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一章;推销

      “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你小子的脑袋里面冒出的赚钱想法,就连我都想去跟着干,就别说村民们了。”
    “好了,你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帮你广播。”
    听到王振说完,王五爷感叹的看了王振一眼,瞪了他一下说到。
    能够做村支书,王五爷可是比一般人更加聪明。
    刚开始的时候后,王振包农场的时候,他还有些不看好。
    可是,当他看到王振用随处可见的东西,从周边的游客手中赚了一笔又一笔的钱以后,他知道自己看错了。
    更不要说后面,王振一次又一次带着村民挣钱的主意,都是他亲自参与的。
    因此,他比谁任何人都要看好王振。
    “喂,喂,喂,罗家湾的村民听着,现在有一个挣钱的机会,你们听一下。”
    “王家的农场大家都知道吧?最近大火的玉米杆大家也尝过吧?”
    “就在刚刚,王振找了我,给我说了一个可以让大家跟他一起赚钱的计划,那就是要把玉米杆的的批发权让出去。”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现在说价格。”
    “这玉米杆,王振在农场卖的时候,是两毛钱一根。”
    “批发的话,价格是一毛一根,十根算九毛。”
    “刚刚王振也说了,大家批发或者卖的时候,都可以按照十根一捆来,那怕你们卖一块五一捆,一捆都可以赚六毛钱。”
    “如果有兴趣的话,直接去农场找王振,他会告诉你们更加详细的。”
    说到这里,王五爷停了下来,关掉了广播。
    什么第二遍?第三遍?
    没有,通通没有。
    一遍就够了,如果村民这样还能错过赚钱的机会,那就是活该穷。
    ……
    “玉米杆批发?咦,当家的,我们要不要加入?”
    “加入啊,干嘛不加入,这么低的成本,还怕赚不到钱?”
    “可是,我们不是在批发农场的秋桃吗?”
    “笨死了,两个一起批发不就行了,都是农场的东西,这么便宜,肯定比桃子还受欢迎。”
    罗家湾,随着王五爷的声音从广播里面消失,西边的一家人在短暂的争吵以后,立马开着车直奔农场。
    “快,当家的,我们快去农场,卖桃子或许我们还不行,但是卖这玉米杆,可是容易多了。”
    “孩他爷,走,我们一起去农场,批发一点玉米杆,也卖着试试。”
    “嘿嘿,快走老婆,我们桃子,玉米杆一起批发,到时候绝对不愁卖。”
    “走了走了,去批发玉米杆去卖了。”
    广播结束之后,随着短暂的寂静,一时间整个村的村民都沸腾起来。
    有家人的赶紧跟家人商量。
    没家人的,立马就直奔农场。
    这一次,几乎全村出动。
    因为村民们已经从那些从农场贩卖桃子赚钱那里尝到了甜头。
    再加上,他们可是尝过农场的玉米杆,对那些玉米杆有信心。
    就像是王五爷想的那样。
    如果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那就活该他们穷了。
    ……
    “咳咳,大家来的目的,我也非常清楚。”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这次批发我只收现钱。”
    “至于批发多少,那就看你们各自的能力了。”
    “卖什么价格,也随你们定。”
    “但是,有一点不变,如果有坏的,都可以拿到农场更换。”
    “另外就是一点,农场的玉米杆需要你们自己砍,上面的玉米,你们直接扔到地里就行,我自会找人去处理。”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我就不耽误大家赚钱的时间了,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农场砍玉米杆。”
    广播结束以后,王振来到农场入口等着。
    果然,没过多久,整个村里面的人都差不多到了。
    于是,王振当即拿着喇叭,把批发的事情更加详细的对着村民们说了一遍。
    “没意见,怎么可能会有意见!”
    “哈哈,王振,快去一边吧,那有那么多意见。”
    “回家拿刀了,早点动手,早点赚钱?”
    “走了,砍玉米杆了,意见啥意见。”
    听到王振说完,村民们立马就开始发声表明自己没有意见,纷纷朝着农场里面拥去。
    咔嚓,咔嚓……
    村民可是有上百人。
    来到农场以后,只见他们分散开,纷纷拿起准备好的工具开始砍玉米杆。
    砍头去根。
    玉米直接扔到地上。
    随着村民们走过,那些玉米地里面的玉米,纷纷变成一米左右长的玉米杆,被村民们用草扎好放在一边。
    一捆十个。
    也不过三分钟。
    一个小时左右,几乎每一个村民都砍了二十捆左右,那就是二百根。
    十根九毛钱,那就是十八。
    村民们付完钱以后,纷纷扛着那些玉米杆。放在带来的交通工具上,直奔附近村庄,县城,镇上。
    “农家田园的秋桃了,农家田园的甜杆了。”
    “秋桃一斤小麦一斤,一斤玉米八两,甜杆两斤小麦一捆,有十根,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买不买不要紧,可以先尝一下。”
    小王庄,赵铁开着拖拉机来到了村中心以后,立马大声的叫卖起来。
    此时,也不过九点左右。
    不少起的晚的村民也不过刚刚吃饭。
    秋天,因为早上的时候天气寒冷,多数的村民们都会来到门前有太阳的地方,一边吃早饭,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因此,赵铁一叫,那些村民立马凑了上来。
    “咦,这桃一又大又圆,一看就好吃,老板,能不能便宜点。”
    “咦,昨天就是你,今天又来了,老板,秋桃我昨天换了,可好吃了,这甜杆不是玉米杆吗?怎么也能拿来卖?”
    “老板,我可以尝尝这桃子的味道吗?”
    小王庄的村民们围上来以后,一看桃子和玉米杆,纷纷问讯起来,一些昨天已经买了秋桃的,则把目光看向玉米杆。
    “可以尝,便宜的话,就不行了。”
    “至于这玉米杆为什么能够卖钱?你们以为这是普通的玉米杆?来来,我给你们一人弄一节尝尝,你们再决定要不要买。”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赵铁可是比谁都知道怎么给农民打交道。
    先尝后买,一向都是发动农民付款的最好方法。
    只要东西好,绝对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