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双喜

      元阳,雍王府,内宅永福宫内。
    早晨起床的呕吐,让薛宝筠今天一直没食欲,在侯诗筠的连番催促下,才命人请了太医过来整治。
    王妃染病乃是大事,所以今日前来的是良医正杨德秋,也就是太医们的头儿。
    看着卧病在榻的王妃,床边的侯诗筠和玉竹都显得焦急。
    她俩都是依附于王妃,才能在王府内存活,而且活得体面。
    这要是薛宝筠出事了,她们非但会失去现有生活,而且还会被追责。
    “杨太医,王妃如何了?”侯诗筠忍不住问道。
    她虽家破人亡了,但终究出身书香门第,要比旁人更像个独立的人,所以她才会主动发问。
    见小姐妹担心的模样,斜靠在榻上的薛宝筠微微一笑,说道:“你这个样子,好像我真有什么大病似的!”
    这话要是对玉竹说,玉竹必定跪地告罪。
    因为玉竹会理解为,是王妃在怪自己咒她。
    “姐姐,大意不得!”侯诗筠无奈道。
    两个女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坐在榻边的太医杨德秋,却是一言不发认真诊着脉。
    脉象流利,相如滚珠,有力而回旋……这应当是喜脉。
    虽然有次判断,但王妃有喜绝不能出乌龙,所以杨德秋还得细细询问。
    其实在太医来之前,玉竹就已猜到可能是有喜了,也只有侯诗筠这样未经人事的小姑娘才不知道。
    但有喜这话玉竹不敢乱说,毕竟连杨德秋都怕闹出乌龙。
    只见杨德秋停止诊脉,而后问道:“王妃娘娘,近些日子……可有身困乏力之症?”
    薛宝筠答道:“是有一些,每日昏昏欲睡,食欲不振!”
    接下来,杨德秋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都一一和他所知对应。
    问完之后,只见杨德秋从连忙起身,退到五步之外大礼参拜道:“娘娘大喜,臣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薛宝筠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但也隐隐有了猜测。
    “喜从何来?”
    “娘娘身怀嫡嗣,王府后继有人了!”
    果然是有孕了,薛宝筠心中大喜,脸上亦露出笑容。
    作为王妃,作为嫡妻,在成婚半年多来,没有身孕让让薛宝筠耿耿于怀。
    出身侯府,她也见多了高门大户之中,嫡妻无子是很麻烦的事。
    就拿当朝皇后来说,被端妃各种顶撞欺压,皇后威严荡然无存,还不是因为自身无子。
    偏偏在这王府之内,也有一个端妃一样的人物。
    此刻,只听玉竹开口道:“娘娘,这是大喜事……应当立即通禀王爷!”
    薛宝筠点了点头,后者立马转身往大殿外走去安排,而杨德秋则准备开安胎药。
    …………
    谨身殿内,赵延洵坐在西厅内的椅子上,此刻他正在审阅长史司送来的文书。
    王府如今下辖四座城,百姓近七万,每天都要配发各种物资,已经安排各类生产任务。
    这些差事,全都由长史司的官员,以及外派的地方官负责安排,最终结果供赵延洵决定。
    “兵车交付十辆,到也算是不错了……”
    “箭五千支……”
    在这两项上,赵延洵拿起朱笔,在上面书写了“知道了”三个字。
    御笔才用朱批,他一个藩王也如此,可谓是大大的僭越。
    “报请安排青壮三百人,疏通元县护城河……”
    元县的情况,赵延洵有一些了解,这里的护城河并不太宽,疏通他的意义并不太大。
    有这功夫,还不如把元县周围的河流相互勾连,以此形成更大范围的“护城河”,拓宽县城内的安全活动范围。
    于是赵延洵拿起笔,在文书上写到:护城河小,可勾连周边河流,用以护卫百姓。
    这份文书会被打回去,元县的人会重新再报方案。
    正当赵延洵要拿起下一份,大殿外走进了一名太监,禀告道:“启禀王爷,两位枢密使求见!”
    听到这话,赵延洵放下了朱笔,说道:“让他们进来!”
    没一会儿,两位枢密使从殿外走进来,脸上的喜色抑制不住。
    “参见殿下!”
    “二位爱卿免礼!”
    待这二人起身,赵延洵才问道:“两位爱卿何事?”
    “殿下,天马堡大捷!”关和泰拱手道。
    听到这个消息,赵延洵微微愣了下,才笑着说道:“看来,这人还是要逼一逼,否则指不定还得等多久!”
    两位枢密使讪笑两声,对此他们不好多做评论,毕竟能少得罪人就少得罪。
    “说说伤亡和斩获!”赵延洵端起茶杯道。
    这是最关键的两点,把这些弄清楚了,他才能评价此次战役情况。
    随即陈安明答话道:“此战,崔兴安所部战死者二十六人,重伤三十七人,轻伤四十八人……”
    “崔兴安所部?”赵延洵皱起眉头。
    “他们怎么死这么多人?侍卫司的人干什么吃的?”
    说这话时,赵延洵明显有不满,这让陈安明心感焦急,毕竟他儿子也在其中。
    “回禀殿下,侍卫司徐宇判定,贼军会往北面突围,所以带人防守北边,让崔兴安驻守天马堡南边!”
    说到这里,陈安明苦笑道:“谁知贼军反其道而行之,出堡之后向南突围……所以直面崔兴安所部!”
    判定贼军往北突围,这事怪不得徐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算无遗策。
    “你的意思是,崔兴安的三百号人,击败了贼军?”赵延洵放下茶杯问道。
    “贼军四百余人,只有十几人突围逃离,其余全部被歼灭,缴获大量武器铠甲,还有两百多匹骏马!”
    说到这里,见赵延洵满意点头,陈安明才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崔副千户还抓了二十多号俘虏!”
    “好,很好,这个崔兴安堪大用!”赵延洵评级道。
    “这次大捷,该记功的记功,该封赏要封赏,你们回去拿出个章程,报给长史司!”
    “遵命!”
    就在这时,只见赵延洵靠向椅背道:“还有一条,回去之后制作本次大捷情况说明,派发到兵马司百户一级,号召所有人以崔兴安为榜样!”
    号召所有人以崔兴安为榜样,陈安明根本没想到,赵延洵会如此看重崔兴安。
    看来往后,崔兴安的路走宽了。
    而这全是他自己拼出来的,旁人根本说不得什么,只能激发斗志追上去。
    就在这时,大殿外走进了一名小太监,只见他躬身道:“启禀王爷,永福宫传来消息,王妃娘娘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