似开似闭,天门之上一道斑驳不纯、晦涩难明的道基本源之力和一道呈琉璃光华,纯青氤氲的清灵道基本源之力交织成一个浊清二色大磨盘。
    浊清大磨盘徐徐转动,每转动一圈,就会有一道玄之又玄的先天之炁在太清道德天尊老子帮助之下,不断的涌入玄微天门之上显化的清灵道基本源之中。
    以增加先天太虚青无之气的本源之力,使其逐渐侵蚀那一道斑驳不纯的道基本源,慢慢转化为太清一脉的太清法力。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悠悠过去两百年转眼即逝。这一日,八景宫大殿内的三教弟子仍沉迷于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的太清大道奥妙之中。
    忽然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突然住口不讲,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威势将站在身侧听道的八景宫小童子惊醒。
    小童子从听道的状态中醒来,顿时明白太清道德天尊老子讲道结束,伸手取过一根玉锤打向放置在一边的玉磬。
    玉磬顿时发出一阵金玉之音,虚空响应,将底下的三教弟子惊醒。
    听道清脆的玉磬敲击声,三教弟子才开始醒来,第一个醒来的自然是玄都大法师。
    玄都大法师是玄门第三代首徒修为最高,悟性最好,是以最先醒来,然后是三教为首的大弟子们等人,足足三个时辰,下面的听道之人除了玄微之外全部一一醒来。
    而此时的玄微,突然双目猛的一睁,大喝一声,天门之处冒出的原本清浊相等的浊清二色大磨盘,猛地粉碎。
    一清一浊,一黑一明,两种真气在半空中不断的缠绕,清灵之气占据上分不断的吞噬的阴浊之气,两者不断的互相侵蚀。
    虽然清灵之气占据上方,但是阴浊之气也不肯束手就擒,一直负隅反抗,在玄微的体内到处肆虐,导致玄微的仙肌玉骨的身体之上不断的猩红色的裂痕。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见到这番情景,没有等到众仙一一全部醒来,就直接一挥袖将他们送出玉虚宫,只留下玄都大法师,同时向昆仑山内听道的众人道:“此次讲道到此结束,尔等回去好生参悟,待一千五百年后,尔等可再来昆仑山听讲太清之道。”
    玄都大法师醒来后见到玄微怎么情形,连忙上前躬身问道:“老师,玄微师弟这是怎么回事?还请老师出生相助。”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看了一眼玄都大法师脸上焦急的神情,心中不由得一笑,颇有些老怀安慰之感,笑道:“这是你玄微师弟的机缘到了,此事涉及先天之炁演化之玄妙,尔等在一旁静静观摩。日后与尔突破金仙之境必有极大的益处。”
    说完看向眉头皱起,脸色不断变幻的玄微,同时太清道德天尊老子藏在道袍衣袖中的手不断的掐算。
    玄微趁着太清道德天尊老子讲道的机会,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想的整理一番。而且以前心中没有悟通的地方顿时豁然开朗,甚至开始慢慢的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修炼体系,也就是玄微自己的“道”。
    而这个时候的玄微道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八景宫大殿内发生的任何一切之事。
    因为玄微他进入到一种玄之又玄,玄奥非常的悟道境界之中,上体天心,下悟本心,以本心应天心,从天地之间找寻的自己的道。
    在这种玄妙的悟道境界中,玄微的精气神三宝合为一体,清灵之气大放光明,化作一道横跨千里的先天太虚青无之气化作一道玄气冲霄而起冲入阴浊之气之中。
    刹那间玄微周身玄音大作,道气绵延,先天本象络绎不绝,直直撞入阴浊之气的本源之中,少数魔头直接化为了虚无,返本归元重返为元炁。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坐在上首看着玄微周身的变化淡然一笑,对一旁的玄都大法师讲道:“没想到你这位小师弟,反而是我玄门第二代弟子第一个找到自己的修行之道的。虽然只是初初领悟,算不上真正找到自己的道。但是如今玄微可以重铸根基,也算得上我太清一脉的一件大喜事。”
    玄都大法师闻言喜道:“师弟当年不明本源胡乱修行,导致本源不纯,道基不稳。如今重易根基也算师弟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说完之后朝老子躬身一礼,道:“还请师尊出手,护持师弟。”
    老子闻言点了点头,用手一指,一点明光从指间溢出,眨眼之间,化为一个三尺高的画卷,呈混沌阴阳色,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图外“大道谶言“环绕其上、图内“天道符箓“隐现其中。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九彩瑞气震慑诸天寰宇。
    此物正是老子随身至宝,分属先天至宝的太极图,拥有平定地水火风之威、转化阴阳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机之功、包罗大千万象之能。
    老子将太极图一抖放开,化为一座白玉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护持住玄微的周身,以免他在悟道之时道化天地。
    玄微此时的悟道不似一般的悟道之状,他隐隐的感悟到自己竟与道合真,达到一种通玄奥妙之境。
    可是洪荒天道何其浩瀚,与道合真,稍不注意便会被那盘古大神所化的天道同化,就此与天地道化,再无真我本我可言。
    悟道先是与道合真,然后感悟那天道妙理,最后领悟到自己的道。这期间要不间断的完成,而且绝对不能受到打扰,否则不仅会功亏一篑还甚至会有走火入魔之忧。
    这正是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接着老子取出一枚混元一气太清符,抽取天地间的先天太虚青无之气化作丝丝缕缕的祥光垂下,凝成一枚宝珠,散发无上道光,映着整个八景宫祥云氤氲玄妙莫测。
    宝珠一经显世,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伸手轻轻一推,宝珠径直飞到玄微天门之上,投下道道先天太虚青无之气。
    接着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一指混元一气太清符,显出一道虚无符箓,印在玄微的天门之上,不让玄微的本源之气逸散或者是让阴浊之气占据上风。
    有了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的帮助,玄微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只见玄微口掐道诀,口鼻吞吐白光,宝珠投下的先天之炁一刻不停地注入到玄微的清灵之气之中,不断的同化被混元一气太清符封印的阴浊之气。
    许久之后,玄微张身而起,双目清明,熠熠生辉,口中发出悠长的吟唱。
    只见他的周围先天太虚青无之气充盈,一小道先天太虚青无之气化为一枚似实还虚的宝珠虚影飞出,落在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所赐的那枚宝珠之上,两者合二为一熠熠生辉。
    须臾之后,异象隐去,玄微的天门之上一道先天太虚青无之气气冲霄汉,在先天太虚青无之气所赐宝珠的映衬下,显得琉璃光华,纯青的气息氤氲。
    先天太虚青无之气就如同美玉生晕一般,贵不可言,但又不失先天道气本质。
    玄微只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愉悦,整个人如同再次脱胎换骨,洗去一身的污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