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爱情买卖

      ?魏冉一脸的兴奋,好像看到了有缝鸡蛋的苍蝇,双眼放光的看着苏轼,对苏洵说道:“令郎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且面对王爷依然落落大方,我观其并非池中物啊。”
    “魏家主谬赞了,犬子他才……”苏洵显然被魏冉推销女儿的热情吓到,有些手足无措的摆着手。
    “请恕魏某高攀,实是见猎心喜啊!”魏冉拱手鞠躬,引得周围的人也都发现了,不由得开始询问起来。
    不管苏洵如何一脸懵逼,周围的襄阳名士们弄清楚了缘由后,都开始恭喜两人起来。有的祝贺魏冉喜得乘龙快婿,有人则调侃苏洵来襄阳城赚了个贤德儿媳妇。
    苏家在眉州眉山也是大族,要说与魏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而且最能打动苏洵的正是魏冉一开始说的,他与米荣多年的挚友。米家和魏家是姻亲,如果苏家和魏家也是姻亲了,那自己倒真的适合米荣的关系更进了一步。再加上魏家乃是襄阳四大家族之一,魏玩虽说不是金枝玉叶,但那也是掌上明珠。魏冉说自己高攀,那是客气话,真正是谁高攀倒也还不一定呢。
    这样的家庭背景,作为婚姻双方的长辈来讲,似乎也确实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苏洵便被打动了,轻轻点了下头说道:“这次来的匆忙,待我返回眉山,与拙荆商量一番,再做定夺。”
    古时候女人哪有什么地位,苏洵说是回家跟媳妇商量,但最后还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所以这也就算是答应下来了。两人又问了下八字,更是都满意的点了点头。算算年纪,苏轼现在也已经是十四岁了,明年就该束发了,也是到了该说媳妇的时候。而魏玩刚过金叉之年,比苏轼小不了两岁,正是般配。
    虽然古代也有不少夫妻是女方比男方要大的,但社会传统仍旧是男方要比女方大。大概是因为女方大的一般都是童养媳之类的情况,平民男方家中缺少劳动力,娶个大点的媳妇好干活。因此名门大族之间婚嫁还是希望能按照传统的来,这样男方不会害怕儿子被儿媳管的太严,女方也不用担心闺女嫁过去要干活。
    众人越说越起劲,纷纷祝贺起来。最后连王爷都被惊动,回头问了起来。待知道魏冉将自己女儿许配给苏轼后,赵玦竟然不经意的叹了口气,心说可惜我怎么就没有年龄合适的闺女呢,不然这苏家父子岂不都绑上了我的战车?
    赵玦想到这里,再看苏轼的眼神竟然充满了哀怨。苏轼福至心灵,通过大人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也都猜到了个大概。虽然苏轼今后有一身的能耐,但可惜他现在小小年纪,根本插不了嘴。比他老爹刚才还懵逼的看着莫名其妙的包办婚姻,整个人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文朝这个时候,程颢、程颐才刚开始创立理学,离朱熹集大成还早了近一百年。没有了程朱理学对女性的压迫,魏玩此时安静的陪着弟弟魏泰站在前院中,丫鬟小翠站在后面掺着瞌睡。在听到人群中传来了被父亲许配给苏轼后,她也依然没有像寻常女子那样,露出羞涩的神情。只是悄悄的打量着在她看来已经被爱情冲昏的苏轼,也许在苏轼看来自己更像是被包办婚姻吓傻了。
    少女的十三岁被称为豆蔻年华是有原因的,除了因为唐代诗人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更多的是这年纪足以让少女对爱情有一点点朦胧的憧憬。不过反过来想想杜牧诗中描写的青楼女子才十三岁,也就是初二的年龄。真是不知道该谴责唐朝使用童工,还是要痛斥文人们的恶趣味,总之都是万恶的旧社会。
    作为襄阳城有名的大家闺秀,魏玩其实很少跟其他千金大小姐来往。她更多的是愿意在家学习诗词歌赋和经史子集,兴致来了便随手写上几阙词。但文艺女青年总是孤独的,每到寂寞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夫君。但是在现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着苏轼继承了苏洵的一脸懵逼,却让打小就冰雪聪明的她有些茫然。虽然自己刚才见证了苏子詹砸缸,也看到了苏轼面对襄阳王的不卑不亢。但是这个小胖子真的就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吗?一个只是有些小聪明的富家子弟,似乎这就是魏玩对苏轼目前最大善意的评价了。
    米芾见众人已经严重跑偏了题,顿时感觉到了莫名的耻辱,就好像汪峰被抢走了头条一样,他发着脾气大喊道:“这到底还比不比了?嘿,死胖子,你要是怕一会在你未过门的妻子面前输的太丢人,可以直接把玉佩给我,我算你还有自知之明。若是你非要自取其辱,那就不要怪本叔父欺负晚辈了!”
    米荣和苏洵是挚友,也是米芾的哥哥,理论上将米芾确实和苏洵也是同辈,这时候自称是苏轼的长辈,倒也不算是占便宜。
    苏轼则全然没有听到米芾后面几句挑衅,他只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条件反射的问道:“什么?你说魏家家主的千金也在这?”
    “苏轼,赶紧看看你未过门的妻子,现在认输还来得及……”米芾这个时候虽然还不至于疯癫,但从来不会拐弯的脾气倒是让人受不了,竟然不顾礼节的指着一旁的魏玩喊了起来。
    魏玩没有想到米芾竟然这么胡闹,一时紧张反而忘记收回看着苏轼的目光。苏轼这个时候顺着米芾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和魏玩看了个对眼,顿时也楞在了那里。虽然整个晚上两人都随着一帮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玩闹,但古代并没有多么好的照明设施,而且魏玩也有意跟苏轼保持着距离,所以苏轼这才算是第一次看清楚魏玩的容貌。
    赵玦毕竟还是主人家,今晚登高一呼才是正事,可不能让才子佳人的狗血剧情毁了自己好不容易铺垫出来的激情。于是连忙快步走到苏轼切近,拍着苏轼的后背。
    “现在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啊,”赵玦高声笑道,之后又冲苏轼小声说道:“贤侄不用害怕,本王不会让你下不来台的。”
    赵玦当然知道米芾的书法造诣有多深,虽然只是一名十二岁的小孩,却依然不能小觑。他这么说已经是做好了拉偏手的打算了,谁让他看上了苏洵的政治方针呢。可是这时候谁都没有看到赵玦怀中的玉玺,和苏轼身前的玉佩都开始闪烁起来。
    瞬间,苏轼感觉好像中了雷击一样,全身发麻倒在了地上。襄阳王刚准备上前将其扶起来的时候,苏轼又自己站了起来,长出一口气说道:“卧槽,可算是从时空隧道里逃出来了,差点就被时空法则泯灭掉,终于想起来劳资是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