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

      嫁人就嫁羽林郎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208

    隔的屋外一片欢欣鼓舞,因为张贵人果然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彻底奠定了这母子二人在宫中的地位。

    而且这孩子毕竟是周太后亲自接生,又是在这样的“患难之中”,感情自然不一样,想必将来能够得到她老人家的偏爱。再加上出生的时间太好,又是皇长子,将来的路会比其他皇子顺畅许多。

    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不是太扶不起,不中途夭折,那么未来已经可以预见了。

    这些念头从清薇脑海中一闪而逝,她一只手扶着椅子,另一只手提着裙子,虽然心下惊慌,但语气还算镇定的对陪在自己身边的春柳道,“你们恐怕还不能休息,我也要生了。”

    “夫人?!”春柳吓了一跳,这才注意到她被弄湿的裙子,连忙扬声道,“快来人,夫人要生了!”

    好在春柳等人都是训练有素的,而且体力也有绝对的保障,加上已经有过一次经验,再给清薇接生的时候,就表现得比之前从容了许多。尤其清薇的情形看上去比张贵人好太多了,她甚至能够有条不紊的指挥其他人呢。

    但清薇自己其实并没有这样的自信,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才八个月大。

    民间俗谚说“七活八不活”,可见其中凶险,加上还有一个已经失败了的皇后在前面,更让清薇心中压力陡增。虽说皇后是服用了催产的药物,虽身体不好。但清薇也是因为今日各种奔波劳累,才导致胎相不稳,提前生产,论起来还真说不好哪一个更糟糕。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刚才张贵人生产时还有自己做主心骨,现在却没有旁人,真正只能依靠自己了。

    而清薇,决不允许自己失败。

    ……

    没来西北之前,赵瑾之一直以为这里只有大漠黄沙。但真的见到之后,却意外的发现,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西北虽然黄土地较多,但事实上大部分地方仍旧被植物覆盖着。只不过这里的草地更多,树木更少。而且就算是树木,也往往并不高,且还被刁钻的风塑造成各种奇异的形状。

    听说江南富贵之家,文人雅士们往往会将梅树和松树移植入盆栽之中,然后或是捆绑或是修剪,令他们长成造型各异的形态,然后赏之,一时成为风尚不少人都趋之若鹜。真该让他们到这里来看看这些自然造物的成果,与之相比,各种人工雕琢而成的盆景,便显得匠气且小家子气了。

    大抵是第一印象很好,所以赵瑾之倒是挺喜欢这里。

    天空辽阔,大地宽广,一望无际,跟繁华富庶、建筑鳞次栉比,挤挤挨挨的京城比起来,这里就连地方也显得宽敞了许多,而且对赵瑾之这个武人的性子。

    赵瑾之现在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一直憋着气呼吸困难的人,总算来到了空旷处,能够大口呼吸。那种畅快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

    他甚至开始考虑等自己辞官之后,是否要带着清薇到这里来住一阵子了。若是别人,免不了会嫌弃西北苦寒,无论是气候还是其他方面都比不得京城,但赵瑾之相信清薇会喜欢这里。

    她那双眼睛,每当提到这些自己不曾看到过的景象时,都仿佛带着光,既期待又向往。

    赵瑾之觉得,除了那个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大愿之外,清薇心里一定还有只与自己有关的,更小的心愿。只是囿于种种现实,所以始终没有说出来罢了。

    虽然相比较起来,她的大愿更难实现,但于赵家而言,反倒不算什么难事,只要肯用心,总能够取得成效。只要能发动足够的人,这些事就会一直有人做下去。哪怕现在做不到,将来也一定可以。倒是离开京城,对赵瑾之这等手握兵权的重臣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像现在这样有战事,否则平时还是老老实实待在皇帝眼皮底下比较好。

    但若是自己辞了官,这种束缚就不存在了。所以清薇没有开口说出来,或许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赵瑾之又怎么会不为她考虑?

    纵马驰骋了一阵,赵瑾之回到军队之中,便有另一位将领打马过来,请示道,“侯爷,探马回报,前头有一片石林,咱们且在那里稍作休整吧?”

    赵瑾之看了看天色,道,“也好,略作休整,埋锅造饭!”

    这是他们抵达西北的第八天。赵瑾之率领大军与西北军队会合,然后没有滞留,而是直接出了九阳关,打算在草原上跟胡人的军队拼一把,正面将之击败。但奇怪的是,出城之后却一直没有找到胡人的踪迹。

    在赵瑾之到来之前,入关劫掠的胡人军队已经成功撤出。按照当时打探到的消息,他们并没有回到胡人王庭,而是滞留在了这一带,按照当时的情报推测,他们在劫掠了关州之后,应该会前往抚州。所以赵瑾之抵达之后,得知消息,便立刻带人追了过来,只是一直到现在快要接近抚州,始终没有发现胡人所在。

    所以往石林那边走的时候,刚才请示他的那位刘将军又问,“侯爷,探马始终找不到胡人踪迹,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这次出关的军队除了羽林卫之外,还有这位刘将军所带领的一万西北军。不论是从职位还是军队人数来看,都是赵瑾之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刘将军也主动将决策权让了出来,一路对赵瑾之十分恭敬,事事都要请示汇报商量。

    赵瑾之皱了皱眉,望了一眼抚州的方向,道,“按这个速度,明日便能到抚州。既然已经走到这里,那就先过去看看吧。或许能从那边得到更多的消息。”

    “侯爷高见。”刘将军点头道,“胡人若是来过,抚州当知他们的去向,也好方便咱们继续追缴。何况大军出城数日,也该补给了。”

    从赵瑾之来到这里开始,时不时就要听刘将军提起“补给”二字,明里暗里表示羽林卫的装备比他们西北军要好许多,颇有些想打秋风的意思,赵瑾之已经习惯了。当下敷衍两句,催促众人加紧赶路。

    探马发现的这片石林很大,也是天然的屏障和营地,在这里驻扎,能省却许多防卫的功夫。赵瑾之远远的看了一眼,不由点头赞叹,看向刘将军的视线也带上了几分深意。

    这样的好地方,非但适合扎营,也适合偷袭,更适合埋伏。

    刘将军的神色间带着几分跃跃欲试,借故告辞时,赵瑾之也没有阻拦的意思。等刘将军一走,立刻有个亲兵上前,低声禀报道,“将军,已经安排妥当了。”

    “好,赵二,辛苦你了。”赵瑾之道。

    身后的亲兵抬起头来,不是赵二却是谁?

    说起原本应该在京城学艺的赵二如何会出现在这里,这话就长了。

    原来当日赵训将他推荐给一位园林大家,这位刘大家不太看得上赵二的资质,并没有把人收入门墙,而是提出将人留下给自己做三年仆人。赵二自

    分卷阅读208

    -