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庶女薛瓷 作者:吃饱喝足的狗蛋

    分卷阅读34

    哪里能知道宫中是什么情形呢,也只能送最最实在的东西给娘娘了。”

    “也只会送银子。”薛璎嗤笑了一声,“我不信以母亲的心思算计会不知道宫中究竟需要什么,母亲只不过是不愿意把心思花在我身上,所以就送这些最愚笨的东西进来。”

    薛瓷头一次听人说银子也算愚笨的东西,一时间觉得有些嘲讽,于是又重新静默了下去,不再接话了。

    而说了这么多的薛璎仿佛心情舒畅,她笑着看向了薛瓷,难得的和颜悦色,道:“今后你跟在皇后身边,就安安分分当个女史吧!只要你安安分分,不与我来争宠,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求见皇后,请她放你出宫去的。”

    薛瓷苦笑着点了点头,又陪着薛璎说了些杂七杂八无关痛痒的话语,然后便退出了蓬莱殿,往长乐殿去了。

    .

    春天的风是暖的,也是软的。

    花开,草长,枝头有嫩叶舒展。

    从蓬莱殿往长乐殿这一路,便满溢了春的欢欣鼓舞,五颜六色的花朵,弥漫在空中的淡淡的迷人的花香,从宫墙之上妖娆舒展开来的一支红杏,还有太液池边随风摇曳的绿柳。

    进去了长乐殿,薛瓷顺着回廊往自己住的屋子走,却听到了长乐殿的正殿中传来了中气十足的男人们正在争吵什么的声音。

    她些微有些好奇,却并不敢去看,回到自己屋子里面收拾了东西,便去找了长乐殿里头的管事的尚宫。

    “皇后娘娘说已经与太后娘娘说过了,说我明儿就搬到承香殿去。”薛瓷恭恭敬敬地说道,“这会儿来问一问尚宫,这会儿去与太后娘娘辞行是否方便。”

    尚宫笑了笑,道:“太后也已经吩咐过了,这会儿太后娘娘正在接见朝臣,不方便见你,我送你去承香殿便是了。”

    薛瓷急忙道了谢,便跟在了尚宫身后,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之下,往承香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惠妃

    无论边疆是如何局势, 赵玄在百忙当中还是抽空下旨, 晋封了薛璎,让她从昭容变成了惠妃——四妃之一。

    本朝后宫当中的四妃并没有如前朝那样固定了封号, 常常是由着皇帝的性子来给封号,除却贵妃这个妃子当中最高的称呼之外,其余的都并没有固定。

    得了“惠”这个封号, 薛璎十分高兴。原因无他, 惠妃这个称呼比丽妃来得端庄,现在开始,她已经是与丽妃没有丝毫差距——并且她肚子里面还有龙胎, 事实上她已经要比丽妃要更有权势和权力了。

    只是虽然得了封号,但也仍然有缺憾——那就是赵玄并没有因为她怀孕而来蓬莱殿更勤一些,他甚至来后宫更少了,只是偶尔会去张皇后的承香殿坐一坐, 也不怎么过夜,然后就会回去昭阳殿。

    于是薛璎也只能安慰自己是最近边疆不稳,所以赵玄也要忙于国事。

    .

    在薛璎高高兴兴地当了惠妃的时候, 薛瓷在承香殿中,果真是老老实实地开始做女史了。张皇后身边事实上并不缺女史, 也不缺伺候的人,她的来到显得十分多余并且十分尴尬。

    本朝的宫中设有六局,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女官,也有各种各样的名目官职甚至各个局当中还有官职名字相同的,唯独女史这一个是独一无二, 缘由无他,这女史又称了彤史,乃是掌记宫闱起居等事。换言之,薛瓷到了皇后宫中,将要负责安排宫中赵玄与各位妃嫔们的侍寝等等事宜,并且要把每一笔都记下来。

    这事情原本应该是由年纪稍长的女官来做,之前也是一位快要出宫的范女史担任,此时一个今年才刚满了十五的薛瓷过来接手,首先便是尴尬了。

    范女史见着薛瓷,先露出了一个十分不可置信的神色,然后又温和地笑了笑,道:“既然是娘娘吩咐的,我今年就要出宫去了,你便好好跟着我学吧!”

    薛瓷满脸通红——她之前是不知道女史做什么,这会儿进了承香殿,哪里还能一无所知呢,于是只一个劲儿点头,并不敢说话——生怕一说就张口结舌什么都说不明白。

    范女史见薛瓷这样子,也没说什么刻薄风凉话,只道:“凡事也都是从不知道到知道,你也不用太大压力,慢慢学着就是了。”

    薛瓷再次点头,脸上的红晕终于开始慢慢消散。

    范女史拿出了彤史用的彤管朱笔,温和大方道:“这就是我们用来记录的工具,还不知道你的字写得如何,等会儿你抄写一些来给我看。”顿了顿,见薛瓷点头,范女史又从架子上面取下了一本小册子,“这些在这里,这个房间里面,你可以看,但是不能带出去,也不能说给任何人知道。”

    薛瓷诚惶诚恐地接过了那薄薄的册子,小心翼翼地翻开,才扫了一两眼,又是红了脸。

    这上头记下的,几乎都是赵玄与后宫女子的宠幸之事,不仅标注了时间地点,还写下了赵玄当日的身体情况,妃子当时的身体情况,他们在事前事后的种种。

    闭了眼睛,她合上了这册子,脸几乎一直红到了耳根后头。

    薛瓷苦笑道:“这些要记得这么仔细吗?”

    范女史道:“这是自然的,将来若有什么事情,都能在彤史上一一找到。比如这一次惠妃有孕,便能在彤史上找到惠妃承宠是哪一日,那一日圣上是什么时候宠幸了惠妃。只有这样一一记下来,后宫才不会一片乱糟糟的。”

    薛瓷深吸一口气,冲喜打开了那册子——若是以范女史的说法,她也实在不必害羞,只当做是做个记录,这么想一想,便不觉得那么害羞了。

    范女史笑道:“除了这些以外,彤史上也需要记下后妃们的品行。”说着,她拿了另一个册子过来,摆在了薛瓷面前,“有个词叫做彤史扬辉,我们用彤管来记录了后宫中女人们的品行,那些才德兼备的,便会因为我们的记载,在史书中流传。哪怕只是女人,也能和正史中的男人一样,千古流芳。”

    这句话说出来,薛瓷的心砰砰直跳——她的确是小瞧了这么一个女史的官职,此时此刻听到范女史这么说,竟然还激起了几分熊熊燃烧的沸腾。

    接下来范女史却是话锋一转,又道:“只是在这宫中,记彤史很重要,可有时候性命更重要。只有活着,有些事情才能流传下来,若是死了,便是什么都留不来了。所以……识时务更重要。”

    薛瓷一瞬之前还在热血沸腾,这会儿忽然又被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又有些傻眼。

    范女史仿佛十分爱看到薛瓷这样傻乎乎的样子,于是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你还小呢,又是惠妃的妹妹,做这女史也不会太辛苦,惠妃疼惜你是自家姐妹,到时候便会求着皇后娘娘放你出宫的。”

    分卷阅读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