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徐美音是家里老三,父亲已经去世十几年,母亲现在住在大儿子徐庆家里,身体依旧倍儿棒,除了有一点耳背。很多事情不用别人帮忙可以自己做完,身子骨依然硬朗。
    大舅。江遇把手里的东西放在客厅,喊了声后问道,姥姥呢?
    来了啊。徐庆擦了擦手,说,在屋里呢,我去喊她。
    在江遇的记忆里,从小到大对他真心好的亲人一只手就数的过来。江德法算一个,有位年龄不大江遇喊他一声姥爷的算一个,还有一个表姐,再有就剩下他姥姥了。那时候在他家住的日子里姥姥有好吃的几乎都第一时间留给他,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大声吆喝他,会在他挨江德志训的时候把他牢牢护在身后。
    江遇不喜欢走亲戚,但如果是见姥姥,他非常乐意跟过来。
    老人从里屋拄着拐杖走出来,戴了顶针织小帽子,露出鬓边的白发,看见江遇后手抬了起来:就你们俩来的吗?
    江遇伸手握住:是。
    阳光照进大院,江遇拿了几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握着老人的手说了会儿话,徐庆从房间里走出来:中午别走了,我去炒两个菜。
    别炒了,我就来看看你们。徐美音说,你们随便做点吃吧,我带江遇先回去了,他爸还在家里等着呢,我下午还要去店里。
    徐庆似乎不太想提到江德志,没顺着最后一句话接:来都来了到了中午不吃饭就走像什么样?!
    什么像什么样。徐美音站在门口,我又不是来做客的,你是我哥,我要是想吃直接就让你做了,还跟你客气吗?
    徐庆从小就说不过这个妹妹,心想走吧,摆摆手道:行行行,回去路上慢点。
    老人还抓住江遇的手不肯放开,拄着拐送到大门口,看着车子在调头,说:不就能吃完中午饭再走吗?
    姥姥,下次有时间我还来看您。江遇没松开老人的手,快回去吧,外面天冷。
    老人不动,看着徐美音把车开到眼前,嘴里喃喃着:还没来一会又走了,又走了你们都忙,几个月不见来一回
    江遇听见于心不忍,半天没上车,徐美音摇下车窗,提高了声音:回去吧,过几天有空我还来呢!
    车子缓慢行驶出巷道,江遇坐在副驾驶座上看外面光秃秃的树枝,徐美音开口说:过两天跟我去一个阿姨家啊,她是妈妈年轻时候的好朋友,有个闺女成绩不太好,我想让你帮她补一下。
    江遇说:我自己的作业都写不完了,让她找补习老师吧。
    你这孩子。徐美音看了他一眼,说起来那女生跟你一个学校,这不挺方便吗?腾出一个小时时间给她补补习也行。
    江遇不关心这些,也不想给谁补习,他自己每天习题试卷练习册一大堆,要不是訾落看着他,他估计完成效率都不会那么高。
    他没回答徐美音,回到家里江德志已经把饭做好了,江遇看了一眼脚步顿了一下,洗完了手坐在饭桌旁。
    这段时间他和江德志的交流挺少的,说不着几句就没话讲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在家里待的都不长,江遇倒也习惯了每天这样。
    徐美音拿起筷子的时候似乎想说些什么,张张嘴巴还是把菜吃进嘴里,好半天才说:这肉炒老了吧,都嚼不动。
    这样好吃。江德志夹了一块吃嘴里,边咬边说,我都能咬动!
    徐美音脸色沉了下来:我牙不好!你不知道啊?!
    江德志笑了笑,小抿了一口酒:我牙就好得很,这肉多香,江遇吃一块!
    江遇看见江德志给他夹了一块肉放在米饭上,这米饭被他干吃了大半碗,菜的味道不太好,不知道江德志炒的时候用了什么酱,他不太喜欢吃。
    这顿饭江德志倒是吃的开心,徐美音没吃多少,江遇吃完了米饭就跑了,跑到訾落家里后才发现人家一家人在吃午饭,顿时觉得来的不是时候。
    谢小安看见站在院子里不动的江遇,伸手喊他:小遇,快来快来!
    訾落跟訾成民同时抬起头来,江遇这才踱步过去:谢姨。
    訾成民问:吃过饭了吗?
    江遇本来想说吃过了,但看见訾家饭桌上的红烧鱼蔬菜小炒和自家摊的南瓜鸡蛋饼一下就说不出话来。訾落去厨房给他拿了双碗筷:过来。
    于是江遇就过去了。
    然后江家好不容易安静一段时间的生活被这顿饭掀翻。
    江德志怒气冲冲地出现在訾家大门口,对着正在和訾落斗嘴的江遇就是一句咆哮:江遇!跟我回家!
    谢小安和訾成民都被这一嗓子喊得手湿漉漉地从厨房出来,江德志还站在门口,脸沉得像随时就会怒火爆发。谢小安疑惑道:怎么了这是?
    出什么事了老/江?这么大脾气。訾成民脾气好,尽力说着缓和的话,有什么事好好说,你这样孩子都不敢接近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