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章 逃难路 遇打斗

      ?江洲,罗霄山!
    绵延百里,虽不像百蛮山那般峻拔,却也层峦叠嶂,山岭浑厚,别有一番气势。
    又地处百蛮国江、岳、衡三州交冲之地,乃天然州界。
    这日黄昏,山中密林,有一行人匆匆赶路。
    “我记得再过十几里,山左处有一小镇,可去那补充些食物。”赶路的女子,突然开口。
    女子估摸十六七岁,样貌清丽,也许连日赶路,显得疲倦不堪。
    “也好,到时我等在镇外候着,龙胜一人前去。”连河走在最后,手里还牵着一根若有若无的细线。
    “好!”走在他前面,一身猎户装扮的龙胜,头也不回道。
    连河他们一行,如今已逃难半个多月。
    一路从云锦州出发,沿玄涧河西溯,昼伏夜出,又不敢显出一丝修行身份,化作武林人士,横穿庐州、江州,终踏足这罗霄山。
    他们虽逃难,却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外界情况。
    诸如百蛮王突然薨逝,于闽州镇守百蛮东南的先二王子,入主云锦宫城,听说还封了天一教为国教,现下正全国各地修建天一观。
    至于原来的四大修仙宗门,现下是何情形,就不得而知?
    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
    连河众人,如今是名副其实的,被天一教喊打喊杀的“四宗余孽”,如何敢抛头露面。
    所以这一路逃难要多艰辛,有多艰辛。
    曾经高高在上,让凡夫俗子仰望不可及的“修仙者”。沦落到这步田地,也着实命途多舛,时运不济。
    对连河来说,这种体悟更甚。
    这大半年遭遇,可谓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惊险交加。
    从得肉身到弥罗派修行,到秘境开九窍,得逆天宝物浩然笔,总觉得自己是苦尽甘来,以后将安心修行,问道长生。
    却不料竟被绑去皇陵,差一点被血祭。
    如今更是亡命之徒,朝不保夕,前路茫茫,大道何在?
    一行八九人,无人言语,只顾匆匆赶路。
    遥遥看见小镇时,众人不禁心下稍安,放缓步子,暂作歇息。
    “龙胜,你速去速回,莫要耽搁。”连河低声嘱咐。
    也许当初是连河将大家救出,如今都以连河马首是瞻。
    龙胜应下,飞奔而去。
    不多时,便奔了回来,远远喘着气道:“连师兄,好生奇怪,这镇上,门户大开,竟没一个活人.....”
    众人闻听,纷纷大惊,目光不由自主看向连河。
    连河眉头紧皱,也想不出怎会这样?
    尚未开口,瞥眼只见东方天边乌云一层层的堆将上来,霎时间天色便已昏黑。
    牙根一咬,下决心道:“不管怎样,看着天要下大雨,我们就去镇上探探虚实,遇到什么先不要暴露身份.....”
    众人闻听,跟着他往小镇而去。
    果不其然,只有一条街的小镇,一个活人都没有。
    别说活人,就连活物都没有,众人在街上转了个弯,见一家客店前挑出一个白布招子,写着“仙来客店”个大字,但大门紧闭,静悄悄没半点声息。
    水韵儿上前敲门。
    她身为女子,在与人打交道上总是沾些便宜,总比男人便利,所以这一路上,若遇问路之事,皆是她来出面。
    水韵儿一看就是出自名门世家,教养极好。明河以前对她是有所偏见,也引得连河对她淡淡的,敬而远之。
    一路逃难下来,却知这女子心性不错。也许是亲眼目睹爷爷水太师的遭遇,所以变了不少,仿佛是一把剑,饮了血,骨子里透露出一股不屈与冷洌。
    水韵儿敲了几下门,停得片刻,又敲几下,过了良久,却无人应门。
    众人至此,更觉古怪。
    连河上前,看店招甚新,门板也洗刷得十分干净,决不是歇业不做的模样,心下合计道:“不好,这镇子很是邪门,我们速速离开,到镇外那破庙就宿...”
