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461、一行目的,各不相同

      第461章 461、一行目的,各不相同
    静。
    寂静无声。
    一阵清风吹过竹林,传来阵阵竹芽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看着眼前的徐庶,刘枫微微一笑,刚想开口解答。
    徒然,耳中“咯吱”一声,声音很小,但他耳力过人听得真切。
    他微不可查皱了皱眉,余光下意识瞥了一眼,不远处竹林一侧,他隐隐觉得有个身影。
    由于竹芽正嫩,竹林交织,遮住了那人的面貌,令刘枫分不出是那位卧龙诸葛亮,还是那位凤雏庞统。
    说来,也端的巧合无比,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诸葛亮和庞统,这被称卧龙凤雏的二位。
    打从刘枫喜宴上回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再也没有与众人,一起晨练晨读过。
    “华侯,在下潘濬,请恕在下冒昧,抱歉,在下与徐兄所见略微不同。”
    犹豫片刻的潘濬,看了一眼身边步骘鼓励之色。
    见刘枫久久未开口,他一咬牙,一步上前,来到刘枫面前,拱了拱手抱拳向着众人道。
    “潘先生但所无妨。”
    “是这样的,子山兄从与在下说过,华侯您曾有一首诗名传天下。
    在下对华侯的诗,其中两句一直记忆深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结合此前,您读的《左氏春秋》,您的读法,断句,语气皆有不同。
    实不相瞒,在下听得头皮麻烦,犹如恩师当前,坐而论道之感。
    而在下听华侯这首诗,更像是感慨历史沧桑,抒发一个志向。
    好似惊雷在耳畔,不断念叨:待天下大一统,方可隐退山野,坐而谈笑!
    却不知华侯,在下理解的是否,与您所思的有出入呢?”
    潘濬说这些话的时候,恭敬无比,不难看出,他在向刘枫执弟子之礼。
    也确实,他跟在场的其他人不太一样。
    他跟步骘最为亲厚,了解刘枫的事情也是最多,了解越多,他是真心佩服刘枫。
    而来到庐江皖城后,他听过,他见过。
    他就深深爱上皖城,而近距离听刘枫读起,他日夜通读的《左氏春秋》。
    恍若看到一代大儒,当面论道,犹如他的夫子的讲解一般,给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可以说,刘枫为他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一个全新的解读春秋之道。
    他将刘枫奉为半师,恭敬的执弟子之礼。
    众人皆震惊万分,他们倒不全是被潘濬这番话震惊,还被潘濬对刘枫的态度而震惊。
    这段时间,他们和潘濬接触下来,对潘濬的才能和背景,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其人才干不凡,不亚于在场的任何人。
    背景雄厚,师承名门,当世大儒宋忠高足。
    其师宋忠之名,虽弱于北海大儒郑玄,但也是当世经学大儒!
    潘濬更是被名士王粲赏识,不过,王粲自个不太受刘表重用。
    但就这样的一个人,眼下向刘枫,比他小的刘枫,执弟子礼。
    达者为师。
    也就是说,刘枫读的那段《左氏春秋》,在潘濬看来,不输于大儒宋忠!
    这又怎教他们不震惊呢?
    恍惚间,看向刘枫年轻又英俊的神色,也尽然不同起来。
    “二位先生所言,不惧中,亦不远矣!
    实不相瞒,这首诗,并非本侯所作。
    而是本侯一个忘年之友,他姓杨名慎,字用修,乃他所作之诗。
    此诗,名曰:《临江仙》
    此情此景,本侯不由自主,想到这首诗,便吟唱出来用修老友大作。
    用修作这首诗时,与徐先生所言,应当一般无二,但本侯却与潘先生所见略同。
    本侯以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一日不平,何方又是谈笑风声的净土呢?
    那不过是更多将士们用鲜血,用性命,才换来的片刻,短暂的安宁罢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本侯身为大汉州牧,汉室宗亲,牧守一方,自然要为境内黎民百姓生活所虑也。”
    刘枫看着在场的众人,最后,注视着徐庶和潘濬,一字一句道。
    他说的很实在,除了这首诗的作者明朝人杨慎,杨用修这个朋友,很忘年外,就没有一句虚的。
    他这话一落,顿时,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华侯之言,字字珠玑,庶深感佩服。”
    徐庶念叨了数句,双眼越来越明亮,他望着眼前,乌黑的头发稍短,略显奇怪。
    那俊朗的样貌,普天之下无人能及!
    不对,不对,或有一人,可以与之聘美。
    他眼前浮现一人,那就是他的挚交好友,卧龙诸葛亮!
    想起诸葛亮,徐庶想到一件怪事来,诸葛亮自从喜宴回来后。
    每日早晨,便不跟他们一起晨读晨练,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呆在石亭中弹琴或发呆。
    不光他这样,连庞统也是一个人静悄悄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难道是因为华侯的到来吗?
    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
    说起来,短暂的了解,华侯也不错呢。
    这么多年来,天下群雄无数,在他看来,也就华侯可为一方明主也!
    当然,是不是他心里的明主,还需要时间,才能揭晓答案。
    看了一眼平易近人的刘枫,徐庶不由的想到。
    就在这时,崔均上前一步,抱拳一礼,问道:
    “在下崔均,这厢有礼了。
    想请问华侯,您说的这位友人杨先生啊。
    他可在庐江否?
    在下想去拜访一番。”
    他和旁人不同,他过了热血的年纪,也厌倦了打打杀杀和争斗。
    如果,换做他年轻时,刘枫这番话,他一个血涌上头,就跟着干了。
    他能看出来,他们来的这一行人里,像徐庶、石韬、潘濬等人的话。
    不出意外,只要刘枫开口,应该会追随刘枫。
    至于,孟建和诸葛亮,庞统这三个人,他真的说不好。
    不过,像庞统倒是出仕可能性极大,只要刘枫不嫌他长得怪异。
    他心中想着,但表面就像一个冷眼旁观者,无法被调动一丝的情绪。
    直到刘枫吟唱那一首诗,说起了那个老友,他有些羡慕诗里,那样的生活。
    他想要见见这个杨先生。
    “州平说的对呢,还请华侯告知,这等大才我等是应当拜会。”
    孟建附和道。
    看着崔均露出了笑容,对方把他想说的话说了。
    他来庐江,或许是一行人里,目的最单纯的。
    那就是真的游学,提升自己,游学目的,自然是想多结识,一些当地有学识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