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

      男主他人老 作者:黍宁

    分卷阅读149

    然大物,她虽然没穿越前辈的能耐,但她相信其他人有,晋朝不缺人才,只是缺少培养人才的意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我相信便不用我说,先生也能明白,当初英王变革,不正是借此站住脚跟的?”王韫口中的英王便是那位穿越前辈,变革中,曾经凭一人之力,舌战对立党人,成功说服了皇上。

    “我听闻外邦诸国,已早非你我口中的蛮夷,其船坚炮利,无所不摧。他们如今在海外正忙着拓宽疆域,而我朝却对外邦之风俗政事一概不知,若有朝一日,只怕他们会练兵将、制船炮,自西而来,此时不曾见他们来此,不过是时候未到罢了,真到了那时,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至于我为何想要另辟蹊径,如此办学,”王韫望向罗元亨,“我叫它人才专业化。”

    罗元亨挑了挑眉,他的神情虽然不耐,但依然在等待着她的话,见王韫迟迟没下文,甚至抬眼多看了她一眼。

    王韫想,她可能明白了荀桢的意思,什么叫“他心中已有决断”,罗元亨早就有了松动。

    这么说来,确实如此,她不信罗元亨就甘心隐居于山水田园,他是个才子,才子向来是不甘心默默无闻的,他们渴望表现自我青史留名,而不是湮没于人群。

    办学的事若真能成,那么对罗元亨来说便是一条终南捷径,若不成,对他而言也没有多大损失。

    王韫不敢说自己摸清了罗元亨的心思,对于这些大佬,王韫根本没有勇气打什么包票,但她心里此刻已经有了些底。

    既然已经有了些底,王韫冷静了下来,开始慢慢思考该怎么开口。

    “我并非轻视科甲,虽说科甲能使学有所长之人能各任其职,但自唐宋至我朝,严于取而宽于用。拘泥于一格,无论文武,总以科甲为重。否则胸藏韬略,学贯天人,皆目为异路。其取士也隘,则豪杰每有沈沦;其用士也宽,则庸佞不无忝窃。”

    “我只是内宅妇人,懂得虽不多,但我也知晓洒扫的丫鬟断不能冒冒失失地便叫她来帮我梳头穿衣,否则便会闹出笑话。”

    “学用分离的问题,先生想必比我清楚。”

    罗元亨没说话,只是眼神示意王韫继续说下去。

    这让王韫又增长了些信心,深吸了一口气,王韫继续说道,“一家都不能如此,更何况论一国,上自国计民生,下至人情风俗,及兵、刑、钱、谷等事,非所素习,猝膺民社,措治无从。不都是因着仕学两歧?”

    “若士有格致之学,工有制造之学,农有种植之学,商有商务之学……一科有一科之用,任使务尽其所长,一人有一人之能,驱策必久于其任,必定能制物物精,制器器利,治国国富,治兵兵强,取财财足,经商商旺。政无不理,事无不举。”

    王韫没有再看罗元亨的表情,而是把自己想说的一口气都说了出来,她想说的很多,一时间根本说不完。

    “我知晓如今人人视科举谓正途,我想的虽好,但若真要实行,却难于上青天,故而我不想设立诸科非叫学生人人都来学习,只是设些科甲主科,再设立选修,选修单凭他们自个的喜好,喜欢工的便去学上一些,喜欢商的便去学些经商的门路,具体的得待先生同意了,我们才能细说。”说完,王韫郑重地望向了罗元亨。

    她觉得她现在的眼神肯定是诚恳的不能再诚恳。

    在王韫的眼神攻势下,罗元亨还是没说话,只是看着王韫,王韫瞪着眼和他对视。

    她豁出去了,她说了这么多,就不相信罗元亨没什么表示。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大半天,忽然,罗元亨干咳了一声,抬手又摸了把自己的小胡子,在王韫的视线中,轻轻地扯出一抹笑。

    “我算是败给你们夫妇二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韫的话基本引用的郑观应的学说,毕竟作者没这文化水平。

    大神就请忽略我这尴尬的一章吧(跪地)毕竟为了能尽快收拢剧情,我也是很拼的!

    ——————

    偷偷欢呼一下!耶!终于写到100章啦!

    第101章 日记

    看罗元亨的神情, 王韫两眼一亮, 眼神清明地盯着他。

    有戏!

    罗元亨被王韫看得不自在, “你可别这么瞧我, 我可没同意去任教。”

    王韫没在意罗元亨的别扭, 笑眯眯地说, “先生究竟去不去, 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先生要是不想去,我也不能强按着先生的头把先生绑到书院不是?”

    罗元亨闻言放弃挣扎似掩面长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我去和桢干再详谈一番吧。”

    王韫很给面子地侧了侧身子, 让出一条路来,“先生请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二位了。”

    目睹着罗元亨进了屋, 王韫没再跟进去, 而是转身去了方才和周衍修对坐的石桌旁。

    然而石桌已经空无一人,只有院中那棵高大的桂树, 风一起,枝叶婆娑, 吹动桌面上的枯叶四下翻飞。

    没人了?

    王韫在院子里打量了一圈, 甚至去厨房看了一眼,都没再看见周衍修的身影,周衍修就像是突然从院子里消失了一样。

    找不到周衍修,王韫也只能暂时放弃询问他的念头,转而回到自己房里乖乖地去干自己的事。

    她今天的字还没练, 荀桢常常会抽空检查她的字帖,前不久还夸奖她进步很大,对于练字,王韫不敢疏怠。

    可能是一天内接收到的信息有点多儿多,王韫拎着毛笔久久无法静心,字也写得飘忽,轻飘飘得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不见任何笔力。

    荀桢和罗元亨谈了什么她不知道,只知道就第二天,罗元亨真正地松动了,甚至还把王韫叫来,严肃地问她有关书院的事宜。

    王韫一一耐心解答了,罗元亨也指出了不少难以实施,或者说对现在而言无疑是空想的问题。

    这几天王韫难得过得充实了起来,天天忙着和荀桢以及罗元亨谈话,晚上再抱着一大堆问题回到屋子里冥思苦想。

    更重要的是,可能是是因为忧心书院的事,荀桢的病情加重了一回,把王韫他们吓得不清,好在在李茂冲的救治下,已经没什么大碍。

    又是书院又是荀桢,周衍修的

    分卷阅读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