    众人闻听,顶着风雨,纷纷朝镇外破庙赶去。
    破庙本有三间大殿,如今却独正殿完好,上供的是一座青面神像,身披树叶,手持枯草,竟是尝百草的地皇神农氏。
    连河不知为何,想起当年在武陵大山投宿的山神庙。
    下意识的,朝着地皇神像恭敬行礼。
    其他人见此,也都一一行礼,甚至连小和尚传灯,也没拉下。
    篝火升起,众人围拢,纷纷掏出干粮就食。
    他们一行人,虽说已踏入修行,却道行太浅,尚不能辟谷。
    只有玉液境的修士,才能真正做到餐霞食气,不食五谷。
    如今他们当中,修为最高的是传灯与龙胜,皆为炼气三层。
    水韵儿、连河、宁道尘差一些,皆为炼气二层,其实连河心下知道,自己估计过不了几日,估计连炼气二层的修为都保不住了。
    自引灵开窍以来,他的修为,就一直在跌落。
    如此怪异之事,他搞不明白。
    也曾在秘境问起过赑屃,当时赑屃很是严肃、慎重。还用神识探查他周身,发现并无不妥,沉吟良久,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此后因经历生死劫难,连河也顾不得那么多,能活着,就是万幸。
    至于能不能继续修行,还来不及考虑。
    其余三四个弟子,都是当时在皇陵内,尚未血祭,又恰好在连河身边,才被吞天蟾一并救下。
    有弥罗派的,也有阴风谷的。
    因之前与连河并无交情,所以连河就没去多探究,只是命运使然,一起逃难。
    至于以后....
    想到以后,连河不禁茫然起来。
    多日冥思苦想,都看不到出路在哪里。
    也许只能先找个深山洞府,落脚躲难,一边慢慢潜心修炼,一边打探外面宗门、天一教的动静。
    可一个人修炼,何时才能修炼到还丹境,出入青冥,离开蛮州?
    倘若不如此,又如何离开蛮州?
    若他所料不差的话,那新蛮王定是与龙渊大泽里,似尸似怪的天一教达成了什么协议,以后蛮州的修行界,想必就是天一教的天下了。
    再者,自己答应明河,要带楚跃离开蛮州的。
    “对!楚跃...”想到楚跃,连河顿然心神悸动。
    这,当是明河的残念引发的后遗症。
    想着明河在皇陵内的遭遇,连河心有戚戚,顺便看了眼身旁戴着斗笠,遮着面纱,像个木头一样的楚跃。
    可谓五味陈杂,不胜唏嘘。
    一个魂飞魄散,不入轮回,一个形同僵尸,生不如死。
    他们两人,前世到底有多大的冤仇,竟落至如今这种可悲田地。
    连河微微摇头,不再去想,开始默诵《禹余天洞玄无极锁神定心真法》,存思、观神,以期入定。
    咔嚓嚓!
    外面电光连闪,半空中雷声大作,紧跟着,黄豆大的雨点洒将下来,只打得瓦上刷刷直响。
    连河竟在恍惚中,忽听到脑海中一句模糊声音念叨:“千莲城,不周山,登天梯,出蛮州”。
    “什么?”连河诧异。
    “千莲城,不周山,登天梯,出蛮州......”
    声音就会这一句,机械重复。
    连河皱眉,突然,一道明晃晃的闪电划破夜空,甚至照亮破庙里的地皇神像,竟显得狰狞万分。
    篝火熊熊燃烧。
    一日的山路,众人都甚为疲乏,竟有些昏昏欲睡。
    连河也入了定。
    突然,从东南方传来一片马蹄声,约有十余骑,沿着大道驰来,惊得山间鸟雀,冒着大雨,扑棱棱往深山里躲藏。
    杀气!
    还有另一种,虽不知名,却也让修行人都感到后怕的古怪气息,一并袭来!
    众人都是修者,自然敏锐异常。
    立马醒神,互相对视交流,全神戒备起来。
    连河刚想起身,却听得庙门外不远地方,已响起刀剑交加,打斗之声。
    有一苍老声音嘶吼道:“你们这两个东林寺的贼秃驴,居然这么快就投靠了那些怪物,难道不怕来日佛祖怨怼,下十八层地狱吗?”
    “莫老施主,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何必如此执着,放不下呢,昔日的仙宗供奉也好,今日的天一国教也罢,都是一场修行。”
    “你莫家剑庄大势已去,为何还负隅顽抗,莫非真想断了传承不成.....”
    这和尚的说辞,还倒真有那么几份迷惑性。
    连河下意识看向传灯,他虽面色如常,却周身气息起伏不定,明显是动了怒。
    突然想起他自己曾说的,“出身匡庐东林”。
    想到此,连河也明白他怒从何来。
    遂传音道:“小和尚,稍安勿躁,我们还是静观其变!”
    连河说着,悄悄放开神识。
    却见庙外十几丈处,两个五大三粗的和尚,正与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打斗。
    老者身后,已躺下五六名统一装束的年轻人,看样子似是家丁,又像是弟子。
    尚且有两黑衣人,贴身站在一辆马车前,严阵以待。
    想来那马车中,应是老者的重要家眷。
    两个和尚,使出的招式一守一攻,配合起来,竟毫无破绽。虽然在修为上与老者相去甚远,但却与老者打了个平手,甚至稍胜一筹。
    转眼又是近百招过去,老者明显因年纪大,体力渐有不支。
    连河瞬间明白,这两个和尚,明显是想打持久战,拖死这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