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文宝

      曲阜文庙奖励的三件物品确实很珍贵,不管是妖墨,端砚,亦或者圣页,都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的东西。
    特别是圣页这种东西,据说每年产量才一万张。
    而天下书生何其多?
    一万张圣页,自然不够分。
    各大家族,各大世家,皇室,再加上附属国都要分走一部分。
    剩下的才会流传出来。
    若非此番苏毅的诗文登上了圣刊。
    曲阜文庙,也绝对不会奖励下来圣页这种宝贝。
    而且苏毅甚至听闻。
    哪怕诗词文章登上圣刊。
    也不一定有圣页奖励下来。
    这一次。
    能够得到圣页的奖励,实在是运气使然。
    ……
    吴博远继续说道,“第二个托盘之中乃是余杭文院的奖励,里面放着的乃是出入文院圣文阁的令牌,文院圣文阁内,藏书丰富,外面很难见到的孤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而且里面还有历代状元,榜眼,探花高中时期的试卷副本,以及大儒文章,先贤遗著,余杭文庙的圣文阁内,甚至还有圣人孟子的亲笔文章!”
    苏毅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余杭文院不得了啊,竟然连圣人孟子的亲笔文章都有,这可是无价之宝。
    传闻有儒生屡考不中,心灰意冷,偶得圣人文章,读之,明悟大道,再去参加考试,高中状元。
    这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有一点却是真的,如果能够看到圣人亲笔文章,可以开灵慧,聚文气。
    对一名读书人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机缘。
    足以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所以,苏毅感觉到,无数道目光都盯着那块令牌。
    眼睛炙热无比。
    手持此令牌,可以随意出入圣文阁借阅。
    这个年代。
    书籍最贵。
    许多人都敝帚自珍。
    借书是很难的事情。
    特别是孤本,大儒文章,先贤遗著都是传家宝,根本不可能借到。
    圣人亲笔文章,就更不用提了。
    而现在,苏毅能够出入圣文阁。
    太让人羡慕了。
    有人则是心里犯嘀咕,以前也有人的诗词,文章登上圣刊,都没有得到出入圣文阁令牌的奖励。
    大概是因为之前那些人最起码都是进士文位,已经属于大人物。
    所以不会缺少书籍。
    而苏毅,正是求学上进的年龄。
    这些孤本,大儒文章,先贤遗著对苏毅自然无比有用了。
    “多谢院主大人的奖励”。苏毅说道。
    吴博远笑着点点头,说道,“你的话,我会带给院主大人的”。
    接着他指了一下第三个托盘,说道,“这是知府大人奖励你的文宝,乃是一块镇尺,这块镇尺经过了知府大人文气十年的滋养,已经通灵,对你定然有很大的帮助!”
    苏毅一惊,十年文气滋养的镇尺,绝对是一件至宝了,没有想到知府大人竟然对他如此的器重。
    不过仔细想想。
    知府大人为自己赐表字子恒的事情现在已经在余杭府传开。
    自己算是知府大人半个弟子。
    所以知府大人,才会如此的器重自己。
    “多谢杨大人厚爱!”。
    苏毅说道。
    吴博远问道,“你今年可是要考取功名?”。
    “正有这个打算!”苏毅说道。
    “定要不骄不躁,刻苦读书才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可因为诗文登上圣刊,而迷失自我!不知上进!”。吴博远告诫道。
    “多谢教谕教诲,学生谨记!”。苏毅说道。
    吴博远点点头,随即看向了周老夫子,笑着说道,“老夫子培养出子恒这样的贤才,为我余杭扬名,我余杭有周老夫子这样的先生教导年轻学子,乃是我余杭之福啊!”
    周老夫子也是红光满脸的样子。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子之中,竟然能够出现苏毅这样的贤才。
    以前苏毅并不突出,只是比较刻苦而已。
    谁能想到苏毅能够做出寒门崛起这样的励志诗?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吧?
    周老夫子谦虚的说道,“教谕缪赞,老朽愧不敢当,咱们去里面喝茶吧!”
    “好!”。
    吴博远笑着点点头,然后一行人朝着客厅走去。
    喝了一杯茶,聊了一会儿天。
    吴博远等人便告辞离去。
    苏毅回到了房间,微微皱眉沉思着。
    按理说,他的诗文登上圣刊,江浙省文院之中也会有相应的奖励。
    但是江浙省文院,却没有颁发任何的奖励。
    有些不太对劲。
    铁定是哪里出了叉子。
    其实苏毅自然不知道,此次江浙省文院,因为将寒门崛起这件事情呈送给曲阜文庙,贵勋与寒门之间闹的不可开交。
    所以。
    院主曹阳,便没有奖励苏毅。
    以免进一步刺激贵勋家族出身的这些教授。
    ……
    苏毅每日依然都在用功苦读。
    而外界却因为《寒门崛起》这首诗,闹的越来越厉害。
    许多贵勋世家出身之人,自然十分恼怒。
    而对于寒门子弟而言。
    这首诗。
    则是极大了鼓舞了寒门子弟。
    让许多看不到曙光的寒门子弟。
    看到了希望。
    这首诗在士林之中掀起了影响,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为惊人。
    但是身为当事人的苏毅,却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使苏毅快乐。
    学习使苏毅开心。
    直到这天。
    周彬来找苏毅。
    周彬说道,“余杭府内,大大小小的寒门学社有十几个,这几日,十几个寒门学社的社长,商量着想要举办一次聚会,大家都想要见一见你!”
    因为寒门崛起这首诗,苏毅现在在寒门子弟中的名望是极高的。
    苏毅现在的文气,一直在不断增长。
    就是因为名望高涨的原因,直接促使他的名气,也不断增长起来。
    而此次寒门学子聚会。
    绝对是一次养名养望的好机会啊。
    苏毅当然不会拒绝了。
    他问道,“不知此次聚会在何时何地举行?”。
    周彬说道,“在楼外楼!”。
    周彬所说的楼外楼,乃是余杭府一处极其出名的酒楼。
    因为与西湖挨着。
    所以游人墨客很多。
    都喜欢坐在楼外楼之中,欣赏西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