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一个大胆的计划

      tnt是非常稳定的一种炸药,它的燃点很高,不腐蚀金属,在100摄氏度以下的长时间不会变化。
    但它的毒性非常大,会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皮肤,进入人体内。然后一点点破坏你的身体机能。
    为此,姜伟还需要准备防护措施,还有准备一个郊外的研制场所,在长安人群密集的居住场所,就有点不太适合。
    防护用品姜伟找不到太好的设备,只能在衣服里面糊一层松树汁,然后烤干,这样可以做到隔绝毒气,虽然穿着非常不舒服。
    然后就是头罩,还有就是眼睛和面部的防护。一个凹凸不平脸庞大的玻璃,用粘液和布粘合,做成了一个头套,在头套的后面,又做了一个十多米的布管道,因为有树脂,布管道倒是不会完全扁下去而造成无法呼吸,一天下来,他终于制作成最简陋的防护措施了。但没多久,玻璃和布料粘合之间出现了许多细缝,只能等后面升级设备了。
    但接下来姜伟有点迷茫了。
    因为甲苯。
    说起获得甲苯简单,煤炭炼焦可以获得。但是,这也得需要人去做啊。
    虽然昨天卖出去了一半的小鸡,一天村民们的所得一共四十多贯,姜伟的分红,也拿到了两贯钱,这不算少了。但也就两贯钱能干什么?
    如果按购买力,两贯钱可以买一个女人了。
    但姜伟是要甲苯,这可买不到,只能雇人炼焦碳了。
    但光是炼焦碳,又得收购煤炭。虽然姜伟现在知道了唐朝人也是用煤炭的,虽然用的范围很少,冶金、陶瓷行业以煤作燃料,因为便宜,收购煤炭也不用担心。
    但这样消耗就大了,甚至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毕竟一顿煤炭,才能获得两斤左右的甲苯。
    可对姜伟来说,这是唯一获得甲苯的方法了。其他方法,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大唐,根本无法实现。
    想了想,也只能卖焦碳补贴了,不然光是甲苯就消耗不起。
    更别提招人了,就是招十个人炼焦,每个月就得需要三千文,一千文就是一贯。他最多就能招二十个人帮他干一个月。这还不算购买基础设施的钱。
    一开始想法是好的,可仔细一算,就发现自己特别缺钱。干什么都步步维艰。
    姜伟想了想,最终一咬牙找到韩高,
    “公子,有什么吩咐?”
    “平面的琉璃,烧了几个了?”
    韩高面露难色。
    如果吹玻璃器具,他还好。但做平面玻璃,可为难他了。
    “还没有做出来。”
    韩高低下了头,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一直拿着别人的工钱,这都半个多月,一个像样的都没有做出来,算是失败品,实在感到有些不太好看。
    姜伟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继续努力,便离开了。
    坐在院子里的胡椅上,姜伟揉着眉心,制作镜子卖一笔的想法破灭了。
    姜伟有点后悔。
    后悔当时怎么没有向沙赫尔公主提报酬。这下好了,因为缺钱,还不知道起步阶段得停多久。
    现在去找沙赫尔公主?以什么借口呢?
    姜伟想了想,喝了一口茶,最终还是放弃了找沙赫尔,决定除非是没有别的办法的前提下,否者绝不找沙赫尔公主。
    在炼制甲苯之前,姜伟想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姜伟感觉,他之前的计划需要提前了,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原本是打算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始实施,现在遇到沙赫尔公主这件事,不得不提前了。
    他不清楚,提前到底是不是好事,毕竟有许多准备工作还没做。
    当天晚饭后,姜伟第一次主动找上了他的姑父,徐孝德。
    书房门口,姜伟敲了敲门,
    “谁啊?”
    “姑父,是我姜伟。”
    姜伟在门口等了片刻,这才传来声音。
    “进来吧。”
    推开门,只见徐孝德坐在岸桌前书写着什么。姜伟进去后拱手一礼,
    “姑父,侄儿有点事想请姑父帮忙。”
    徐孝德放下笔,有些好奇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外甥。
    对于这个远亲侄儿,徐孝德一直很好奇。有才华,但有些不着调,似乎对官场有些躲避,好几次他提出送他去上学,都被这个侄儿拒绝了。
    对此,他也没有强求。
    至于外界的传闻,他也是有过耳闻。作为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他,对鬼神也是比较抗拒的。所以也不太认同这个侄儿的所作所为。
    但他毕竟不是人家的父母。再加上自己升任这五品下的官位几乎是这外甥的功劳,也不太好多说什么。
    徐孝德想了想,询问道,
    “有事便说吧,只要姑父能帮得上。”
    “侄儿想请姑父帮写一幅字。”
    徐孝德呆了呆,没有多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只是,当姜伟写了一张狗爬式的毛笔字时,他眉头忍不住挑了挑,而内容更让他有些抗拒。
    准确的说,姜伟写的是一个广告。
    为此,他还让家仆陈牛去找木匠。
    徐孝德虽然有些抗拒,但还是照着写给了姜伟。
    “侄儿谢谢姑父,不打扰姑父了。”
    姜伟笑着收起纸退出书房。
    第二天,陈牛找来一个木匠,姜伟画了一副图,递给木匠。姜伟所画的,就是一个木板,要求木匠把纸上的字刻印在木板上,唯一的要求是字是反过来的,且凸出的字体。
    “你们按照图上的设计,多久能做出来?我现在需要的字不多,”
    木匠捋了捋胡子答道,
    “只需给我两刻钟,便可。”
    “好。”
    姜伟一拍手,愉快的与木匠达成协议。于此同时,又让陈牛去购买三千张纸,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在大唐,纸可真不便宜。最便宜的就是麻纸了,一文钱一张,其次就是皮纸差不多三文钱一张。至于蜀纸,那是高级品了,得十多文一张。
    而姜伟买的便是麻纸了。
    然后又让陈牛雇了二十个人,一天十文,专门去长安发广告,特别是给那些商铺每个商铺发一张。
    一时间,长安城又再次沸腾起来了,不少权贵豪商几乎都是人手一份。
    当房玄龄拿到一张宣传纸时,整个眉头都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