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庶道难 作者:须尾俱全

    分卷阅读4

    虽然话是对着忍冬说的,但眼睛却看的还是顾成卉。

    忍冬被她抢白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夏耐不住正要说话,就被顾成卉捏了一下手。顾成卉就冷冷地看着乐妈妈说道:“嫌远是不敢的,只是却不能再站在这儿陪妈妈耍嘴皮子了。拿上我的披风走吧!”后一句是转脸冲半夏说的。乐妈妈被她恶人先告状式地训了一句,阴阳怪气地刚开口说道:“五小姐这话是怎么说的……”──顾成卉就在她身边停住了脚。“怎么妈妈还有话说?那不妨让祖母等着,我陪妈妈留下来说话可好?”

    一句话堵得乐妈妈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她只好后退了一步,阴沉地望着主仆二人离去,自己看也没看其他人一眼,转身也走了。边走,嘴里还嘀咕着:“也不瞧瞧自己如今是个什么地位,还敢这样横!就是模样看着好,心里其实是个傻愣的!”

    她对顾成卉没有丝毫敬重,因此话声就高了些。顾成卉离得还不算远,她听了就顿住了步子,转过身来。半夏顿时急了,小声说:“姑娘,别与她一般计较了,咱们是真要晚了……”顾成卉理也没理,扬声道:“妈妈且慢。”

    乐妈妈迅速地转过来,挑了挑眉毛:“五姑娘有话说?让老夫人等着可不好。”

    “嗳哟,这话可说差了。我就是想烦妈妈带路去寿安堂罢了。”顾成卉笑眯眯地说,“不过这么一小会儿工夫,妈妈不会要拿差事来搪塞我吧。”

    从关月山居去寿安堂,可不止一小会儿。可乐妈妈却不能提这个,否则就是自扇嘴巴了,她一时又闹不清顾五的用意,只好说:“您又不是不认识寿安堂的路,再说还有半夏……”顾成卉就马上接道:“妈妈莫非是不愿意听我的?”

    乐妈妈一听,心里就嗤笑了一下。想用这样的手段来圈住她,可是把人想得太简单了!她就一点头说道:“好,老身这就随您一块去。”见她应了,顾成卉就笑道:“那还要请您前头走了。”乐妈妈没有露出半点异样神色,施施然地就带起了路,顾成卉也压了压步子,跟在了后面。

    然而走了还不到一盏茶工夫,乐妈妈就觉得偶尔经过的丫头仆妇的面色有些不对。她回头看了一眼,顿时脖子上的汗毛都站起来了:只见顾成卉深深地低着头,一只手死死地攥着衣角,另一只手拿了帕子按在眼角上,肩膀都缩了起来。这哪里像是个小姐,活像是乐妈妈刚刚才教训过的小丫鬟!乐妈妈立刻停下了,张皇道:“您……您这是在干什么?”

    此处是顾府里的一条要道,不时就有几个往来的丫鬟婆子。顾成卉抬起头,露出一双被她揉得红通通的眼:“妈、妈妈,我又怎么了?您可别生、生气……我知道,您说过我地位低,不配您来教导我……”说着又把脸埋进了帕子里。

    乐妈妈要还是不明白,就是傻子了。她急得不行,立刻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弯下了腰:“是我糊涂,是我糊涂!望五小姐看在老身伺候了太太这么多年的份上,别把我的昏话往心里去,我给您赔罪了……”虽是赔罪,却还是点出了孙氏来。顾成卉知道她现在也不能逼得太紧,就放下了帕子,虽仍缩着肩膀,语调却放得极冷:“乐妈妈想来是在府里逍遥太久了忘了身份。若还有下一次,我不介意再让妈妈领一次路。”说罢,也不去管她什么反应,带着半夏就越过了她,自往寿安堂去了。

    第四章 老夫人

    更新时间2014-1-12 19:31:11  字数:2202

    据顾成卉所知,别看盛朝已经这样昌荣安乐,但皇位这才传到了第二代,离祖皇帝开国也不过才过去了四十余年。当初拥立有功的几位公侯,家里现如今都供着丹书铁券,那是世袭罔替的爵位,除了安平候家,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安平候也是合该命短,在封候之后就旧伤发作死了,仅仅留下一子一女,人丁单薄,然而皇帝怜惜,安平候之子袭了官后,恩宠更胜从前。

    顾家虽然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但论起显贵,是比不上这二公三候的。然而这五位大功臣却还不够格儿做民间说书人的主角,凡是说起开国故事,那主角一向是祖皇帝在民间时的结发妻子,后来的高皇后。

    高皇后是一位传奇性的巾帼英雄,最著名的一段民间故事就是帝后二人的结识了。在先帝起兵之时几度落难,高皇后便是在先帝一次战役失败后,退兵五万据守阳城时相逢。那时城门前是八万陈王军围城,将小小一城包得如同铁桶一般。先帝的另一只部队困在阳城河上游,若是无法突围会师,很快就会被分别蚕食掉。高氏是阳城城主的女儿,为了战乱能尽快平息,不伤及城中百姓,她通过父亲向先帝献计破围,然后甘冒奇险,以阳城城主之子的身份向陈王军请求开出一条通道放城中百姓逃离。

    陈王军不出意外地拒绝了这个要求。紧接着她又使人在城中制造混乱,使一些平民趁两军交战之时趁乱逃出。在这些平民与战俘被陈王军抓获之后,均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城中粮库因为城主贪墨早已经空了,先帝军正在大肆抓捕平民食用,如今城中处处都是动乱。陈王军的将领一听大喜,派探子留神城中动静,终于在一日深夜发现南城门火光烧天,烟柱四起,且隐隐有杀声。

    陈王军便在此刻下令敢死队登城,大部队强攻南门──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先帝军在混乱之中伏击,尽数歼灭。据说突围之日,阳城粮库里还存了有十万石粮食,完整无损。先帝在离城之前,向阳城城主求娶其女,而后二人患难与共、伉俪情深三十年。

    高皇后随着祖皇帝南讨北伐,征战十载的故事已经被说书人传得人人耳熟能详,而先帝也确实极敬重她。先帝在天下大统后的二十多年里,再没有迎过第二个女人入宫。据传先帝爷曾多次对他的近侍感叹“若无高氏妻,便无今时我。以其之贤德智鉴,余复无他求!”这话传出了宫廷,传进了朝堂,在当时竟还掀起了一股不纳妾的风潮来。

    高皇后在世的时候,一共孕育了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除了一位公主夭折外,其余均平安长大,由嫡长子承了皇位。除了这五个儿女外,当年还有一位被高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姑娘,正是安平候留下的女儿王氏斯安。

    帝后怜惜她先后失了父母,一家子又都是忠君勤勉的,高皇后便将其接入了宫中,与自己的皇子皇女们一道教养。王氏斯安在十七岁上被指婚给尚书省大学士之子顾昭,便是今日的顾老夫人。

    顾老夫人受先皇后影响,颇有巾帼之风,但是作为书生的顾老太爷显然不如先皇有眼光,二人感情并不好。他二十岁成亲,这么多年来和顾老夫人只育有一子,而小妾们却是源

    分卷阅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