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坐龙椅不笑反哭

      ?蔡攸是蔡京的长子,平时里只会劝徽宗寻欢作乐,没想到这个节骨眼还算沉得住气,他对徽宗说道:“区区知事不足号令王师!”
    徽宗眼珠一转,道:“那么宰相……”
    蔡攸忙不迭摇头,道:“只要是臣下,都没有足够的威望来发号施令。”
    赵佶急道:“这样说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突然灵机一现,忙道:“那让太子出任开封府尹好了!”
    开封府尹在宋帝国是个极崇高的职位,因为太宗和真宗在即位之前担任的都是这个职务。赵佶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府尹,也就是说有传位给太子的意思。
    换作以往,快当皇帝了,赵桓应该高兴得不得了。但是,眼前他不是高兴,而是异常的恐惧。
    “大敌当前,老爹要将这个烂摊子丢给我么?我不要当这个皇帝,至少眼前不能当这个皇帝!”赵桓从内心就拒绝了。
    徽宗下诏:天下军马立即开回开封勤王。命令熙河经略使姚古、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带领帝国战斗力最强的西兵赶来增援。
    与此同时,徽宗皇帝准备东巡,事情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
    徽宗要离开开封了,因为他不想自己置身于战乱之中,临走前要开最后一次内阁大会。
    太常侍少卿李纲朗声道:“陛下让太子出任开封府尹,那不就是要将治国的重任委托给太子么?既然这样,现下敌人猖獗,皇上如果不将皇位传给太子,只怕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护国保家。”
    大臣吴敏反驳道:“难道非要传位?‘监国’的名义就不可以?”
    李纲道:“为皇太子效命和为皇帝效命,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的情况下,决定赏罚的最髙权力仍在皇帝手中,因此对希望得到高官厚爵的天下豪杰不见得有多少吸引力。”
    众人陷入沉默。
    李纲又道:“皇太子监国,是寻常礼仪。如今事出非常,国家存亡在呼吸之间,所以必须用非常的解决办法。皇上在位,则监国名分不正,何以号召天下?传位给皇太子,让他为陛下守护宗社,收服将士之心,以死拒敌,天下方可保全!”
    徽宗道:“其实,朕早就没有眷恋皇位之心。”他这倒是说了句大实话。书画、古玩、花石、踢球、音乐、名妓,这些才是他所眷恋的。
    传位之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赵佶命人传太子赵桓入宫。
    赵桓不想进宫,又不得不进宫,毕竟皇命不可违。
    当赵桓进入皇宫后,太师童贯、宰相李邦彦就将皇袍强行披在他身上。赵桓哭着喊道:“我不穿,我不穿!”他情绪实在太激动,几度晕厥过去,看起来很有还没登基就“驾崩”的可能性。
    听说赵桓不情愿接受皇位,徽宗就让郑皇后去劝赵桓。郑皇后对赵桓说:“你不即位就是不孝。”
    赵桓道:“不是孩儿不孝,实在是这个皇位坐不得呀!”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登基场面出现了。赵桓被宦官架着来到福宁殿,准备让他强行即位。赵桓仍不死心,非要逃跑,结果被宦官堵住。赵桓在挣扎中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执政大臣们连忙上前,扶的扶,抬的抬,硬是将赵桓拥进福宁殿即了位。这就是北宋最后一任皇帝钦宗。
    徽宗赵佶传位之后,自号“教主道君太上皇帝”,搬出了皇宫,到延福宫居住。
    赵桓被迫即位后,宣布第二年(公元1126年)改元为靖康元年。这个元号来自“日靖四方,永康兆民”这句话,事实证明,这个愿望实现不了。
    钦宗即位,命李刚负责组织保卫京城开封。
    李纲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敢有半点怠慢,立即着手布置防御。他在开封外城的四面城墙上部署禁军、厢军和保甲民兵,共计一万两千多人,还在城墙上安放了床子弩、石炮、火油、檑木等防守器具。另外迅速组织了马步军四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八千人。前军屯驻于东水门,以守卫藏有四十余万石粮食的延丰仓;后军防守城壕最浅的朝阳门外樊家冈,以防止金军越壕攻城,另外三军驻于城中,机动待命。
    李纲刚刚完成守城部署,金军的东路大军就开到了开封城下,号称有六万人。
    金军首先对开封城西北的牟驼冈展开奇袭,那里是饲养军马的天驷监所在地,郭药师曾经在那里和徽宗打过马球,对当地的地势相当熟悉。牟驼冈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而且还有两万匹军马和堆积如山的粮豆草料,是金军驻营的好地方。斡离不很明白,攻打开封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军的驻地问题。
    说起来是易守难攻的牟驼冈很快被金军拿下。
    金军在牟驼冈稍作休整后,就对开封展开了进攻。他们首先用数十艘木船顺汴河而下,试图攻打西水门,但是李纲早有准备,在河中打下了许多根粗大的木桩,阻止敌船前进,同时又从蔡京家的花园里运来许多太湖石,投到西水门的航道中,将河道阻塞。李纲还招募了两千名敢死队,布置在城墙脚下,等敌船一到,就用带铁钩的竹竿将其钩翻,使金兵无法接近城墙、展开登城战。
    正月初九,李纲正在宫中和钦宗赵桓商议护城的事,忽然传来消息,金军对外城北面的陈桥门、新酸枣门和新封丘门同时展开猛攻,新酸枣门的战斗尤为激烈。
    李纲闻讯,立即从宫廷禁卫军中挑选了一千多名善于射箭的人,抄近道在城中疾驰二十多里,赶到新酸枣门。
    李纲见金兵已经渡过城壕,正在架设云梯,情况十分危急,他领兵连忙登上城楼,命令士兵向金军密集处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金兵死伤累累。
    李纲又派出几百名勇士缒城而下,放火烧毁云梯。金兵攻势受阻,始终没能攻破新酸枣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